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牢记领袖嘱托 扛起时代使命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

网络编辑 太原 2021-11-06 15:28:24 0 山西 高质量 工作
(2021年10月25日) 林武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这次大会,是在我们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而努力奋斗。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伟大光荣正确的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望过往的奋斗路,山西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怕牺牲、顽强拼搏,艰苦奋斗、锐意进取,为我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了重要贡献,铸就了伟大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右玉精神、刘胡兰精神,彰显了三晋儿女投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担当和时代风采。眺望前方的奋进路,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一、过去五年工作和重要启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经历了极不寻常的发展历程。从一度发生系统性塌方式腐败、经济遭遇断崖式下滑,到政治生态由“乱”转“治”、发展由“疲”转“兴”,到政治生态风清气正、转型发展态势良好,再到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蔚然成势,山西各项事业稳步向上、持续向好。从“五句话”,到“一个指引、两手硬”,到“四为四高两同步”,再到“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的总体思路在继承中发展、在创新中提升,指导山西工作不断拓展新局面。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山西在新时代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干部群众,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保持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省委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先后召开13次全体会议,召开241次常委会会议,推动山西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成绩。   省委提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以来,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前进方向,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强化举措的针对性实效性,求真务实、拼搏奋斗,进一步激发全省上下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引领山西工作进入新境界。   ——五年来,我们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转型发展呈现强劲态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经济总量稳步增长。传统产业加快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快速成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同推进,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运。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一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成,国家超级计算太原中心建成试运行。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稳步实施,开发区“三化三制”“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等改革成效明显,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成功举办五届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和第十二届“中博会”。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世界500强有137家在晋投资兴业,山西正在成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五年来,我们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作用更好发挥。健全政协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程序机制,协商民主更加广泛活跃。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和对台工作不断加强,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拓展。工会、共青团、妇联等改革不断取得实效。法治山西建设扎实推进,全社会法治观念进一步增强。   ——五年来,我们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流思想舆论巩固壮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精神文明创建稳步提升,群众精神风貌更加昂扬。文旅融合持续深化,公共文化服务富有成效,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有力加强。中联部山西宣介和外交部蓝厅推介反响良好。二青会成功举办,旅发大会、文博会、平遥国际电影展等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五年来,我们持续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民生保障水平稳步提高。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58个贫困县全部摘帽,32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总要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重大战略成果。重塑性构建公共卫生体系,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不断增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教育普及率不断提升,社保覆盖面持续扩大,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国率先实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得人心,“三零”单位创建深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平安山西建设取得重要成效。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五年来,我们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深入实施,森林覆盖率达到23.5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地表水水质、优良天数比例、PM2.5平均浓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比例完成国家考核任务,单位GDP能耗较2015年下降15.3%。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形成,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基本建立。   ——五年来,我们坚定扛起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推动政治生态迈向持久的风清气正。“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明显成效。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持续深化。高质量完成国家监察体制改革试点,推动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治理效能。加强政治监督和巡视巡察,坚决铲除地方金融、国企、能源、司法、人防等领域腐败毒瘤,深入推进不能腐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改革,常态化开展警示教育,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并巩固拓展。坚持不懈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取得重要成果。“三基”建设深入推进。选人用人风气持续好转,市县乡党委换届圆满完成。   回望这五年奋斗历程,最让我们感恩在心的,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6月、2020年5月两次亲临山西视察,带来了对山西人民的亲切关怀,对山西工作的殷切期望。