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长治,向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迈进

网络编辑 长治 2022-02-16 10:29:10 0 长治 城市 太行

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记者 张国平 摄

□记者 张瀚予 解婷

“发挥区位优势,在内外联动上先行;强化项目带动,在产业转型上先行;推动生态修复,在绿色发展上先行;建强县城载体,在城乡融合上先行;赓续红色血脉,在真抓实干上先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上,省委书记林武对长治提出“五个先行”要求。

“勇挑重任,高质量建设晋东南城镇圈;争做标杆,高标准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创优特色,高水平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省“两会”期间,林武书记再次对长治发展提出三点希望。

从“五个先行”到“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省委对长治发展给予更高期望。

这是明确的方向、清晰的指引,亦是殷殷的嘱托、重大的使命。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太行山巅,春潮涌动。

318万勤劳勇敢的长治人民,勠力同心、奋楫笃行,向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迈进!

因势而谋 内通外联 拓展城市发展新格局

机械轰鸣、焊花飞溅,挖斗盘旋、吊臂升腾,安阳互通立交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火热。

二工区左线明挖隧道施工现场,20余名工人师傅正娴熟地绑扎底板钢筋,虽是春寒料峭,但大家额头上却沁出一层密密的汗珠。

“为了赶工期,我们‘春节不打烊’,整个项目三个工区开足马力、同步施工,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量的59%,预计今年6月底完工。”项目负责人李阳说。

安阳互通立交桥项目是我市重点民生工程,位于国道309线、长北干线与长襄连接线交汇处,全长2380米,建成通车后,可贯通长北干线与襄垣城际连接线,成为南北向主要区域交通廊道之一,对于拉动我市北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长治,东出华北平原,北向太原盆地,南往泽州盆地、洛阳盆地,在建设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中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林。”如何把区位优势变为经济优势?长治的答案是交通先行!

郑太高铁全线贯通运营,为长治人民出行带来全新体验,在不断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的同时,也为长治沿线城乡的文化旅游发展带来新动力;

长临高速、黎左高速、长邯高速、长治-临汾高速公路长子连接线建成通车,全市完成新建高速公路106.5公里,通车里程达到382公里;

长治王村机场新航站楼建成投运,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机坪总面积41150平方米,总机位数9个,廊桥7部,累计通航城市达到27个,进一步提高了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

望苍穹、探远方,一个个项目从设想到纸上规划,再到开工建设、建成通行,连通四方的“铁公机”犹如一条条舞动的“巨龙”,一路高歌冲出太行山。

不沿边、不靠海,作为内陆城市的长治,不断扩大自己的“朋友圈”。

高水平“引进来”。精确研判形势,及时研究出台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政策措施,主动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中原城市群等地区,引进龙芯中科、上海申能、京东集团等头部企业、总部企业落地长治投资兴业,全面加大外贸主体及龙头企业培育力度。

大规模“走出去”。积极组织企业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线上交易会、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中东欧博览会暨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中国-东盟博览会等国际性展会,不断拓展国际经贸合作,助力本土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加强对外经贸交流合作,壮大开放型经济,2021年全市进出口增势明显,进出口总额达到13.8亿元,其中出口额达到12.6亿元,较上年增长93.1%,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外部联通格局加快形成,内部贯通网络持续加密,内畅外联的新格局,集聚起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市委审时度势,谋篇布局——

往东,力争开工建设长治-邯郸-聊城高铁,推进309国道全市域一级公路改造前期工作,进一步畅通与河北、山东等地的交流,加快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

往西,建成黎霍高速,推进沁源至安泽高速建设,做好长治-延安-兰州段高铁前期工作,强化与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等地区的合作交流,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往南,开工建设黎城经平顺壶关至陵川高速公路,积极开展长治-安阳城际铁路前期工作,依托郑太高铁,强化与焦作、郑州等地的深度合作,积极参与中原经济区建设。

往北,实施208国道全市域一级公路改造工程,加快接轨太原城市群,积极与雄安新区谋求合作。

不止于此,长治不断拉大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完成了“一城四区”行政区划调整,市辖区面积扩大到原来的8倍,常住人口占全市人口一半以上。

独行快,众行远。充分发挥市域中心城区的辐射作用,打破“一亩三分地”,实行规划同编、交通同网、产业同链、服务同享、管理同治,科学有序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一城四区”一体化发展,着力打通“一城四区”之间、各县区与市域中心城区之间、县区与县区之间在产业布局、政策衔接、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壁垒,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新格局。

锚定底色 有机更新 激发城市发展新活力

春风轻拂,百草回芽。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内,游人或三五成群,或两两结伴,寻觅春色,感受春光,成就一幅美丽的春日图景。

坐落在滨湖区的漳泽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是长治一张高品质“城市名片”。2021年以来,长治按照自然生态、湿地风貌、滨水特色的原则,下大力气整治环湖环境,集中搬迁了湖周边的8个村2190户居民和130余户散乱污企业,建成全长43公里的环湖马拉松赛道、4.5万平方米的多功能城市阳台、8.1万平方米的园林式文旅服务中心等,神农湖大桥更成为地标级的网红打卡地。

城市更新,让城市可阅读、可展示,让空间更有温度、更富活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同步推进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多方筹资105亿元实施了37项城建重点工程,新建和改造主城区道路41公里,建成8座立交桥,打通了“东山西水”快速通道,城市交通从平面走向立体。实施老旧小区改造70个、棚户区住房改造2134套,325个无物业小区实现清零,19.2万户居民领到房产“大红本”。

城市品质不断提升。打造“15分钟生活圈”,在潞州区北环街、太行东西街等地规划建设30处“口袋公园”,将街头小角落打造成舒适优美的绿色休闲空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2.2平方米,主城区形成以万达广场、八一广场、体育公园、南广场为中轴线,环状水系两侧公园、游园为核心圈的城市布局,星罗棋布的绿地游园,扮美着人们的生活。

