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关于印发《大同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网络编辑 大同 2022-12-13 19:16:02 0 万元 防震减灾 大同市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直各委、局、办,企事业单位,各驻同国、省属企事业单位:

《大同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已制订完毕,经审定现予印发。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O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大同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

为保障我市“转型发展,绿色崛起”总体战略和“三名一强”建设目标的实施,进一步提高防震减灾能力,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依据《山西省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大同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作为指导全市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审批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

一、我市地震灾害与地震趋势

我市位于山西地震带北部,是个地震多发区,历史上发生过多次6级以上地震。至今已发生的最大地震为1626年6月28日灵丘7级地震。大同行政区划绝大部分地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0.1g(Ⅶ度)以上区域。上个世纪,大同市行政区划内多次发生强震及中强地震。最大一次为1989年10月18日大同—阳高6.1级地震,造成17人死亡,19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3.2亿元人民币。大同盆地内发育数条活动断层。1989年大同—阳高6.1级地震前后,受断层影响,市区10多条地裂缝活动强烈,造成的经济损失达数亿元人民币。

我市一直是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2006-2020年全国地震重点防御区判定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的首都圈防御区的一部分。近几年一直被确定为全国地震重点危险区之一。2010年4月4日,在大同—阳高老震区发生了4.7级地震。大同市的地震形势严峻,决不可掉以轻心。

二、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十一五”进展和存在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市面对严峻的地震形势,全面推进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震后救灾与重建各个环节的工作,完善防震减灾工作“三大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做到常备不懈,有备无患,促进了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1、监测预报手段有所增加,监测预报制度基本完备。改造新建了部分微观台网,群测群防宏观观测网初具规模。进一步完善了五位一体的群测群防联络网。进一步完善了震情戒备期制度,制定了宏观联络员联络制度。为震情跟踪工作,地震应急工作,地震谣言应对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积极应对各种地震事件,完成了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跟踪工作。积极应对了连年数次地震谣传事件。由于应对及时,措施得力,在全省地震谣言流传期间,我市没有谣传传播,全市生产、生活秩序井然。加强全国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地震跟踪工作。坚持会商制度。及时落实地震异常。及时上报告异常落实情况。积极开展晋冀内蒙交界区地震联防。市地震局编写的《山西北部及晋冀内蒙交界区地震趋势研究报告》连续多年获全省优秀第一名。

3、防震减灾“法普科普”宣传深入广泛,形成了“遍地开花、家喻户晓”的宣传氛围。全市形成了宣传部门挂帅,地震部门主抓,防震减灾领导组协调,各行各业齐动员,全市人民共同参与的宣传模式。利用各种纪念活动日组织大型宣传活动,动员各种传媒参与宣传;组织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创建各种示范社区,示范学校,普及地震知识;采用各种形式深入广泛地普及了防震减灾知识,全面提升了市民的防震减灾意识与防震减灾能力。

4、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积极开展农村防震保安工作。市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管理实行政务审批中心窗口服务,新扩改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抗震设防要求审批、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项目办结率达100%。对全市的中小学校舍进行了工程抗震普查,为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提供了工程抗震设防依据。加强了城市建筑抗震性能鉴定与加固工作。南郊区、新荣区、天镇县等5县区开展了农村民居抗震性能普查工作。落实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抗震措施。为引导农民在建房时采取科学的抗震措施,举办了农村民居地震安全业务培训班。

5、防震减灾领导机构健全,地震应急预案完备。市、县区、乡镇三级政府组成部门,有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业、各级各类学校、城镇街道、行政村全部建立了防震减灾领导组织。领导组人员充实调整及时,工作制度完善,职责明确,为防震减灾各项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农村、社区制定了相应的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的制订实现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制定了《大同市地震应急预案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每两年修订一次地震应急预案。实行了制度化管理。预案修订注重实用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

6、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深入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整顿和强化了市地震紧急救援队、12支县区地震紧急救援队和13支相关专业地震抢险救援队,成立了市、县两级综合应急抢险救援队。充实和完善了救援装备。各县区结合本地实际,继续大力推进农村、城镇社区地震救助志愿者队伍建设,基本实现了组织、人员、制度三落实。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提高了地震应急能力。

7、建设地震应急避难、避险场所,动态储备地震应急物资、资金。建设了1处国家Ⅱ类标准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2处国家Ⅲ类标准的地震避难场所(在县区、开发区发建设),133处简易应急避险场所。共建设应急物资储备库四个,储存应急帐篷380顶,衣被9000余套,粮食26.5吨。各县区的民政部门与本地民间物资经销商建立了联系,有的签订了物资动态储备合同。市、县区两级财政部门根据各自的财政状况准备了应急资金。

