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阳手工制针技艺

省级批次:省级第一批

(摘自山西文化云)

 

大阳传统手工制针技艺创于明代嘉靖年间,是山西冶铁技术发展至明清时期的典型代表。大阳镇位于泽州县西北部25公里处,这里优越的采矿和冶炼技术促进了手工制针业的迅速发展,制针业的兴起又繁荣了大阳镇的经济和文化,逐步形成了地域性的“针文化”,大阳因此被誉为“九州针都”。

从明朝末年到清朝中期是大阳传统手工制针技艺的鼎盛期。大阳钢针随着晋商的足迹销往全国各地,并远销到西亚的伊朗等地。根据“针翁庙补修碑”和“始皇庙碑”所记,大阳钢针在西北以榆林府为中心,转销大西北,南路以周家口为中心,转销华南,北以北京为中心,销往蒙古,在黄河流域和长城内外是其主要的销售市场。

    大阳传统手工制针技艺建立在对钢材柔化处理的基础上,即著名的“地下土圆炉炼钢法”。这种炼钢法是在干燥的红土地下挖六尺深的坑,不用坩埚来冶炼,设备、方法都非常简便,冶炼出的钢富于延性,可以拔成钢丝,非常适合制针。据传,手工制针有72道工序,一般是由经营针行的商家购进钢丝剪断,扎成把送交给家庭手工业者加工,众人各执一艺,流水作业,最后仍转回针行包装出售。从钢丝到成品,非一家和数家可单作独揽,所以大阳村逐渐形成了家家户户投入,家无剩余劳力,妇孺皆可劳作的繁荣景象。当地流传的《卖针歌》唱道:“头号针能纳千层底,二号针能缝万件衣,三号四号老常用,五号钢针虽然小,大家小户离不了……”制针技艺的发展是当地先民利用丰富的煤铁资源,并在借鉴了成熟的条炉、炒炉、坩埚炼铁技术的基础上的一项伟大的发明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