董永传说

省级批次:省级第一批

国家级批次:国家级第一批

(摘自山西文化云)

 

董永传说始于汉代,最早载于西汉刘向《孝子传(图)》,此后三国曹植的《灵芝篇》和东晋干宝的《搜神记》也有相关记载。《搜神记》中的董永遇仙传说,因其主题突出(行孝)、情节完整(“鹿车载父”、“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助君偿债”),而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故事嬗变和文学移植的母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董永传说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的民众生活相结合。由于民众情感的渗透和口碑的附会,又产生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传说,留下相沿而成的风俗以及与董永身世有关的文物、碑碣、村落、地名等遗迹。山西省万荣县皇甫乡小淮村一带流传着数量众多且极具地方色彩的董永传说,这些传说、故事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既有教化作用又富爱情色彩,深受民众喜爱;当地还留存有董永墓、“董永故里”石碑、董公祠墓址石狮底座等遗址遗迹,并且围绕传说、遗留物还形成了“织合婚布”、“摸石狮子祈福”、“土地庙会”等特殊的民俗事象,深深地影响着当地民众的生活。

董永传说蕴含的史学、文学资料对研究我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该传说在长期口耳相传的过程中,因地、因时、因人而异,不断演变,在发展流变过程中又具有了向爱情故事演变的趋势,但主题和母题并没有大的变化,其教化功能对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谐社会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