尽管我市防震减灾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1、监测能力不足,特殊手段基本空白。监测台网状况虽有所改善,但市域内的地震监测手段稀少,项目种类不全,监测能力不强。已有手段,因管理、投入、企业改制等问题,难以维系。缺乏为政府实时提供震情的能力。矿山地震监测、水库地震监测、工程震害监测等基本为空白。

2、建筑抗震城镇欠账较多,农村刚刚起步。城镇老旧建筑仍占相当比例,城镇建筑物、构筑物抗御地震的能力参差不齐。没有严格采取抗震设防的建筑物比例较高。旧有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防震标准不高,一些重大工程和易发生火灾、水灾、爆炸等严重灾害的工程设施存在安全隐患。老旧楼房,特别是人员常聚的公共场所的抗震性能鉴定,抗震加固改造工作,需进一步推进。农村民居普遍设防不够,老旧房屋为多。农民建设观念较旧,不大注重建筑的抗震性能。农村缺少有抗震知识的建设队伍。如有地震发生,农村民居损失仍是直接经济损失的主要部分。

3、区域性震害防御工作滞后,城市防震减灾规划没有全部纳入议事日程。地震小区划工作滞后。活断层探测工作尚未开展,活断层分布和危害程度不清。城市震害预测工作没有全面铺开。防震减灾规划的编制没有全部纳入各级政府的工作安排,缺乏周密地地震监测台网建设措施,地震灾害预防措施,地震应急救援措施,以及防震减灾设施、信息、资金、物资等的保障措施。

4、缺少必备的地震应急指挥技术系统,地震应急避难、避险场所不足。市、县级地震应急指挥场所正在落实之中。缺少指挥技术系统装备和设施。基础数据库不完备。缺乏指挥通讯保障,应急通讯系统不完备,卫星通讯方式、网络通讯方式没有被正式列入保障内容。没有报警系统。城镇缺少与其规模相适应的地震应急避难、避险场所和应急疏散通道。已有的避难场所设施不规范,不完备。

5、防震减灾队伍老化,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全市防震减灾队伍人员逐年减少,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队伍建设滞后。科技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明显不足,社区培训不足,自救、互救能力需进一步提高。

三、“十二五”防震减灾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以震情地位为中心,以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己任,以最大限度的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目标。坚持防震减灾同经济建设一起抓。强化地震监测预报、震灾防御、紧急救援三大体系,为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十二五”发展规划总体目标保驾护航。

(二)基本原则

以人为本,预防为主、防救结合,全面防御、突出重点,政府主导、各级负责、全民参与,强化管理、健全机制,指导基层、服务人民、落实到位。

(三)规划目标

“十二五”期间使城镇的防震减灾能力达到综合抗御6级左右地震,相当于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的能力,同时努力提高农村防震减灾能力。

“十二五”规划完成后,防震减灾“三大体系”健全。建成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地震应急预案编制完备,地震应急预案启动时间不超过25分钟,地震紧急救援队伍具备实战能力,救灾物资储备体系更加完善。地震监测体系基本形成。城市50%以上的建筑、全部新建工程实现抗震设防。农村20%以上房屋实现抗震设防。市区、县城建成规范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防震减灾知识普及率达到50%。在遭遇6级左右地震的情况下,震后24小时内灾民得到初步的生活救助,3日内使群众生活、城市功能和社会秩序基本恢复正常。

四、“十二五”防震减灾主要任务及重点项目

(一)主要任务

1、完善地震应急体系

做到市、县区防震减灾领导体系健全,地震应急现场指挥系统健全,各级防震减灾领导组工作制度健全,各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明确。市、县区防震减灾行政主管部门机构健全,编制规范,职责明确。各级防震减灾领导组定期工作制度、工作通报和联络制度健全。

依法依规及时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地震应急预案管理规范。地震应急预案审批(备案)制度执行规范。

建成市、县区两级地震应急指挥技术中心,完备指挥技术系统装备和设施,完备指挥通讯系统。建立监测、会商、应急协同工作平台。建立地震信息社会服务窗口。

提升市、县区地震紧急救援队、综合应急救援队和各专业地震抢险救援队的救援能力和水平。加强队伍的训练,充实技术装备。建立地震应急检查与培训制度。配备地震应急专用车。

建设城市地震紧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避险场所。将城市紧急疏散通道和应急避难、避险场所建设纳入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完成市区5个Ⅱ类国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县区政府所在地12个Ⅲ类国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

建立健全城镇社区、农村地震救助志愿者队伍。提高公众自救互救的能力,应对地震突发事件的能力。

建成政府、部门、民间三级应急物品储备网络。实行实物储备与流动储备相结合,政府储备与民间储备相结合的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储备制度、计划、机制。实行地震应急急需物品、生活用品、抢险物资分类、分级、分区储备与管理。落实储备网络,实现可调用100万灾民三天以上生活所需的物资储备目标。