山西之所以能浴火重生、开创新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领航掌舵,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由衷感到,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及时挽救山西,始终指引山西,必将成就山西!   回望这五年奋斗历程,最让我们感奋于怀的,是全省12.98万个基层党组织、263.98万共产党员、3500万干部群众,众志成城、团结奋斗,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出了力,每个人都了不起!   在此,我代表中共山西省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全省广大共产党员和干部群众,向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中央驻晋单位,向驻晋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山西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   事非经过不知难,路须蹚出方为新。五年的发展实践,深刻启示我们:   ——必须时刻牢记初心使命、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做好山西工作,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忠诚注入血液里、融进事业中、写在大地上。   ——必须一棒接着一棒跑、一任接着一任干。山西的事业是一场接力赛,只有锚定转型发展不松劲,全面从严治党不动摇,才能不断取得新成绩。我们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弘扬右玉精神,不反复不折腾,一张蓝图绘到底,在接续奋斗中不断书写新篇章。   ——必须勇于攻坚克难、善于化危为机。面对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困难和挑战,既要有胆魄,也要有智慧。我们要拿出当年八路军那种气概,勇于突围突破,以改革促转型、以开放带转型,以创新引领转型、以环保倒逼转型,奋力蹚出一条新路来。这一过程是艰辛的,但注定是壮丽的。   ——必须赶考和补考并重、“拿来”和首创并举。实现山西高质量发展,既要推进当下改革,又要补齐历史欠账;既要借鉴“他山之石”,又要激发内生动力。我们要坚决破除陈旧观念束缚,革旧鼎新、推陈出新,赶上前进步伐、勇立时代潮头。   ——必须在发展中保安全、在安全中促发展。过去在安全发展上的深刻教训警示我们,要想攀高峰、必先守底线。我们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警惕“黑天鹅”、防范“灰犀牛”,坚决当好首都“护城河”。   ——必须心系人民、与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永远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关心人民安危冷暖、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确保在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五年的启示弥足珍贵。继往开来,我们要坚定不移走好新的赶考之路,不负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不负这片红色土地,不负三晋父老乡亲!   二、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三新”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条件和原则,高质量发展指出了“三新”的目标和方向。这是山西谋划未来发展的大前提、大逻辑、大背景。   当前,我们面临着发展不充分和发展不协调的双重压力,面临着供给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的双重难题,面临着外部竞争加剧和内生活力不足的双重挑战。形势逼人,山西如何率先蹚出转型新路,如何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如何有序促进共同富裕,如何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3500万干部群众都在热切关注。   面对这些“时代之问”,我们必须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抢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这是我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必然要求,也是省委工作思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提升。山西蹚出转型发展新路,就是要蹚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这是一项长期艰苦的系统性工程和历史性任务。这条路子,我们一定要蹚出来、也一定能蹚出来。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关键是“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个别的、局部的、暂时的,而是全面的、整体的、长期的。我们必须统筹兼顾,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六个领域”全方位来推动。每个领域既要推动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也要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法治保障、精神动力、和谐氛围、环境支撑和根本保证。   “全方位推动”彰显责任和担当、考验能力和作风。要坚持整体联动、稳中求进,树牢系统观念,把握“六个领域”工作的关联性和政策配套性,防止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同时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各类风险连锁叠加。坚持锻长补短、厚积薄发,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中,一方面锻长板、抢先机,一方面补短板、蓄厚势,努力把我省的比较优势、后发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坚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紧盯先进地区和发展前沿,不甘落后、奋起直追,遇到困难不退缩、面对挫折不气馁,用新理念探索新模式、以新作为蹚出新路子。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核心是“高质量发展”。山西仍是欠发达省份,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依然存在,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突出。发展是解决我省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没有发展,一切都无从谈起;没有“高质量”,发展也失去意义。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让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奋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的有机统一。要加快构建适应、反映、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三个体系”:一是目标和标准体系,牵引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二是任务和举措体系,明确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抓手;三是政策和制度体系,筑牢各领域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是,以“全方位推动”为横向维度,以“高质量发展”为纵向标尺,形成“六个领域”“三个体系”全面贯通、深度协同的工作矩阵。各市县、各部门、各单位都要统一思想、主动作为,立足工作实际、发挥各自优势,创造性地把“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以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把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持之以恒抓下去。   全省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推动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事业全面进步,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   今后五年,通过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把山西建设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使山西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在落实国家使命和国家战略中的责任担当进一步彰显,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提升。   通过全省上下的持续奋斗,让转型态势更加强劲、民主法治更加健全、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生态底色更加靓丽、政治生态更加清明,确保到2030年基本完成资源型经济转型任务、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那时的三晋大地将会更加美好!   