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瞭望·治国理政纪事丨“一带一路”铺通共赢大道

网络编辑 晋城 2022-06-19 18:00:43 0 中国 全球 世界

◆ 2013年金秋,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从此,“一带一路”掀开了中国与世界发展新的一页

◆ “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推动中国和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

◆ “丝绸之路曾经塑造了过去的世界,甚至塑造了当今的世界,也将塑造未来的世界。”

◆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到1.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214.6亿美元,增长15.3%。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2.6亿美元,同比增长19%

◆ “一带一路”已成为健康、绿色发展、数字产业的一个代名词,它促进了合作与协作以及共同繁荣与发展。“它已经等同于许多人对未来的一种渴望。”

◆ “一带一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包含行动、力量、创举和社会秩序等多重涵义,中国在“一带一路”中提出了“全球治理新模式”

◆ 作为中国提出的最重要全球公共产品之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拓展可以使更多国家间实现不同程度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 实践充分证明,“一带一路”已经形成一整套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的价值理念,符合中华民族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这是一项造福沿途各国人民的大事业。”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这样说。这一年金秋,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从此,“一带一路”掀开了中国与世界发展新的一页。

“我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实现共赢共享发展。”2017年1月,联合国日内瓦总部,习近平主席这样向世界介绍“一带一路”。

根植历史,指向未来;源于中国,属于世界。“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深刻思考人类前途命运以及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推动中国和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作出的重大决策。

8年多来,“一带一路”从理念化为行动,从愿景变成现实,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进入精耕细作的高质量发展阶段,搭建起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为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东方智慧,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在世界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中国已同149个国家、32个国际组织签署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相关合作理念和主张已写入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等重要成果文件,转化为国际共识,在世界范围得到热情回应和支持。

今天,百年变局交织世纪疫情,局部冲突叠加全球性挑战,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各国人民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期待更加强烈。“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致力于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合作项目,向世界各国提出“开新局”之策,凝聚起国际社会共同有效应对危机与挑战的力量,为未来全球发展与繁荣开拓了一条机遇之路。

如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在《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书中所言,“丝绸之路曾经塑造了过去的世界,甚至塑造了当今的世界,也将塑造未来的世界。”

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将为巴基斯坦提供清洁廉价电力,促进巴绿色发展(2022年4月9日摄) 三峡南亚公司卡洛特水电站项目部供图

寻求发展最大公约数

让巴基斯坦青年阿尔萨兰·汗和伙伴们欣慰的是,今年5月12日,卡洛特水电站2号机组顺利完成试运行,与5天前已完成试运行的1号机组正式并网发电。

阿尔萨兰·汗是卡洛特水电站项目机电运维部经理,他去年12月获得“中巴经济走廊项目优秀巴基斯坦员工”奖牌和奖品。一同获得这个奖的还有来自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合作等领域项目近30名巴基斯坦员工。

作为中巴经济走廊首个水电投资项目,卡洛特水电站总装机72万千瓦,投产发电后年均发电量约32亿千瓦时,满足当地约500万人用电需求,并预计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50万吨。这颗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翠绿群山中、杰赫勒姆河上的“绿色明珠”,正改变着当地长期电力短缺的状况,为巴产业和经济发展提供充足动力。

在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拉合尔橙线地铁等项目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也让许多像阿尔萨兰·汗这样的巴基斯坦青年学到了先进技术,获得了就业良机。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莫因·哈克不禁感慨,中巴经济走廊给巴经济带来了“变革性”改善,改变了巴经济、社会和工业格局。“这只是一个开始。”

中巴经济走廊仅仅是共建“一带一路”8年多来的一个缩影。

在希腊,古老的比雷埃夫斯港被赋予新的活力,从濒临破产一举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集装箱港口;在老挝,中老铁路通车突破重山阻隔,“变陆锁国为陆联国”;在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的建设为当地带来了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园区;在塞内加尔,中国提供融资实施的塞内加尔乡村打井工程,惠及塞内加尔七分之一人口,为当地3000多人创造了就业机会;横跨欧亚大陆的中欧班列“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已铺画78条运行线路,通达欧洲23个国家的180个城市,运输货品达5万余种……

一座座“连心桥”、一道道“发展带”、一个个“繁荣港”、一条条“幸福路”……这是共建“一带一路”带给世界的最大变化。

8年多来,“一带一路”坚守发展初心,跨越国界、时空、意识形态和不同发展阶段,推动多领域互联互通,勾画连接大陆与大海的合作新蓝图,取得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8年多来,沿线国家和地区在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硕果累累,向世界证明了共建‘一带一路’的价值和意义。”意大利洛伦佐·梅迪奇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法比奥·马西莫·帕伦蒂撰文指出。

