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长治:太行山最美的地方

网络编辑 长治 2021-09-22 18:06:32 0 太行 太行山 长治

巍巍太行,绵延千里。在它的中南段,乍现出千般舞姿、万般神态,令人目不暇接。

放眼望去,这里或千峰竞秀,或万壑争奇,或壁立千仞,或深渊万丈;

伫立山峰,这里或红日喷薄,或云海踏波,或松涛涌动,或水天一色。

太行山在这里纵情狂舞,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雄奇,是险峻,是妩媚,是秀美。大峡谷成为她俊美的容颜,“不是江南,似在江南”成为她艳丽的新妆。

这就是位于太行山中南段的长治市呈现给世人的美景。

图为:日出东方

当人们行走在太行山中南段,才会真切地感受到长治市居太行之巅的盛名、“与天为党”的豪气,以及苏轼笔下“上党从来天下脊”的美妙和霸气。

长治,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梦境,一个太行山最美的地方。

长治之美,美在山水。

长治的山,既有以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为特征的众多名山,也有林海苍莽、草木丰茂、生态优美的风景胜地。

图为:别有洞天

“群峰壁立太行头”的板山,以“太行雄姿”“太行日出”“太行云海”“太行秋色”和“太行浴雪”从不同角度和季节展示了太行风光的绚丽多姿。登上板山,太行山的巍峨博大扑面而来,放眼远眺,八百里太行如汹涌的海涛。俯瞰下望,层层黄崖鳞次栉比,无尽风光尽收眼底,展示了雄浑险绝的太行雄姿。板山日出是太行山一大奇观。夏秋睛日,黎明时分,站在板山便可欣赏到日出。东方既白,太行群峰首先是出现一片红彤彤的朝霞,在朝霞的映衬下,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巨大的火球将整个太行群峰笼罩在一片火光中,群峰生辉,耀眼夺目,有“泰山日出观不得,板山日出最为奇”之说。板山云海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雨后放晴,雾气未散,山下蒙蒙一片,山上朗朗晴空,云雾缠绕山腰,似乎随手都可采撷。登临山顶,游人仿佛置身天国,令人心旷神怡,直可与黄山云海相媲美。深秋时光,满山灌木经霜染造,便呈现出火一样的颜色。满山铺秀,遍岭堆锦,秋色烂漫,美不胜收。有“不是香山、胜似香山”之誉。冬日来临,瑞雪纷飞,太行山雾凇挂枝,云雾漂移,重峦叠嶂,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展示出一幅壮美的水墨长卷。位于南太行东麓的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是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入选中国最美十大峡谷。这里是峰的海洋、石的国度、洞的世界、水的宝庄、植物生长的园地和动物生栖的天堂。八泉峡、红豆峡、青龙峡、黑龙潭和紫团山等景区共400多处景观和享誉全国的紫团参、红豆杉等300余种珍稀植物和金钱豹、黑鹳、金雕等13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构成了以雄、奇、险、秀为特色的自然风光。奇峰怪石壁立千仞,莽莽林海郁郁葱葱,悬泉飞瀑喷珠溅玉,岩溶桥洞曲径通幽,就像一幅雄奇的山水画。层层沉积丹霞岩层,记载了岁月的演变轨迹;片片三叶虫化石,解释了物种的繁衍;块块千奇百态的山岩,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又像一座天然的地质博物馆。

图为:古寺悬空

在一座座群山之间,是一条条河流。它们或在上党盆地休憩,或在绿野中穿行,构成了一座座湖泊,形成了长治漳泽湖、沁县千泉湖、长子精卫湖等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众多湿地保护区;构成了穿行太行山的河流和美景,与古朴的村落、远古的遗存,共同镌刻下太行山上的乡愁记忆,描绘出一幅华北独有的“不是江南,似在江南”的百里画廊的盛景。