三、把握方向、找准路径,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   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是经济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是产业转型。要清醒认识到,我省煤炭等传统优势产业是几代人奋斗积累的家底,是稳定经济的压舱石,必须倍加珍惜;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多年培育,具备了一定规模,犹如星星之火正呈燎原之势,必须倍加珍惜。省委认为,山西产业转型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增强生存力发展力为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一方面是以加快集群化规模化为方向,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两个方面并行不悖、互生互成、殊途同归。我们要以高质量论英雄,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   (一)传统优势产业要率先转型,实现内涵集约发展。煤炭、电力、钢铁、有色、焦化、化工、建材、装备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要强化危机意识,加快改造提升,实现发展模式由外延粗放向内涵集约转变,推动企业投入产出水平和全员劳动生产率,全面迈过全国同行业平均水平这个“生存线”,力争达到先进水平这个“发展线”。要突出智能化,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转向先进制造业。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运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钢铁、有色、焦化、化工、建材等产业,要向特种金属材料、新型铝镁合金、高端炭材料、化工新材料、绿色建材及装配式建筑等方向延伸拓展。传统装备制造业要向高端基础零部件、大型装备、工业母机等方向加快升级。煤化工要坚持高端多元低碳发展方向,整合省内科研资源,开展关键核心技术集成攻关,加快向高端碳基新材料升级拓展,建设国家级研发制造基地。突出绿色化,推动传统优势产业降能耗、提能效。在煤电、钢铁、有色、焦化、化工、建材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能耗双控行动方案,坚持“上大压小、产能置换、淘汰落后、先立后破”,加大节能降耗技术改造,能效水平要全面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以上。突出服务化,推动传统优势产业与现代服务业相互促进。支持煤电行业向绿色低碳综合能源服务商转变,钢铁、焦化、建材、有色、化工等行业向基础产品高端定制供应商转变。推动生产性服务业由服务制造环节向上下游延伸,形成全产业链条。   山西作为能源大省,要坚决当好能源革命排头兵,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煤炭产业要立足全国,合理控制总量、坚决兜住底线,大力推动智能绿色安全开采和清洁高效深度利用,积极布局先进接续产能,加快煤矿智能化改造,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有序推进煤炭消耗减量替代。电力产业要开展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和节煤降耗技术改造,发展大容量高参数先进煤电机组,实现基础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加强电网建设,推动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积极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提升风电、光电规模,加快煤成气增储上产和推广使用,有序推进氢能、甲醇、地热能、生物质能发展,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到“十四五”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占比达到50%,发电量占比达到30%。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引领转型,实现集群规模发展。聚焦“六新”领域,坚持前瞻布局、创新引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从零到一、从一到多,成为山西转型的新标识。要实施千亿产业培育工程,支持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数字产业、节能环保、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营业收入过千亿的产业提升竞争力,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现代煤化工、煤成气、光机电、合成生物、现代医药和大健康等产业迈向千亿,支持通航、数字创意、信创、碳化硅、蓝宝石等产业发展壮大。实施全产业链培育工程,分行业做好战略设计,推行“链长制”,培育引进一批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建链补链强链,提升本地配套率,增强产业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实施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工程,注重从细分行业中发现一批潜力企业,用好创投、风投和政府引导基金,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市场化电价机制,优先配置能耗和环境容量,全力培育一批“小巨人”“隐形冠军”“单项冠军”。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以现有产业未来化、未来技术产业化为方向,超前布局量子产业、碳基芯片、人工智能等产业,抢占发展前沿。   (三)服务业要提质转型,实现高端融合发展。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进传统消费扩容升级,推动新型消费加快成长。实施服务业提质增效十大行动,构建优质高效、链条完整、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服务业体系。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科技服务、数字信息、高端商务、现代金融、现代会展等产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农业深度融合。以铁路多式联运为核心,推动现代物流降本提质,加快建设太原、大同、临汾国家物流枢纽,打造一批电商小镇,健全农村快递物流体系。积极培育各类金融业态,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在晋发展,引导和助推金融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升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推动现代商贸、文化旅游、体育休闲、家庭服务、养老服务等产业提升品质,形成山西服务品牌标志。依托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龙头景区,发展一批特色小镇、星级酒店,继续办好山西旅发、康养大会,打造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扩大高铁旅游通达范围,建好用好三个一号旅游公路。加快发展非营利性服务业,在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教育、科技、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节能环保、城乡社区等领域加大投入力度,提升服务质量。   (四)农业要特色转型,实现优质高效发展。山西农业体量不大,要打好特色优势牌,带动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要坚持稳粮保粮,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实施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打好种业翻身仗,建设优质种业基地。坚持特优方向,积极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持续推进省级三大战略、五大平台、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大产业集群建设,全产业链发展现代特色农业。坚持科技兴农,向科技要效益,向节水要效益。高水平建设晋中国家农高区,加强特优农业产业创新团队和平台建设。完善科技特派员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机制和激励政策。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对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整体推进县、重点帮扶县的分类指导,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扎实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持续抓好农村厕所革命、污水垃圾治理,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往村覆盖、往户延伸。持续深化农村改革,做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工作,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落实好土地出让收益优先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大力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五)三次产业要同步创新转型,实现协同跨越发展。