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技艺

省级批次:省级第一批

国家级批次:国家级第二批

(摘自山西文化云)

 

长子县享有“铜乐器之乡”的美誉,是我国最早生产响铜乐器的地方。长子县手工制造响铜乐器的历史悠久,唐贞观元年(627),在今长子县西南呈村所在区域范围的手工铜业作坊制作的响铜乐器就已遍及各地,享誉天下。

长子县地处山西省东南部,上党盆地西南侧。长子响铜乐器与地方戏剧、宗教音乐关系密切。乐器适合于晋剧、京剧、评剧、梆子腔等戏曲和道教、佛教音乐伴奏。地方戏剧和宗教的多样性使响铜乐器具有广泛的社会需求。长子响铜乐器以铜锡为主要原料进行配比,熔炼制坯,然后再经过反复锻造等多道工序逐步完成,需要具备多年的手工实践操作经验方可完成。长子响铜乐器制作是典型的民间手工技艺,主要通过家族传承与师徒传承,需要学徒自身悟性和长期操作实践才能掌握,很多工序难以为现代技术所替代,尤其是“千锤打锣,一锤定音”的定音技术更是需要制作匠人对其整体工艺流程完全掌握后才能够有资格学习的高难度技艺。这些制作技艺是中国民间匠人在长期劳动中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是极其珍贵的历史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