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场

网络编辑 太原 2021-09-11 13:12:15 0 文化 旅游 山西

    

  

  9月9日上午,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三场发布会,也是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场发布会。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省文化和旅游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正厅长级)张志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曙光,介绍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全省文化和旅游事业改革发展成就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记者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根据省里统一安排,今天上午,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山西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十三场发布会,也是省文化和旅游厅专场发布会。我们邀请到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王爱琴,省文化和旅游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正厅长级)张志仁,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曙光,请他们介绍我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全省文化和旅游事业改革发展成就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首先,请王爱琴厅长介绍相关情况。

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 王爱琴: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山西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关注和支持。今天我和志仁、曙光同志就文化和旅游赋能小康社会建设情况与大家交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和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全方位推进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文艺创作繁荣兴盛,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不断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成效明显,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有效发挥。旅游产品供给不断丰富,项目建设扎实推进,设施配套持续改善,旅游业赋能小康社会建设的效用突出。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作介绍。

  一是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为决战脱贫攻坚贡献文旅力量。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策部署,将助力贫困地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纳入整体工作布局。发挥文化“扶智”“扶志”优势,以优秀文化产品引导群众立志脱贫,以特色文化产业带动群众走致富路。2017年以来,我们每年开展“免费送戏下乡一万场”活动,目前已演出6万余场,惠及观众达数千万人次。在全省设立了25家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助力贫困村农民就业增收。深入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公共文化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全省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全部实现免费开放,万人拥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设施面积两项指标居中部六省第一。

  发挥旅游在扶贫领域的天然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出台了《山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等级划分与评价》和《黄河人家、长城人家、太行人家基本要求与评价》等地方标准,制定实施了《山西省旅游扶贫示范村工作方案(2018-2020)》和《打造旅游扶贫示范村十项措施》,培育出100个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评定“黄河人家、长城人家、太行人家”336家,成为全省精准扶贫的典范。2016年以来,全省通过旅游扶贫带动18.12万人脱贫,带动脱贫率约8.22%。

  二是丰富文化产品供给,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艺术创作精品迭出,晋剧《于成龙》、音乐剧《火花》、上党梆子《太行娘亲》等3部剧目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扶持工程,《吕梁英雄传》《太行娘亲》等一批优秀剧目获得国家级大奖;舞蹈史诗《黄河》、上党梆子《申纪兰》《沁岭花开》、晋剧《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剧目入选全国舞台艺术重点创作剧目名录或重点主题创作计划,舞蹈史诗《天下大同》、京剧《文明太后》、晋剧《傅山进京》、音乐《表里山河》等9部作品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主题国家重点创作或展演项目。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年均举办群众性文化活动20余万场次,打造了一批群众文化服务品牌、培育了一批服务基层的群众文艺队伍、挖掘了一批乡土文化能人艺人、培养了一批乡村文化带头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进一步完善,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项目121项,保护单位182个,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文化产业提质增效,创建9个国家级、41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成长治、朔州、晋中、晋城4个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山西三宝”为代表的特色文创产业快速发展。截至2019年,全省累计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1352.73亿元,年均增长9.54%,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28%。

  三是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增添动能。在持续推动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三大世界文化遗产深挖文化内涵、丰富产品业态的基础上,强力锻造黄河、长城、太行三大旅游板块,旅游产业格局得到重塑性优化。“旅游+”“+旅游”蓬勃发展,乡村旅游、红色旅游、体育旅游、工业旅游、研学旅游等不断涌现,一批新业态成为国家旅游示范基地(区)。山西成为第8个全国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单位,洪洞、阳城、平遥等七个县(市、区)被认定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建成3个一号旅游公路4087公里,投入运营3个“0KM”标志文化驿站。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全省A级以上景区237家,其中5A级景区9家,4A级景区109家,星级饭店234家,旅行社939家,持证导游1.9万余名。“十三五”期间,共实现旅游收入27283.03亿元,年均增长24%(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未列入平均增幅计算)。

  当前,我们正处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党中央确立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任务。我省也提出了建设文化强省和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战略目标。奋进新时代的道路上,文化和旅游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文化自信,发挥文化铸魂、文化赋能作用,多出精品力作,讲好“山西故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精神食粮;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围绕建设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完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坚持培育和监管并重,完善现代文化和旅游市场体系;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方位推动文化和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为山西转型发展蹚新路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谢谢王厅长的介绍。

  接下来,开始回答记者提问。请各位记者在提问前先通报所在新闻单位的名称。

经济日报记者:

  “五个一批”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实施近两年来,有什么特点亮点?