把创新摆到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质量强省和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以创新牵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三次产业整体跃迁,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山西贡献。创新生态建设要服从服务于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实践载体、制度安排和良好环境,有力有序推进“揭榜挂帅”,使科技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自主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高质量推进“111”“1331”“136”等创新工程,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中试基地和新型研发机构。积极申建国家实验室。建立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协同发力、产学研用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同发展对接、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劳动同权益收入对接,形成需求激发创新的有效模式。   山西发展数字经济有场景、有前景。要加快5G基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扩大5G+工业互联网、医疗、教育、智能矿山、智慧城市等应用场景,利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改造,推动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产业数字化发展,巩固拓展信创、大数据等数字产业发展成果,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智赋能三次产业跨越发展。   同志们,产业兴则山西兴。我们要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金光大道,用非常之力、下恒久之功,将高质量发展进行到底!   四、优化布局、提升能级,以改革开放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好经济工作,必须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以全新视野谋划事关山西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做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一)优化区域发展布局,集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强统筹规划,加快要素和人口集聚,形成全省“一群两区三圈”的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   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进入国家规划,是我省在中部地区争先崛起、在全国版图彰显地位的重大机遇。要建设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山西中部其他四市协同发展。举全省之力支持太原打造创新高地、产业高地、人才高地、开放高地,率先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提升综合实力、传承历史文脉、厚植生态本底,再现“锦绣太原城”盛景。晋中要发挥山西大学城、国家农高区优势,强化科技和人才集聚,建设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忻州要与太原和雄安新区相向发展,加快南融东进,提升基础设施和产城融合水平,建设开放发展前沿城市。阳泉要推进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先行示范,建设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节点,打造城乡一体共同富裕的市域样板。吕梁要统筹山区平川均衡发展,打造离柳中方、交汾文孝城镇组群,成为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   重点建设太忻经济区,作为区域发展的重大战略,加快打造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北引擎。强化顶层设计,围绕雄忻高铁和108国道,合理规划太忻经济区范围,打造我省融入京津冀和服务雄安新区的重要走廊。突出先进制造业定位,整合区域创新资源,重点打造全国知名的新材料产业集群。突出历史文化特色,挖掘多元文化内涵,建设世界级旅游康养目的地。突出要素保障,统筹配置水、土地等资源以及环保、能耗等指标,提高综合承载力。   高质量建设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发挥其排头兵作用,持续强化山西中部城市群发展的南引擎。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要理顺运行机制、开展先行先试、厚植创新生态、实现动能转换,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并沿大西高铁、大运高速牵引汾河中游地区快速发展。   在晋北、晋南、晋东南建设高质量城镇圈,依托各自区位优势,向内提升凝聚力,向外拓展影响力。晋北城镇圈要与山西中部及京津冀、呼包鄂榆城市群内外联动,深化蒙晋冀长城金三角区域合作。大同要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和辐射带动力,建设全国性交通枢纽和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蒙晋冀长城金三角中心城市和对接京津冀、融入环渤海门户城市。朔州要打造右玉精神实践高地、能源革命创新高地、农牧融合发展高地,在资源型经济转型中建设现代化的塞上绿都。晋南城镇圈要与山西中部及关中平原城市群内外联动,深化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临汾要建设黄河流域绿色崛起转型样板城市,打造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中心城市。运城要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知名旅游强市。晋东南城镇圈要与山西中部及中原城市群内外联动,申建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长治要建设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打造现代化太行山水名城。晋城要建设绿色转型示范城市、能源革命领跑城市、光机电产业集聚城市,打造通往中原城市群和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不断提高全省城镇化水平。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补齐城市防洪排涝、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短板。增强县城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实现与中心城市融合发展。有序推进县级行政区划调整,积极解决“一市一区”“城郊矿区”问题。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整体提升县域梯队,建设一批中部和全国经济强县。   (二)加快融通开放步伐,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抢抓新发展格局带来的重塑性机遇,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走出去引进来,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主动实施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战略,抓好我省行动方案的贯彻落实,推动省际协作和交界地区协同发展,建设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特色优势,实现争先崛起。全力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坚持把大保护作为关键任务,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努力成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重要实验区。积极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主动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有重点地参与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开通更多常态化铁水联运班列。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加强与沿线国家主要口岸互联互通,提升中欧(中亚)班列运行质量效益,深化与欧美日韩及东南亚的经贸交往,建好晋非经贸合作区。加强国际友城建设,不断扩大“朋友圈”。   