共建“一带一路”成就背后,写着中国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初心。中国从古丝绸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传承丝路精神,致力于破解当今全球发展动力不足和不均衡等多重难题,整合经济要素和发展资源,共同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能,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发展是中国实现经济社会奇迹的密码,发展更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紧紧围绕发展这个最大公约数,求同存异、互利合作、包容互鉴,完全可以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一带一路”推动基础设施“硬联通”,弥补共建国家发展短板,释放全球经济发展动能;促进规则标准“软联通”,确保战略、规划和政策协同,探索全球有效治理崭新路径;推动共建国家民众“心联通”,为深化合作提供重要支撑,构建更广泛的朋友圈。

“这是发展的倡议、合作的倡议、开放的倡议,强调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掷地有声。

国际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着办,世界前途命运由各国共同掌握。“一带一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由各国共同参与,实现共同发展繁荣。在跨越陆海的开放包容合作新图景中,没有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不求一枝独秀的小利,但求百花齐放的大利。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没有改变。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谁都无法阻挡。“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但机会和成果属于世界。

“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绝妙创举,在现代史上独一无二。”英国学者马丁·雅克对“一带一路”满怀期待。他说,随着时间发展,“一带一路”构想不断具象化,像是不断生长进化的自然过程,从没有其他倡议这样有“生命力”。

上图:2021年9月22日,在埃塞俄比亚奥罗米亚州戈马地区的一个市场,农民在售卖咖啡豆(迈克尔·特韦尔德摄/本刊);下图:2021年9月24日,湖南省长沙市高桥大市场非洲咖啡街一家咖啡馆,咖啡师景建华(左)和搭档在网络上直播推销埃塞俄比亚进口咖啡(陈思汗摄/本刊)

充满希望的“未来之路”

5月8日,一条消息让非洲西北角的摩洛哥民众激动不已。

当天清晨,上海黄浦江畔,罗泾码头外,载重6.2万吨的多用途重吊船“皮莱茨基”轮首航启程,装载着中国出口摩洛哥疫苗工厂的整套设备。

这是中国同“一带一路”国家开展疫苗联合生产的一个最新成果。作为中国出口非洲最大的疫苗厂,竣工后预计将实现包括3种新冠疫苗在内20多种疫苗的当地生产,可满足非洲60%以上人口的疫苗需求。

当前,世纪疫情和百年变局交织叠加,局部陷入冲突动荡,制裁、脱钩等各种人为因素殃及全球经济,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上升,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遭遇多重危机:增长动能不足,经济复苏疲弱,发展不平衡加剧,免疫鸿沟突出,粮食安全风险陡增,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受阻……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将坚持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目标,积极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国将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4月21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再度向世界宣示中国的承诺。

新形势下,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在合作之路、健康之路、复苏之路和增长之路上一步一个脚印扎实推进,为破解人类面临的世界性难题提供一种选择,为动荡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成为中国携手世界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重要公共产品。

于危机中育新机。“一带一路”铺设助力全球抗疫的希望之路。

从武汉到贝尔格莱德,从义乌到马拉舍维奇,一趟趟中欧防疫物资专列,打通抗疫“生命通道”;驰援南非,飞抵阿根廷,一架架“疫苗航班”争分夺秒、跨越山海,搭建起高效的“空中桥梁”;中缅合作生产新冠疫苗,核酸检测“火眼”实验室在30多个国家和地区落地超过90座,一项项中国抗疫技术惠及当地民众……

中国迄今已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了数千亿件抗疫物资,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超过22亿剂疫苗;中国还同30个国家一道发起“一带一路”疫苗合作伙伴关系倡议;“一带一路”远程医疗平台、媒体合作平台等向世界介绍中国抗疫情况和抗疫举措……

共建“一带一路”以“健康丝绸之路”合作开拓新领域,推动疫苗、卫生医疗、生物医药等领域合作,为构筑全球健康防线作出积极贡献,书写出一个个共抗疫情、共促发展的生动故事。

于变局中开新局。“数字丝绸之路”建设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的驱动力。

4月28日至5月12日,一场中非联动的“非洲好物网购节”热闹非凡。肯尼亚红茶、埃塞俄比亚咖啡、卢旺达辣椒酱、南非红酒、加纳巧克力……借助数字化的东风,中非两地多个直播间让一大批非洲特色商品走进中国家庭,也给许多希望拓展非洲市场的中国企业提供了机遇。

根据商务部数据,这场双向奔赴的中非经贸活动,吸引了23个非洲国家参与,聚集了来自中国和非洲100多万商家的10多万个品牌。

非洲联盟委员会前副主席伊拉斯塔斯·姆文查感言:“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等在内的‘一带一路’项目持续开展,促进了互联互通和无缝贸易,已经改变了非洲面貌,也改变了非洲普通百姓的生活。”

