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传统琉璃烧制工艺

省级批次:省级第一批

 

第二批省级扩展项目。

(摘自山西文化云)

琉璃即低温铅釉陶,通常用于建筑装饰。山西是我国琉璃的主产地,千余年来,这一行业相承不衰,其分布之广,匠师之多,在全国居于前列,是我国琉璃艺术之乡。运城市万荣县是我省琉璃的主产地,史料记载:“蒲州一带所出者最佳,蓝如深色宝石之蓝,紫如深色紫晶之紫,黄如透明之金铂。”万荣琉璃始于明代中期,主要集中在里望乡上井村,王姓是当地的琉璃世家。

琉璃制作工艺复杂,要经过备料、成型、素烧、施釉、釉烧等几个阶段。琉璃制品大都是两次烧成,第一次是高温素烧,将制好的黑色瓦坯烧成洁白的素坯,第二次是低温釉烧,将素坯施釉后烧成色彩缤纷的琉璃瓦。上釉的素坯经过窑火的洗礼,火温稍有差异,出窑的琉璃瓦便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制作琉璃要求艺人不但要有较强的立体造型能力,还要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琉璃釉料的配比除了考虑颜色的差别外,还要注意与坯料的膨胀系数相匹配;特别是琉璃的釉烧关乎整个生产过程的成败,是生产过程中最主要的环节,上述这些都只有经过长期工作实践,才能练就一套过硬的功夫。

如今,随着传统建筑形式的式微,琉璃的需求逐渐减小,又因在生产琉璃过程中排放烟尘存在环保问题,导致产业萎缩、人员流失和制作技艺的荒废。因此,在现阶段,琉璃烧制作为一种民间传统手工艺,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自我调整,以便于融入民众的生产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