畅通开放通道,推进雄忻、集大原等高铁建设,完成武宿国际机场三期工程,尽快开工建设进入国家规划的重大项目,积极做好其他基础设施项目的前期工作,构建立体联网、内外联通、多式联运、无缝衔接的现代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开放平台,高起点申建国家自贸试验区,做大做强太原武宿综合保税区,积极新建阳曲、侯马综合保税区,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支持太原创建全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和临空经济区。完善开放制度,复制推广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先进经验,健全通关合作机制。   (三)打造开发区建设升级版,决胜高质量发展新战场。推动全省各类开发区,由拓展面积向提高效益、由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发展、由注重硬环境向创优软环境转变。要强化规划引领,进一步优化园区功能,延伸产业链条,推进腾笼换鸟,集聚创新资源。强化经济产出,有序推进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滚动开展“三个一批”活动,抓好项目投产达效工作,大幅提高开发区亩产水平,不断提升园区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强化全面赋权,推动设立综合服务平台,做到赋权事项领得到、接得住、管得好,实现“区内事、区内办”。支持省级以上开发区整合或托管其他园区,鼓励国有企业、社会力量建设“区中园”。强化激励约束,深化“三化三制”改革,完善督导落实、考核评价体系,推动各类开发区争先进位、提档升级。   (四)狠抓市场主体和重大项目,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支撑。实施市场主体倍增工程,加快“双创”提档升级,推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持续成长、“四上”企业不断壮大。加强对消费类、文旅类、先进制造业类、能源资源类市场主体的分类指导,实现互促共进、竞相发展。   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自己人。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继续落实好我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30条、新23条等政策,实施晋商晋企贴心计划,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增总量、扩规模、提质效,积极参与国企混改。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健全常态化服务对接机制,完善民营企业诉求维权机制,引导领导干部光明磊落同民营企业交往,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亲而有度、清而有为。   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支撑。要优化项目结构,聚焦产业转型、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领域,谋划推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加强项目招引,积极开展长板招商、以商招商、主题招商、委托招商,以市场空间换项目,以龙头企业引项目,提高招商精准度、项目落地率。提升项目服务,完善项目一体推进体系,形成要素跟着项目走、服务跟着项目走的工作格局。   (五)用好先行先试这个制胜法宝,释放高质量发展新红利。着力推动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用好用足国家赋予的先行先试政策,敢于“拿来”、善于集成、敏于创设,打造深化改革的“山西样本”。发挥好国有经济的带动示范引领作用,在省属企业专业化重组的基础上,下大气力苦练内功、提质增效,全面提升精细化、数智化、证券化水平;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提升治理水平;加强国有资本穿透式监管,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完善现代产权制度,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创优地方金融生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推动农信社改制化险,深化城商行改革发展,完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有序推动省属国有金融机构战略重组。开展市县转型综改牵引性集成改革试点。深化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深入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稳妥推进地质勘查、农技农经农机“三支队伍”、公路系统、省直机关后勤机构等领域改革,实现“物理变化”向“化学反应”转变。   (六)全面创优营商环境,激发高质量发展新活力。营商环境好不好,群众和企业说了算。要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把握“三无”“三可”要求,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起来,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开放开明的人文环境、优质完善的要素保障环境。我们就是要展现真心实意,拿出真招实招,让在山西投资兴业的人,办事情有“靠制度不靠关系”的社会氛围,搞项目有“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的优质服务,做前期有“一枚印章管审批”的便捷便利,跑手续有“7×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超市,对未来有“新官理旧账”的稳定预期,让安商亲商富商在三晋大地蔚然成风。   同志们,转型发展势在必行、事在人为。只要我们把练好内功和借助外力结合起来,把宏观引导和微观搞活结合起来,就一定能走好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五、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凝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和力量   高质量发展,需要民主凝聚力量、法治提供保障。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充分调动全省人民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一)保证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作用,统筹推动各级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人大对“一府一委两院”的监督,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确保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优势作用,推动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深入发展,把协商民主贯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全过程,完善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实施之中的落实机制,支持政协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围绕省委中心工作精准建言献策。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完善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实现党的领导、政府管理与基层民主的良性互动。   (二)全面推进法治山西建设。深化宪法学习宣传,保障宪法实施,维护宪法权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加大“小切口”立法探索力度,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加强法治政府建设,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持续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不断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深化政法领域改革,加快推进执法司法责任体系建设,强化对执法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培养法治人才,不断提升公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开展法治山西、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试点工作。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三)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深入实施“同心四大工程”,进一步发挥新时代统一战线法宝作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支持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更好履职尽责,提升多党合作制度效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坚持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巩固拓展宗教和顺、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加强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做好外事、侨务、港澳、对台和对口援疆等工作。   