逐步建立和完善灾后恢复重建补偿机制。形成政府投入、地震灾害保险、社会捐赠相结合的多渠道灾后恢复重建与救助补偿机制。

有计划地组织各级政府、行业、部门、社区、农村地震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应急能力,检查地震应急预案,检查地震应急准备工作,检验地震应急救援队伍。

2、提升地震监测能力,提高地震预报管理决策水平

建设包括国、省、市、县区、企业地震台网、本区宏观群测网的地震监测体系。建设形变、电磁、地下流体监测网。逐步建成空间、地表、地下相结合的立体观测系统。建立矿山地震监测台网,推动水库、桥梁、超高层建筑等各类地震监测台网的建设。加强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的保护,改善地震监测环境,建立地震监测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制定与完善震情跟踪措施。建立地震预报基础信息数据库。开展大震跟踪判定研究。开展地震预报的新理论、新方法探索,提高地震预报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严格地震预报会商制度。

坚持专业测防和群测群防相结合、科学预测和政府应急管理决策相结合的监测预报模式。建立震情信息发布制度,规范信息发布的内容和形式。

3、努力提升城镇及重要工程抗御地震的能力

保证新建工程100%符合抗震设防要求。积极开展地震小区划,开展地震活动断层探测。完成县级以上城市震害预测。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完成县级以上城镇的建筑物抗震性能普查工作,2020年前完成水库、易燃易泄漏有害物质工程、重大建设工程、生命线工程的抗震性能鉴定和查险加固工作。推进强震应急响应系统的建设。健全城市工程地震安全基础信息,建立技术支撑系统,提供公共服务。

4、大力推进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

积极开展农村民居抗震能力调查和评价,积极开展农村民居抗震技术开发,加强农村民居抗震知识宣传教育,建立农村民居地震安全技术服务网络,加强农村民居抗震设防技术指导和服务。研究制定农居地震安全资金投入机制,研究制定扶持政策。逐步建立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制度。开展农村建筑工匠抗震设防技术培训,提高农村民居建设施工质量,提高农村民居抗御地震的能力。

5、加强群测群防工作

完善地震宏观信息监测网、地震灾情速报网、防震减灾宣传网、地震应急联络网、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督查推广指导网与群测群防助理员“五网一员”、“五位一体”的群测群防体系。充分发挥群测群防联络员在地震短临预报、灾情信息报告、防震减灾知识普及、地震应急、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工作中的作用。

6、全面开展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地震、宣传、教育、科协等部门和单位通力协作,制定防震减灾宣传教育计划,建立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完善宣传网络,加强基层宣传队伍培训,制作适合各种对象的宣传品,组织开展防震减灾知识“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活动。搞好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搞好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的建设。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二)“十二五”重点项目

1、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建设项目

⑴大同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中心建设

大同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中心是我市地震应急、抗震救灾的指挥中枢,是抗震救灾、地震应急、地震监测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省地震应急指挥中心的组成部分。也是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中心,防震减灾工作的管理中心。

按照省政府和中国地震局、省地震局的要求,市地震应急指挥技术中心应独立建设,占地约25亩左右(包括主体建筑、附属设施用房和地震应急停车场),主体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地震监测台站等附属设施为平房,建筑面积约为500平方米,总投资2600万元,其中土建资金约1800万元,由市解决;仪器设备约800万元,国家和省给支持解决。

⑵十一个区县和大同开发区地震应急指挥场所建设

十一个区县和大同开发区地震应急指挥场所是大同市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下一层节点,是大同市地震应急指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县和开发区地震应急指挥场所及附属设施建筑面积9600(12*800)平方米,建设共需资金2600万元。其中土建资金约1800万元(每个场所150万元),由县区解决;仪器设备约800万元(每个场所66.6万元),由国家、省支持。

⑶地震紧急救援队建设及地震应急演练

在现有地震紧急救援队及救援体系的基础上,完善救援联运协调指挥机制,建成紧急救援资源数据库,加强紧急救援队装备建设,开展专业地震救援培训,配备地震应急专用车。提高市、县区两级地震紧急救援队的实战能力。每年举行一次县级地震应急示范演练。演练内容与规模视具体情况确定。紧急救援队建设共需投资5000万元。由市级分担2000万元,县区级分担2000万元,争取国家和省支持1000万元。

⑷城市紧急避险场所建设

在市区内择址(智家村森林公园、御西生态公园、御东生态公园、大同市教育基地、文赢湖公园)建设5个国家Ⅱ类标准应急避难场所、12个国家Ⅲ类标准应急避难场所。推进依托公园、绿地、体育场、广场、道路及居民小区的城镇紧急疏散通道和简易应急避险场所的规划与建设,在县区城镇建设24个简易应急避险场所。每个国家Ⅱ类标准应急避难场所需投资360万元,总投资 1800万元。每个国家Ⅲ类标准应急避难场所需投资100万元,总投资1200万元。每个简易应急避险场所需投资20万元,24个简易应急避险场所总投资480万元。全市避难场所投资需要3480万元,市级1400万元,县区级800万元,争取国家和省支持1280万元。

