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公共服务暖人心 农民生活更幸福(乡村振兴怎么干③)

网络编辑 大院生活 2021-08-08 11:05:18 0 农村 公共服务 城乡
湖南省洞口县花园镇留守儿童托管之家,孩子们在辅导员带领下开展活动。
滕治中摄(人民视觉)


海南省万宁市北大镇北大村,村医黄业来为83岁的苗族老人钟玉梅检查身体。
袁 琛摄(人民视觉)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夹塘社区文化广场,村民在观看戏曲表演。
葛传红摄(人民视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继续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放在农村,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持续发力,注重加强普惠性、兜底性、基础性民生建设。”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乡村振兴的有力保障。各地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聚焦农民群众在养老、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持续补短板、建机制,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水平,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系列暖心举措让农民生活更幸福。

——编 者 

硬件强起来——

加快补齐乡村养老、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短板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在重庆市璧山区七塘镇阳岫村敬老院,一阵阵嘹亮的歌声传出。

“住在敬老院挺好!”李宗伦老人说,“平日里,我和老伙计们聊天、唱歌,一点也不觉得闷。伙食也不错,早餐鸡蛋馒头任意挑,午餐晚餐四菜一汤不重样。”

几年前,李宗伦还为自己的养老问题犯难:膝下无子女,遇到急事,都找不到人。在村里,像李宗伦这样的老人还有不少。几年前,村里建起了敬老院,39位老人实现了集中互助养老。

为破解农村养老难题,近年来璧山区加大投入,建设一批村级幸福院、互助养老点、日间照料中心,全区行政村将基本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

农村老人有地方养老,更要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农村养老服务要进一步提档升级。”璧山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区里加快对养老院集中改造提升,配齐休息室、棋牌室、卫生室等,进一步加强医养结合,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居住条件不断改善。“老人们腿脚不方便,今年养老院新装了电梯。无线网络覆盖了,不少老伙计开始上网了。”李宗伦说。

医养服务更有保障。“这是营养配餐,大家多吃点。”午饭时间,阳岫村敬老院工作人员佘林川悉心提醒。“最近,我们邀请了医院营养师,设计了健康膳食。此外,医生定期问诊,加强疾病预防和常见病处理。”佘林川介绍道。

让农民老有所养,各地持续发力。全国农村地区已有养老机构2万多家,幸福院、颐养之家等互助养老设施10.8万个,初步构建起多层次的农村养老服务网络。

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完善,广大农民幸福生活有保障。“近年来,我国加大力度补上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说。

农村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提质扩面。在许多乡村学校,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运用于日常教学中。

“投影仪成了教室的标配,老师把作文放上去,全班同学都可以在屏幕上看到,大家听课听得津津有味。”在璧山区团坝村逸夫小学学生陈思露的印象中,从一年级到六年级,学习条件一年比一年好,课桌椅高低合适,写字不用趴着;教室里装上空调,夏天不怕热了。

截至2020年底,已有26个省份、2809个县实现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教育部等有关部门提出,今后将持续改善农村基本办学条件,采取有效措施缩小城乡、区域差距,逐步实现义务教育资源均等化。

软件跟得上——

文化教育服务内容更丰富,农民脑袋“富”起来

天一擦黑儿,一声大鼓划破村庄的静谧。在山东省夏津县郑保屯镇柳元庄村,“春雨文艺轻骑兵”小分队的表演开始了。

热闹的舞曲,让李春英坐不住了,她拎起小板凳,直奔村文化广场。台上,戏服鲜艳,戏腔铿锵。台下,村民听得津津有味。

“家门口就能听戏,过瘾!”李春英细数变化:剧目多起来了,既有传统剧,也有现代剧;名角也不少,省市里的演员经常来村里表演。

演出结束,庄户剧团又开始排练新剧。“在县里扶持下,我们几个爱好吹拉弹唱的村民组织起来,成立了庄户剧团,把村民身边的事编成节目,大家伙可爱看了。”柳元庄村庄户剧团团长王世芳说。

富口袋也要富脑袋。目前夏津县扶持庄户剧团14个,挖掘、培养基层文艺人才1000多人,开设剪纸、京剧、书法、美术等培训班,还组织农民书画展、农民歌手大赛、广场舞大赛等系列文化活动。夏津县文旅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继续实施“群众点单,政府配送”,进一步丰富乡村文化服务供给。

伴随乡村文化振兴深入推进,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日益丰富。截至2020年底,全国建成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5万多个,建成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的县(市、区)分别达到2578个和2397个。

公共服务“软件”不断优化。各地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引导优质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更多向农村倾斜。在义务教育方面,许多地方借助“互联网+”,让城乡学校老师同备“一堂课”,学生同上“一堂课”,乡村学校师资不断优化,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机制更完善——

推进标准统一、制度并轨,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需要建立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各地在体制机制上不断探索创新。

山西省宁武县地处吕梁山深处,不少村子位于山沟沟里。村民居住分散,村卫生所设施简陋,村民看病不便。宁武县瞄准农村医疗薄弱环节深化改革。

西马坊乡后吴家沟中心村村民吴海军患有强直性脊柱炎,长期卧床,医药费一度让他不堪重负。“现在有了医保兜底,咱不用发愁了。”吴海军说。

为缓解农民看病贵,宁武县推出“136”政策,即在县域内、市级、省级医院住院,同一年度目录内个人自付封顶额分别为0.1万元、0.3万元、0.6万元。

宁武县卫生健康和体育局局长孙成英介绍,县里把大病、特殊慢病、长期慢病门诊医疗费用个人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脱贫人口个人实际报销比例住院不达90%或门诊不达80%的部分,由医疗救助资金补足,医疗救助资金出现缺口,由县财政补足。

为缓解乡亲们看病难,县里统筹城乡医疗资源,打造紧密型医共体,建立农村30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让优质医疗资源向农村延伸。

家住凤凰镇西关村的王来英,平日独自居住。前阵子她觉得不舒服,赶紧联系村医。村医姚俊丽几分钟就赶到,先让老人口服速效救心丸,然后立即开转诊单,“无缝对接”送到县医院就诊。

县医院“以大带小”,乡镇医院、村卫生所标准升级,紧密型医共体让“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诊疗模式逐渐形成。宁武县财政累计投资531万元,维修、改造、新建137个中心村卫生室。同时,县里实施村医选聘考核制度,让更多优秀的人才回到乡村,成为农民健康守护人。

“村卫生室设备全了,村民愿意来看病,我也有了用武之地。”在化北屯乡宁化中心村卫生室,杨丽琦忙着给老乡看病。大专毕业后,她通过乡村医生考试,竞聘上岗。在宁武,全县村医大专以上学历占比33.2%,中专学历占比66.8%。

在全国,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让乡亲们获得感满满。截至2020年底,全国50.9万个行政村共设60.9万个村卫生室,村卫生室人员达144.2万人,567个县已建成4028个县域医疗共同体。

今年以来,各地因地制宜,选建一批中心卫生院,提升乡镇卫生院医疗服务能力,采取执业医师派驻、巡诊等方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家门口看上病。

为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今年以来,各地加快完善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机制,强化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县乡村统筹,逐步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推动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乡村延伸。统一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为广大农民织紧织密健康防护网。

《 人民日报 》( 2021年08月06日 18 版)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qzgl/20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