加强和改进党对群团组织的领导,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法依章程独立自主开展工作,更好发挥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促进国防科技工业发展,做好国防教育、人民防空、双拥共建等工作,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良好局面。   同志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越来越展现出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让我们高扬人民民主的光辉旗帜,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三晋儿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生动局面!   六、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高质量发展   山西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的自信之源。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坚持宣传思想工作守正创新,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统筹推进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兴业,加快建设新时代文化强省。   (一)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健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常态化机制,开展重大主题宣讲和基层理论宣讲等活动,深化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让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更加深入人心。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建强用好省级重点智库。加强网络文明建设,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做强新型主流媒体,讲好山西故事。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阵地建设,健全“扫黄打非”工作制度,深化文娱领域综合治理。   (二)不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加强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志愿山西”“诚信山西”品牌实践。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扩面,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与基层治理相结合,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风尚。   (三)扎实推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史志、档案等工作。挖掘山西文化底蕴,展现中华审美风范,推出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作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办好山西艺术节、左权民歌汇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推动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提高公共设施免费开放水平。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把更多文化资源向基层投放,向困难群体倾斜,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   (四)充分焕发三晋文化的时代光彩。推动尧舜德孝、关公忠义、能吏廉政、晋商诚信等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中国文化传承弘扬展示示范区。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和“文明守望工程”,加强陶寺遗址等省内重要遗址的考古调查和发掘研究,深化“云冈学”研究并逐渐走向世界。进一步加强山西红色资源的保护管理利用,做好革命文物密集片区整体保护利用工作。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施工艺美术振兴计划,建设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五)积极推动文化领域改革创新。深入推进报业、广电、文艺院团等领域改革,加强省属文化企业国有资产监管。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建设国家级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推进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山西段)建设,构建文化遗产保护廊道和文化旅游带。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鼓励对高层次人才实行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做优山西文博会、平遥国际电影展、大河文明旅游论坛等品牌。   同志们,文化是根是魂,我们要旗帜鲜明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用璀璨文化之光照亮高质量发展之路!   七、增进民生福祉,推动各项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是为了过上好日子,让老百姓底气更足、笑脸更多、生活品质更高。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投入要只增不减、惠民力度要只强不弱、惠民实事要只多不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一)促进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坚持把稳就业保就业放在首位,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防返贫监测对象、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的精准帮扶工作。积极拓展新经济、新业态就业空间,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优化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完善集创业指导、项目开发、注册登记、投资融资、风险评估等“一站式”创业服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打造区域特色劳务品牌。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建设一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   (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坚持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多措并举拓展收入渠道,力争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提升劳动者素质技能,增加工资性收入;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增加经营性收入;充分利用城乡居民住房、农村土地、金融资产等途径,增加财产性收入;优化政策供给,增加转移性收入。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持续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灵活运用三次分配制度优化财富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加大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再分配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发挥慈善等第三次分配作用,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积极有为地促进共同富裕。   (三)构建公平优质教育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区域、学校间教育水平差距。增加学前教育供给,推动高中教育提质发展,办好特殊教育、继续教育、网络教育,支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落实“双减”政策,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实施职业院校“双高”计划,推进职业院校资源整合、布局调整,健全完善多元办学格局,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快“双一流”高校建设步伐,加强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提升高校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完善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推进健康山西建设。