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奏响新时代黄河澎湃乐章

网络编辑 晋城 2023-04-21 10:45:17 0 黄河流域 黄河 我省

我省地处黄河中游,干流山西段总长965公里,流域涉及我省11市、86个县(市、区),面积11.4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73.1%,汾河、沁河、涑水河等是重要的入黄支流。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千百年来,黄河日夜奔流,或一泻千里气象万千,或穿原入谷浩浩荡荡,滋养着华夏大地。

在新时代,我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锚定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目标,深入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2022年,我省黄河流域59个国考断面中,58个断面参与评价,优良水体比例82.8%,同比提升16.7个百分点。黄河干流8个国考断面全部达到优良水质,其中Ⅱ类及以上水质断面比例87.5%,同比提升12.5个百分点。

摸底溯源治理攻坚
稳步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

入河排污口是严控污染物进入黄河的最后一关,2020年,我省全面启动汾河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作为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重大基础性工作,只有全面摸清排污口底数,真正了解突出排污问题和薄弱环节,才能开展精准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不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通过此次排查,我省生态环境部门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为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奠定了基础。

今年3月中旬,生态环境部又启动了黄河干流中下游及部分支流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作为此次专项排查工作试点,运城市按照部署,采取“查、测、溯、治”并举的办法,进行拉网式排查,该市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队技控室主任谢晋带队协助此次排查工作。谢晋告诉记者,排查中,他们采取徒步巡河等形式,配合生态环境部工作人员进行现场定位、拍照录像,然后溯源排污主体,并根据此前黄河运城段摸底掌握的904个排污口进行现场核查。

除了摸清底数,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做到心中有数,近年来,运城市还积极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不断提升污水处理能力,从根源上解决黄河流域水污染问题。

离河津市阳村街道苍头村污水处理站一公里远的地方,便是黄河。自2020年苍头村的污水处理站建成后,不仅解决了村里污水横流的问题,也彻底消除了污水直排黄河湿地的顽疾。采访中,村民纷纷告诉记者:“污水处理站建成后,村里环境大为改观,也为我们彻底改变乡村面貌带来了信心。”据悉,河津市作为我省农村污水综合处理试点县(市),先后投资5亿元,全面铺开农村生活污水综合利用工程,基本实现了94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省生态环境厅综合处处长李婕介绍,近年来,我省不断深化地表水污染治理,在2020年、2021年排查整治入河排污口的基础上,2022年又组织开展了入河排污口“再排查、再整治”工作,全面加强和规范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强化水污染物入河管控。研究制定《“一泓清水入黄河”工程方案》,谋划十大重点工程,推动到2025年汾河流域国考断面全面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逐步稳定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

修复治污同步发力
生态脆弱区变为绿色屏障

黄河入晋后的第一地是忻州市偏关县,该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当地百姓的记忆无一不跟风沙有关系。在偏关县老牛湾开农家乐的李浩敏是偏关本地人,他告诉记者:“以前风沙一起,遮天蔽日,人们都躲在家不敢出门,白天屋里都是黑的。”多年来,偏关县积极“造绿”,加速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吕梁山生态脆弱区治理等项目,如今林地面积已达121.2万亩,绿化率达到了40%。偏关成为我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写照。

我省积极贯彻绿色发展理念,以“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为牵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生态系统质量显著改善。2022年底,全省水土保持率达到63%,同比提升1个百分点。以“两山”工程为引领,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十四五”以来,2021年、2022年每年完成营造林500万亩以上,黄河流域正从生态脆弱区变为绿色屏障,护卫表里山河一片锦绣。

一手抓流域污染治理,一手抓生态保护和修复。李婕介绍,省生态环境厅率先在我省黄河流域开展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潜流湿地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尾水人工潜流湿地40座,湿地面积合计1683公顷,实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三项主要污染物浓度达地表水Ⅲ类水质。不断深化太原及周边“1+30”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开展黄河流域“清废行动”,积极推进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强化生态文明创建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我省黄河流域3个县区被命名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1个县区荣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称号。首次启动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黄河流域共有9个县区被命名为第一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污染治理成效显著,生态保护不断推进。数据显示,2022年,黄河流域86个县(市、区)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平均为4.34,同比下降4.0%,PM2.5平均浓度为36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例平均为77.9%。

岸绿景美人水和谐
再现黄河岸畔秀丽风光

春回大地,水暖鸭知。4月的河曲县黄河岸畔,成群的野鸭聚集在黄河沿线的湿地公园里,嬉戏玩耍,振翅欲飞。近年来,随着流域生态环境不断改善,河曲县黄河河道岸畔湿地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每到冬季,飞抵河曲县黄河湿地公园越冬的白鹭、黑鹳、野鸭络绎不绝,成为当地亮丽的风景。

河曲县黄河湿地公园位于县城西北部,沿黄河蜿蜒的河道而建。随着公园绿化不断提升和生态修复项目的逐步推进,岸绿景美,人水和谐,洋洋春日,一派大好风光。

4月1日一大早,记者在公园里看到,除了工作人员在清扫收拾,还有不少市民正在晨练,一些书法爱好者还结伴练习地书。园内新铺设的道路整洁干净,步行道周围百花绽放,姿态各异的绿植让人心旷神怡,倍感舒适惬意。路边各处还竖着宣传牌,向来游玩的人们科普着当地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湿地生态保护知识。据悉,该湿地公园目前有100多种野生动物,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12种、省重点保护动物50多种、鱼类20多种,还有160多种野生植物。公园也成为当地百姓休闲娱乐的首选。

如今,在黄河岸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成为常态,流域生态环境整体提升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态幸福感。

偏关老牛湾,蓝天与碧水一色,涛声与鸟语和鸣,像李浩敏一样,许多人看好这里的生态环境,办起了农家乐,吃上了“生态饭”;万荣庙前,汾黄相汇,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边的壮丽景色一览无余,庙前新村的老人们看着远去的河水笑容满面。

黄河之水从遥远山巅呼啸而来,九曲回荡涛走云飞,守护传承着华夏民族的根脉,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勇往直前。在新时代,三晋儿女将继续承担好保护黄河的使命任务,认真实施黄河保护法,把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全流域治理统筹起来,扎实推进“一泓清水入黄河”重大工程,推动转型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的澎湃乐章。(山西日报 记者程国媛)


责任编辑: 茹妮娜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