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市救助服务中心通过全国公安人脸识别比对系统,成功帮助一名精神疾患的受助人员返乡。这是2017年以来,该中心通过使用人脸识别技术,为第35名受助人员找到回家路。
3月2日,市救助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夜间巡查时,发现一名衣衫褴褛、满身污垢的女子,该女子无法提供本人身份信息,疑似有精神疾患。经定点医疗机构对该女子做相关医学体检后,被送往市六医院住院治疗。
为了帮助女子尽快找到家人,市救助服务中心通过线上多个平台发布寻亲信息以及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进行比对,终于在3月9日比对成功,并与内蒙古丰镇市救助站取得联系,核实了女子的身份信息。3月30日,工作人员将其护送回家,与亲人团聚。
市救助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在为流浪乞讨人员寻亲过程中,使用DNA采集比对以及人脸识别等手段,是非常有效的寻亲渠道。尤其对于一些无法进行语言交流、无法提供个人信息的智障、精神疾患人员,只要其离家出走前办理过第二代身份证,就可通过多个拥有人脸识别技术功能的平台,及时为其找到家人。
近年来,通过不断探索、实践、积累、完善,市救助服务中心已形成“传统寻亲、互联网科技寻亲、志愿者合作寻亲”三位一体的多元化寻亲机制,密织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爱心救助网”。(双红)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gsyl/lzgs/5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