以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中国不仅为自身开拓了一条开放合作之路,还通过“数字丝绸之路”建设,把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的驱动力。

在比利时,菜鸟在欧洲最大的智慧物流枢纽——比利时列日数字物流中枢,每周调动约18架次货运航班,每天运营约60辆卡车往返于列日与欧洲主要城市之间;在荷兰,欧中跨境电商协会成立了欧洲首个跨境电商直播孵化基地,专注培育跨境电商从业者;在东盟、南亚、西亚、东欧、非洲等地区,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智慧农业、矿业开采、数字施工提供助力……

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额达到1.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32.4%;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214.6亿美元,增长15.3%。今年一季度,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52.6亿美元,同比增长19%。

在挑战中谋发展。“绿色丝绸之路”助力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始终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其中,着眼更长远的后疫情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马耳他素有“地中海心脏”之称。过去,重油曾占马耳他能源结构大部分。2014年,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注资马耳他能源公司。马耳他借助中国投资,从燃烧重油向天然气等转型,在确保电力供应自给的同时,推动了清洁能源使用。目前,上海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在马耳他和黑山重点建设绿色能源项目,整合风能、太阳能和氢能等技术,正在把马耳他戈佐岛改造成欧盟第一个试点“零碳岛”。

对此,德国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教授霍斯特·勒歇尔表示,欧中深化绿色能源合作将提振全球能源转型信心。

从设立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基金,搭建全球环境治理新平台,到实施“一带一路”应对气候变化南南合作计划;从全力支持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成为全球环境基金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捐资国,到推进生态环保大数据服务平台建设;从推动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到打造“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等多边合作平台……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实践,不断取得积极进展。

今天,中国以“绿色丝绸之路”引领新发展,推进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金融等务实合作,加强节能减排、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的技术和产业合作,防范生态环境风险,助力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南亚与国际研究中心主任马哈茂德·哈桑·汗撰文指出,“一带一路”已成为健康、绿色发展、数字产业的一个代名词,它促进了合作与协作以及共同繁荣与发展。“它已经等同于许多人对未来的一种渴望。”

中国企业在马尔代夫胡鲁马累承建的五桥项目中的四座桥 (2022年3月24日摄)中国建筑供图

全球治理新模式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世界和人类作出的贡献,不仅在于创造了多少物质,还在于提出了什么理念。

有学者说,“一带一路”从来不只是一条路,而是一种理念,一个共同发展的网络,一座联结全球发展和文化的桥梁。

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时代发展,现行全球治理体系的弊端凸显,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共建“一带一路”顺应时代呼声,彰显了同舟共济、权责共担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为完善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

共商共建共享既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原则,也是中国秉持的全球治理观。

“一带一路”超越了传统发展模式的封闭性、零和性,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尊重各国主权基础上的平等参与、互利共赢,不输出意识形态、不复制发展模式,不搞歧视性、排他性的标准、规则和体系,不搞割裂贸易、投资、技术的高墙壁垒,而是致力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更具开放性、平等性和包容性。

如俄罗斯《导报》曾刊文所说,“一带一路”与其说是“路”,不如说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范畴——“道”,包含行动、力量、创举和社会秩序等多重涵义,中国在“一带一路”中提出了“全球治理新模式”。

当下,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向人类提出了必须严肃对待的挑战。疫情阴霾仍在,新的安全风险又至,大国竞争、集团政治、地区冲突等正在损害全球治理机制。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担忧,全球分裂为若干地缘政治和经济集团的威胁日益增加。全球治理的碎片化“可能会让我们完全无力应对其他的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带来的生存威胁”。

面对挑战,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发出时代强音:“世界各国乘坐在一条命运与共的大船上,要穿越惊涛骇浪、驶向光明未来,必须同舟共济,企图把谁扔下大海都是不可接受的。”

携手同心,行而不辍。作为中国提出的最重要全球公共产品之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拓展可以使更多国家间实现不同程度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有助于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对于维护世界和平稳定、实现共赢共享发展具有深远持久的意义。

习近平主席指出,“一带一路”建设把沿线各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致力于合作共赢、共同发展,让各国人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这也是中方倡议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目标。

实践充分证明,“一带一路”已经形成一整套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的价值理念,符合中华民族怀柔远人、和谐万邦的天下观,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

英国社会学家、全球化概念首倡者之一马丁·阿尔布劳在《中国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角色——走向全球领导力理论》一书中说,“一带一路”将中国的和平发展与整个世界的繁荣幸福连接起来。

“‘一带一路’将改变世界。”马丁·雅克说。(参与采写:李浩 蒋超 王欢 白林 康逸 张代蕾 梁希之 于佳欣)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柳丝 宿亮 刊于《瞭望》2022年第25期


责任编辑: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gsyl/jincheng/528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