省文化和旅游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正厅长级) 张志仁:

  感谢记者的提问。群众文化惠民工程开展近两年来,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是重在基层,益在百姓。坚持发动群众、依靠群众、惠及群众宗旨,以群众为主体,让百姓享受活动过程。

  二是全省联动,层层推进。采取省市县乡村五级联动,省级重点示范,市、县和基层自办,社会组织承办等形式,层层发动、全面铺开、惠民利民。

  三是提质扩面,注重实效。以重点打造省级服务品牌示范活动为引领,注重品牌活动的内涵品质,带动各级自创、自办独具地方特色活动品牌,扩大活动的参与度和覆盖面。

  亮点也有三个。

  一是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活动以合唱、广场舞、锣鼓、书画、摄影、地方戏曲等多种形式呈现。开展“免费送戏进景区”活动,探索开展送戏下乡演出网络直播服务,惠及更多人民群众。

  二是上下联动、广泛参与。惠民工程既坚持部门牵头,又积极发动协会等社会组织、志愿者等群体参与到活动中,调动全省各界资源和力量,齐心协力推动活动开展。省级免费送戏下乡演出在原来的基础上适度增加演出场次,示范引领全省。

  三是组织有力、重点突出。坚持赛事牵引和集中展示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展示、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传播,营造了良好的群众文化活动氛围。引导各级文艺院团紧紧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积极创排弘扬建党精神的文艺作品,并丰富到免费送戏下乡演出中,用艺术作品讲述百年党史。谢谢。

  

山西晚报记者:

  我省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

  

省文化和旅游厅新闻发言人副厅长(正厅长级) 张志仁:

  感谢记者的提问。近年来,全省各级持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将其纳入本级城乡规划建设重点项目,综合利用和盘活现有资源,采取新建、改扩建、合建、租赁等多种方式,补齐设施建设短板。同时,强化公共文化设施的统一管理,适时配置和更新必需的服务内容和设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服务规范,将公共文化服务纳入基层社区服务网格管理范畴,引导社区居民和村民参与公共文化服务项目规划、建设、管理和监督,并通过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吸收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和公众参与设施运营和管理。

  目前,全省现有公共文化机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288个,其中省级图书馆、文化馆2个(省图书馆、省文化馆);市级图书馆文化馆21个(市级图书馆10个,市级文化馆11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235个(县级图书馆117个,县级文化馆118个);综合文化站1411个(乡镇文化站1194个,街道文化站217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18619个。谢谢。

中国文化报记者:

  在文旅融合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十四五”时期有什么打算?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赵曙光:

  感谢记者的提问。我们遵循“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原则,各级单位共同努力,积极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一是加强政策引导。省政府印发了《关于深化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在文化旅游资源利用融合、产品融合、项目建设融合以及融合发展试点示范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省政府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实施意见》,以推进文旅消费供给侧改革为主线,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释放文旅消费潜力,做优产品、做强服务、做大文旅市场。编制《山西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规划》,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的理念,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利用旅游市场优势,进一步挖掘文旅市场发展潜力,为解决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贡献“山西方案”。

  二是推进文旅融合重点工程。推动《长城长》《黄河大合唱》《太行山上》《再回相府》等演艺进景区工作。组织了两届文创大赛,注重创意产品的转化,打造一批具有晋风晋韵、彰显“山西文化记忆”的文创产品。举办了两届中国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推动我省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打造“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积极构建全省域、大康养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在康养产业发展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山西路径。

  三是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充分借鉴国内先进理念,打造忻州古城、太原古县城、大阳古镇等一批集文化创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体、休闲街区、夜间消费集聚区。围绕国家5A级景区创建,提升晋祠—天龙山、芦芽山等景区文化内涵,推动A级景区扩增量、提质量。加快建设山西智慧文旅数字产业发展平台、山西杏花村文旅融合等一批重点项目。

  “十四五”时期是文旅融合新的机遇期,我们将研究制定文旅融合发展指标体系,建立文旅融合发展数据统计和绩效评估办法,完善文化旅游市场综合监管机制,建立旅游文化资源数据库,搭建文旅合作的平台,实现文旅资源对接。做好文旅、文创、文艺融合文章,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化、品牌化发展,加快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步伐。谢谢。

山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记者:

  在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赵曙光:

  感谢记者的提问。省文化和旅游厅坚持标准引领,示范带动,2019年,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联合有关部门评定百家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3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乡村旅游示范村正成为我省文化旅游的新名片,助力乡村振兴的新抓手。

   一是推动乡村旅游示范村提档升级。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编制了地方标准,多次开展标准宣贯和创建培训,有效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管理。2020年国庆假期,伴随三个一号公路的部分开通,沿线乡村旅游成为旅游新热点,我省乡村旅游进入扩容提质双向快车道。2021年,我省有7村3镇纳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名单。

  二是全方位打造乡村文旅标杆。选取文旅标杆扶持村11个,每村支持经费36万元,全方位提升景观质量、环境卫生、旅游设施、经营服务和综合效益。乡村旅游的发展,有效改善了村庄道路、环境卫生条件,拓宽了农民就业渠道,丰富了村民生活。

