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转花灯

省级批次:省级第四批

(摘自山西文化云)

 

河津转花灯流行于僧楼镇马家堡、李家堡村,是一种民间社火表演形式,多在元宵节前后夜晚活动。转灯起源于清光绪年间,系当地民间艺人根据风车原理研制而成,其制作工艺包括编制、剪纸、裱糊、仿生、木工装饰等步骤,涉及几何、舞蹈美学、动力、热力等多种学科原理,起初只有单转或双转,后逐渐发展到几个、十几个、几十个花灯同时在一个灯架上转动。

转灯制作先用竹子扎成骨架,葵花杆做灯身主体,用麻纸糊成各种花灯,另用厚纸糊成4-5个风轮,安装在每个花灯的中心,灯面上饰以各种剪纸图案。灯的空心处穿一转轴,轴外固定一燃烛柱,使烛光保持平稳达到灯转烛不动的效果。灯架的顶端再饰一雉尾和纸绣球、风哨等,使灯在转动时有色有声,引人注目。表演时,队伍雄壮,有时多达数百人,艺人们各持一灯架,身穿马童装,头扎英雄巾,佩戴马铃,劲吹—口哨,碎步行进。队首由一人持火球向导,整个表演锣鼓震天,唢呐嘹亮,灯光绚丽辉煌,蔚为壮观。

河津转灯工艺是由风车仿生而来,它熔剪纸、裱糊为一体,集数学、力学诸原理于一身,匠心独运,精巧非常。现今,转花灯艺术已退出了历史舞台,逐渐成为一种装饰品和收藏品,但转花灯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更值得现代人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