漳河始终与太行山演绎着“爱恨情仇”。它横切太行山而过,形成了刀劈斧削般的悬崖峭壁、幽深的峡谷和千折百绕的曲流。位于长治平顺县的太行水乡,绝壁千仞,鬼斧神工,高峡平湖,天造地设,悬瀑飞泻,浊浪滔天,集北国雄姿与南疆旖旎于一体,汇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于一地,有百里画廊之称。这里鸳鸯戏水,竹筏游弋,荷花映日,恐龙卧滩,度假山庄,荡舟垂钓,世外桃源景中有景,国保省保名胜荟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天赐绝景与国之瑰宝珠联璧合。酷似长江三峡的太行小三峡,沿途左右悬崖峭壁,奇松倒挂,水峡幽深,岩石峥嵘,多有泥沙的浊漳河,到此处却清澈见底,无论河水涨落,始终不淤泥沙,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个谜团。

图为:卧听飞瀑

图为:漳泽湖生态治理后的“西水”风光

图为:神奇太行

一座山有一座山的色彩,一座山有一座山的故事。在长治境内,一个个美丽的传统凝结成中国文化符号在山上镌刻,一个个历史的遗存闪耀着文化的光芒在山巅奔放。炎帝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草、得五谷、教民耕种”,实现了人类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伟大转折,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历史。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羿射九日、愚公移山等众多史前神话传说均发端于此,被誉为“中国神话故乡”。在太行群峰的掩映之中,长治现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4个,被誉为“古文化和古建筑博物馆”。

长治之美在太行,太行最美在长治。古往今来,这里的美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从曹操的“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到李白的“欲过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从韦庄的“劚开岚翠为高垒,截断云霞作巨防”到石珝的“太行之山何崔嵬,岩幽谷隐藏风雷”,再到苏轼的“上党从来天下脊”,有着“与天为党”威名和冠绝太行美景的“太行之巅”,留下无数名人足迹和诗文,或赞颂、或慨叹、或抒臆,都集中体现出太行山的雄、奇、险、绝、幽。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在太行山上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和民族气概,使太行山从地理意义的“天下之脊”升华为政治意义上的“民族脊梁”,赋予了太行山全新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那首脍炙人口的“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成为一个民族的时代记忆,成为大美太行、最美长治的厚重底色。

原标题:长治太行山最美的地方


[编辑:李倩]

巍巍太行,绵延千里。在它的中南段,乍现出千般舞姿、万般神态,令人目不暇接。

放眼望去,这里或千峰竞秀,或万壑争奇,或壁立千仞,或深渊万丈;

伫立山峰,这里或红日喷薄,或云海踏波,或松涛涌动,或水天一色。

太行山在这里纵情狂舞,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雄奇,是险峻,是妩媚,是秀美。大峡谷成为她俊美的容颜,“不是江南,似在江南”成为她艳丽的新妆。

这就是位于太行山中南段的长治市呈现给世人的美景。

图为:日出东方

当人们行走在太行山中南段,才会真切地感受到长治市居太行之巅的盛名、“与天为党”的豪气,以及苏轼笔下“上党从来天下脊”的美妙和霸气。

长治,一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地方,一个令人心驰神往的梦境,一个太行山最美的地方。

长治之美,美在山水。

长治的山,既有以喀斯特地貌、丹霞地貌为特征的众多名山,也有林海苍莽、草木丰茂、生态优美的风景胜地。

图为:别有洞天

“群峰壁立太行头”的板山,以“太行雄姿”“太行日出”“太行云海”“太行秋色”和“太行浴雪”从不同角度和季节展示了太行风光的绚丽多姿。登上板山,太行山的巍峨博大扑面而来,放眼远眺,八百里太行如汹涌的海涛。俯瞰下望,层层黄崖鳞次栉比,无尽风光尽收眼底,展示了雄浑险绝的太行雄姿。板山日出是太行山一大奇观。夏秋睛日,黎明时分,站在板山便可欣赏到日出。东方既白,太行群峰首先是出现一片红彤彤的朝霞,在朝霞的映衬下,一轮红日冉冉升起,巨大的火球将整个太行群峰笼罩在一片火光中,群峰生辉,耀眼夺目,有“泰山日出观不得,板山日出最为奇”之说。板山云海多发生在夏秋季节。雨后放晴,雾气未散,山下蒙蒙一片,山上朗朗晴空,云雾缠绕山腰,似乎随手都可采撷。登临山顶,游人仿佛置身天国,令人心旷神怡,直可与黄山云海相媲美。深秋时光,满山灌木经霜染造,便呈现出火一样的颜色。满山铺秀,遍岭堆锦,秋色烂漫,美不胜收。有“不是香山、胜似香山”之誉。冬日来临,瑞雪纷飞,太行山雾凇挂枝,云雾漂移,重峦叠嶂,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展示出一幅壮美的水墨长卷。位于南太行东麓的壶关太行山大峡谷,是国家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入选中国最美十大峡谷。这里是峰的海洋、石的国度、洞的世界、水的宝庄、植物生长的园地和动物生栖的天堂。八泉峡、红豆峡、青龙峡、黑龙潭和紫团山等景区共400多处景观和享誉全国的紫团参、红豆杉等300余种珍稀植物和金钱豹、黑鹳、金雕等130多种国家保护动物,构成了以雄、奇、险、秀为特色的自然风光。奇峰怪石壁立千仞,莽莽林海郁郁葱葱,悬泉飞瀑喷珠溅玉,岩溶桥洞曲径通幽,就像一幅雄奇的山水画。层层沉积丹霞岩层,记载了岁月的演变轨迹;片片三叶虫化石,解释了物种的繁衍;块块千奇百态的山岩,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又像一座天然的地质博物馆。