  三是加强乡村旅游宣传推介力度。推出乡村旅游示范村百村巡礼微纪录——《乡约之旅》栏目,在山西卫视播出。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冲击,省文旅厅将近郊游、乡村游作为全省旅游业全面启动的抓手,2020年4月,开展“踏青知春暖,快乐乡村游”活动。“五一”小长假来临之际,召开乡村旅游专题新闻发布会,掀起乡村旅游热潮。

  四是持续开展从业人员培训。2020年在临汾举办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提质增效培训活动,在阳泉举办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通过“旅豆学堂”公众号开展线上公益培训,在晋中举办旅游扶贫示范村干部培训班等,共计培训约2500人。2021年,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编制《山西省高素质农民旅游服务技能评价规范》,持续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工作。谢谢。

香港商报记者:

  在丰富旅游产品、业态,满足人民群众幸福感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 赵曙光:

  感谢记者的提问。

  一是推出一系列旅游精品线路。推出世界遗产、古建瑰宝、晋商遗迹、寻根问祖、黄河峡谷、长城边塞、太行山水、红色经典等主题精品线路,重点打造亲子研学、周末休闲、乡村度假等面向不同客群的旅游产品。

  二是全方位提升景区吸引力。推动景区提质升级。集中力量把三大世界文化遗产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底蕴深厚、功能完善的复合型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指导重点景区深入挖掘景区文化资源,改造提升一系列重点景区,提高景区综合效益。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广泛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技术,打造一批可亲近、可品读、可观赏的文物活化利用样板。让文物活起来,讲好山西故事,重现中国历史。推动智慧景区建设。坚持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加速推进智慧旅游和业态创新,推动发展“云旅游”线上新业态。加快推进龙头景区、新兴景区和热点景区智能化改造升级。

  三是创新旅游发展业态。强化产业协作联动,推动旅游业与工业、体育、健康等产业的融合发展。开展全民健身赛事系列活动,培育打造一批国家级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推进中太行国际旅游度假区综合开发项目、“百村百院”等一批康养项目,叫响“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品牌。

  四是加强文化旅游合作交流。实施“好邻居多走动”计划,积极融入京津冀“朋友圈”,构建“京津冀晋”一体化发展格局,加强与周边省份交流合作。联合陕西推动壶口瀑布创建5A景区,积极推动与周边省份文化惠民一卡通,在文化互通、产业互补、品牌互塑、机制互促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谢谢。

山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融媒体中心记者:

  请问如何进一步推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使其真正成为我省战略性支柱产业,凸显文旅产业在我省经济格局中的作用?

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 王爱琴:

  感谢记者的提问。我刚才发言介绍了从6个方面进一步推进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在此就做大产业、做强市场作一些补充。前一段时间我们召开了推动文旅市场主题倍增工作座谈会,在充分听取文旅企业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将围绕宽准入、扩规模、提质量、优环境,重点是通过改革创新、政策激励,逐步扭转文旅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效益低的局面,做强做大市场主体存量;聚焦文化强省、乡村振兴、消费升级做增量,推动文旅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实现文旅产业提质增效,市场主体数量翻番。

  一是以龙头牵引促提质。在推动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三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和再规划、再开发,打造国际级旅游目的地的基础上,依托优质旅游资源,重点打造一批龙头景区。

  二是以优化配套丰业态。完善三个一号旅游公路服务体系建设,引进一批国际知名高星级品牌酒店,打造一批智慧化、时尚化、主题化高星级酒店、商务酒店、度假酒店和文化酒店,持续推进“三个人家”创建,依托古村落、古民居、工业遗址等打造一批品牌化、特色化的精品乡村民宿群。

  三是以文旅融合添动能。充分借鉴国内先进理念,打造一批集文化创意、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文旅综合体、休闲街区、夜间消费集聚区。开发一批具有晋风晋韵的文创和旅游商品。围绕“品质、品牌、品位”,打造温泉康养度假区、特色文旅小镇、森林康养基地等。

  四是以招商引资促倍增。聚焦“三个一批”,谋划建设一批能够体现三晋文化特色的文旅大项目、好项目。积极争取国家资金,精心推动黄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太行山文化旅游带重点项目建设。对接环渤海、长三角、大湾区知名企业,开展精准招商,引进大资本、知名团队。

  五是以创优环境激活力。积极开展“安全质量、服务质量、环境质量”三提升行动,营造“三无三可”营商环境。研究制定优化文旅消费环境若干意见,不断优化游客体验,创造良好口碑,打造“满意在山西”服务品牌。谢谢。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政府新闻办主任 张羽:

  非常感谢省文化和旅游厅三位负责同志出席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也非常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gsyl/lzyl/136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