2、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项目

⑴地震监测台网建设

数字化改造现有的地震观测台站。建设形变、电磁、地下流体观测网络。积极参与首都圈地震监测预报实验场台网建设,建设一到两个综合观测台站。建设1个纳入省网的井下综合观测台,开展测震、形变、流体、电磁等综合观测。建设1个形变台,1个跨断层连续观测台。总投资500万元。市级200万元,县区100万元,争取国家和省支持200万元。

⑵矿山地震监测等特殊台网建设

以同煤集团为主,建设矿山数字化测震与声发射遥测台网,用于监测矿山地震、煤矿塌陷,力争对煤矿塌陷与矿震引起的瓦斯异常做出预警。台网包括15个子台,一个台网中心,一个数据处理与协同工作平台。以册田水库、赵家窑水库为主,建设水库测震台网,用于监测水库地震。投资由企业解决。

⑶分析预报理论与方法研究

依托指挥中心技术系统,完成地震预报基础数据库建设,进行大震判定研究,对现有观测手段进行一次映震能力的清理,对现有用于预报的测震学指标进行一次应用性整理。共需经费50万元。市级30万元,国家和省支持20万元。

3、城镇农村工程防御建设项目

⑴活断层探测。开展市区地震活动断层探测。配合有关部门完成1:25万数字化活动断层分布图,完成1:5万—1:1万活动断层条带状地质图。需投资1600万元。市级600万元;争取国家和省1000万元。

⑵震害预测。完成市、县级震害预测。建立包括地震危险性数据库、建筑物震害预测数据库、生命线工程震害预测数据库、地震次生灾害预测数据库、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预测数据库等内容的震害预测数据库。需投资250万元。市级100万元,县区100万元,争取国家和省支持50万元。

⑶地震小区划。首先开展御东区地震动参数小区划工作。争取完成县级以上城市地震小区划工作。共需投资500万元。市级200万元,县区200万元,争取国家和省支持100万元。

⑷强震动观测台网建设。建设重大工程和重要设施强震动观测台网,为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生命线工程地震紧急自动处置提供实时地震预警信息。强震动观测台网子台数目视观测对象确定。需投资500万元。由市级相关单位分担200万元,国家和省支持300万元。

⑸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工程。搞好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工程调查、评价、宣传教育,技术开发、推广、指导、培训等工作。 “十二五”期间,在示范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民居抗震设防。共需投资600万元。市级100万元,县区200万元,国家和省支持300万元。

4、群测群防与防震减灾宣传教育项目

⑴“五网一员”建设。编制联络员手册。加强对联络员的培训,轮训全市的群测群防联络员。共需投资150万元。市级30万元,县区100万元,国家和省支持20万元。

⑵防震减灾教育基地建设。建设一个县城现代化的防震减灾教育基地。共需投资300万元。争取国家和省支持解决。

五、保障措施

(一)积极参与国家和省防震减灾体系建设。在省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国家、省重点防御区地震安全工程,全面推进我市防震减灾体系建设。

(二)努力提高防震减灾工作管理水平。政府承担防震减灾工作的各部门,要认真履行防震减灾工作职责,积极行使部门管理职能。明确和强化各部门依法搞好防震减灾工作的社会责任,严格履行法定职责。地震部门作为同级政府统一管理防震减灾工作的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十二五”规划的制定与落实。

(三)加强法制建设。认真贯彻实施防震减灾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建立健全地方性法规、规章和制度。依法加强防震减灾工作。增强全社会依法履行防震减灾义务的意识。

(四)提高队伍素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努力改进防震减灾工作队伍的构成,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加强现有人员理论学习与在职培训。加强防震减灾科学技术研究,提高原创能力,积极创造科学技术研究条件。加强与各个方面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建立技术合作机制,实现科技资源共享。全面提高防震减灾科技支撑能力。

(五)保证规划项目的正常投入。建立与防震减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入机制,加大防震减灾事业投入力度,保证市防震减灾“十二五”规划项目建设的投入。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建立政府投入为主导,社会投入多元化的防震减灾事业投入体系。

(六)落实资金保障。我市防震减灾规划重点项目总投资为18280万元。争取国家、省安排投资7170万元,市级投资6810万元(含市企业与相关部门分担的300万元),县区相应配套4300万元。切实保障防震减灾各项投入及时到位,扎实提高我市防震减灾能力,为保障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附:“十二五”期间重点项目资金投入总估算表

大同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1年12月27日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gsyl/lzgs/666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