图为:古寺悬空

在一座座群山之间,是一条条河流。它们或在上党盆地休憩,或在绿野中穿行,构成了一座座湖泊,形成了长治漳泽湖、沁县千泉湖、长子精卫湖等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和众多湿地保护区;构成了穿行太行山的河流和美景,与古朴的村落、远古的遗存,共同镌刻下太行山上的乡愁记忆,描绘出一幅华北独有的“不是江南,似在江南”的百里画廊的盛景。

漳河始终与太行山演绎着“爱恨情仇”。它横切太行山而过,形成了刀劈斧削般的悬崖峭壁、幽深的峡谷和千折百绕的曲流。位于长治平顺县的太行水乡,绝壁千仞,鬼斧神工,高峡平湖,天造地设,悬瀑飞泻,浊浪滔天,集北国雄姿与南疆旖旎于一体,汇阳刚之气与阴柔之美于一地,有百里画廊之称。这里鸳鸯戏水,竹筏游弋,荷花映日,恐龙卧滩,度假山庄,荡舟垂钓,世外桃源景中有景,国保省保名胜荟萃。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天赐绝景与国之瑰宝珠联璧合。酷似长江三峡的太行小三峡,沿途左右悬崖峭壁,奇松倒挂,水峡幽深,岩石峥嵘,多有泥沙的浊漳河,到此处却清澈见底,无论河水涨落,始终不淤泥沙,为后人留下了一个个谜团。

图为:卧听飞瀑

图为:漳泽湖生态治理后的“西水”风光

图为:神奇太行

一座山有一座山的色彩,一座山有一座山的故事。在长治境内,一个个美丽的传统凝结成中国文化符号在山上镌刻,一个个历史的遗存闪耀着文化的光芒在山巅奔放。炎帝神农氏曾在此“尝百草、得五谷、教民耕种”,实现了人类从游牧到定居、从渔猎到农耕的伟大转折,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的历史。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羿射九日、愚公移山等众多史前神话传说均发端于此,被誉为“中国神话故乡”。在太行群峰的掩映之中,长治现存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3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04个,被誉为“古文化和古建筑博物馆”。

长治之美在太行,太行最美在长治。古往今来,这里的美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从曹操的“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到李白的“欲过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从韦庄的“劚开岚翠为高垒,截断云霞作巨防”到石珝的“太行之山何崔嵬,岩幽谷隐藏风雷”,再到苏轼的“上党从来天下脊”,有着“与天为党”威名和冠绝太行美景的“太行之巅”,留下无数名人足迹和诗文,或赞颂、或慨叹、或抒臆,都集中体现出太行山的雄、奇、险、绝、幽。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在太行山上可歌可泣的英雄壮举和民族气概,使太行山从地理意义的“天下之脊”升华为政治意义上的“民族脊梁”,赋予了太行山全新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那首脍炙人口的“群峰壁立太行头,天险黄河一望收。两岸烽烟红似火,此行当可慰同仇。”成为一个民族的时代记忆,成为大美太行、最美长治的厚重底色。

原标题:长治太行山最美的地方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gsyl/changzhi/88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