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以科技作支撑,加快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与国家、省级平台联网对接,确立了在我市建设一个市级监督指挥中心,采取“以市代县”的形式,打造形成覆盖全市四区八县一高新区城市群的数字网络城管体系,为城市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智慧引擎”。

“水淹地”,府后东街过延安中路交叉十字路口往东一带,这是老长治人一个熟悉的地方,因地势较低“逢雨就淹”而得名。

这种窘境在去年得到改变。CSO雨污水调蓄池建设,保宁门街、紫金街、延安路等一批市政道路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的实施,让周边老百姓再也不用雨天“看海”。

2021年,我市以全国排名第一的成绩,成功入选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20家示范城市,获得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0亿元,同时也是全省唯一入围的城市。如今,海绵改造正全力推进,形式多样的雨水收集系统广泛应用于长治的各种道路、广场、停车场、绿地等场所,成为海绵城市的重要构成。

海绵城市建设正是长治在城市发展中坚持绿色理念,做好生态“加减法”的生动缩影。

生态,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公约数。

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性城市,长治持续开展蓝天、碧水、净土专项整治,一体推进“山水气城”综合治理,强化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加快绿色生态网络建设……不断刷新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做增绿“加法”,描绘城市底色。

以建设石质山区水源涵养林、土石山区水土保持林、丘陵山区生态经济林为重点,以太行山绿化、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交通沿线荒山、重要水源地造林、植被恢复等工程为载体,打造完备生态防护体系。以城镇绿化为中心,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基本形成通道林网林荫化、水系林网风景化、农田林网方格化、村庄绿化园林化的人居环境体系。

做治污“减法”,妆成诗画美景。

转型、治企、减煤、控车、降尘“五管齐下”,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2021年,我市优良天数为289天,同比增加24天,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排名全省第一。

实施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态修复工程,持续推进河道岸坡治理和湿地修复等项目,全面落实河湖长制,饮用水源、黑臭水体、工业废水、城镇污水、农村排水治理“五水同治”,2021年,全市水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两个突破”,国控断面优良比例首次实现100%,27个国省市控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

严控新增土壤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医疗废物污染防治,推进受污染土壤治理与修复试点,强化企业用地调查、源头防控、固废堆场整治、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等,土壤安全得到全力保障。

好山好水好风光融入城市,建筑景观与山水景观融为一体,城市有机更新加快,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城乡融合加快发展,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一点一滴改变,长治的美看得见、摸得着。

赓续传承 积淀力量 涵养城市发展新风貌

2021年金秋,全省第七次旅发大会在我市召开,长治迎来“高光时刻”。

红色塑魂、绿色筑基、古色增彩,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给来自国内外的与会嘉宾留下一段难忘的浪漫记忆。

一座城与一座山的绑定,可以超越历史轮回、人文变迁,超越时光的流转。这就是长治与太行。

巍巍太行,承载着我们党领导上党儿女艰苦抗战的光辉历史。抗日战争时期,在中华民族危亡关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进太行山,发动群众,创建敌后根据地,带领长治人民前赴后继、浴血奋战,铸就了“不怕牺牲、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艰苦奋斗,万众一心、敢于胜利,英勇奋斗、无私奉献”的太行精神。

如果说,绿色是长治最靓丽的底色,那么,红色便是长治最耀眼的标识。

从铁马兵戈到欣欣向荣,从黄土漫卷到绿意盎然,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伟大太行精神的感召历久弥新、历久弥强,早已融入每一个长治儿女的血脉,成为推动我市发展的“根”和“魂”,引领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咬定青山不放松,苦干实干、攻坚克难,爬坡过坎、闯关夺隘,提速奔跑、跳起摸高。

2月8日,黎城县以一场誓师大会吹响新一年项目建设“集结号”,全县谋划实施的112个重点项目开启建设高潮。

2月9日,平顺县召开2022年度工作务虚会,说想法、理思路、出对策、谋发展,掀起一场“头脑风暴”。

2月10日,屯留区委负责同志深入一线开展入企帮扶活动,推动工作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

……

“实”字当头,“干”字为先。

领导干部既当“指挥员”又做“主攻手”,深入招商引资、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城市建设管理等重点工作一线,考察调研、谋定方位,现场办公、解决难题,破除思想障碍,打破能力“围墙”,确保各项工作高质量推进。

各级各部门勇当“拼命三郎”“施工队长”,强化责任担当,打破思维定式,狠抓工作落实,协同作战,推动各项工作实现新突破、新提升。

各县区赛速度、拼质量、比优势,把精力向项目集中、把重心向项目集聚、把要素向项目集结,以高质量项目建设促进增长、带动增长,写就高质量发展的激情与速度。

太行山高,可以呼远。

从一个人、一群人到一城人,广大干部群众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在每个“战场”上,不畏艰险、迎难而上,继承当年老八路革命加拼命的劲头,扑下身子干,挺起脊梁扛,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排除了一块又一块“绊脚石”,赢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山积而高,泽积而长。一座座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生产线建成投用……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到链的完善,一个个项目开花结果孕育了一个个新增长点,一批批项目落地生根成就着一个个新增长极,传统产业质量效益提升,新兴产业实现翻番增长。

致广大而尽精微。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生根,一件件民生实事得以落实,各级各部门累计为群众办实事共计1.61万件,写就长治人民的幸福与期待。

居者心怡,来者心悦。和着百姓不断提升的幸福指数,一曲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乐章在太行山巅浩荡回响。

长治,朝着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奋力奔跑!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gsyl/changzhi/207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