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贯彻“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工作方针,慎终如始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抓好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试点,布局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深化县域医疗卫生一体化改革,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不断增强人民体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建设,推进标准化建设,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依法组织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强化配套措施,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五)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稳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发挥商业保险机制作用,健全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深入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全面取消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的户籍限制。推动失业保险参保扩面,实现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完善社会保险管理体系和服务网络。建立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实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统筹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制度,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健全老年人、残疾人、孤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发展慈善事业,提升退役军人服务保障水平。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建立健全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不断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   (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和专项治理相结合,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西。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加注重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完善安全发展体制机制。强化“两工程一机制”,当好首都“护城河”。加强经济安全保障,防范化解政府性债务和地方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加强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继续做好“重复信访治理和积案化解”工作,推动领导干部带案下访,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抓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推行“全科网格”,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依法打击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健全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队伍建设,毫不放松地抓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燃气等领域安全生产工作,不断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加强和改进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优化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完善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高度重视极端天气影响,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同志们,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们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提升全省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八、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实现生态高质量发展,既要算清眼前账,也要算好长远账。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美丽山西。   (一)有序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聚焦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目标,科学合理设定指标,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同步提速。坚持把提高能效作为降低能耗的主攻方向,着力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倡导绿色消费,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衣食住行用游全过程绿色升级。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在全社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二)扎实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深入抓好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持续开展国土绿化行动,筑牢太行山、吕梁山绿色生态屏障,森林覆盖率五年要再提高2.5个百分点。推进采煤沉陷区和矿山生态修复治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深入实施汾河等七河及湖泊、大泉、湿地生态保护修复,统筹推进全省特别是黄河流域堤防建设、水库除险加固、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等重大工程。严格“四水四定”,深化“五水综改”,完善水网建设,加强地下水超采治理,做好山西的水文章。   (三)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多污染物协同控制和区域协同治理,加快推动城市建成区及周边污染企业有序退出,加大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力度,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实现“蓝天常驻”。实施水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完善流域协同防治机制,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消除县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实现“绿水长清”。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强化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加快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基地建设,重视新污染物治理,实现“黄土复净”。   (四)加快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生态文明治理体系,争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努力闯出一条北方生态脆弱地区绿色发展新路子。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全面落实“三区三线”“三线一单”。完善资源总量管理、科学配置、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制度体系。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行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探索GEEP核算体系,完善绿色发展法律和政策保障。强化系统监管和全过程监管,坚决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   同志们,表里山河,得之天成、享之不觉、失之难复。我们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像爱护生命一样爱护环境,用绿色扮靓三晋大地,唱响新时代“山西好风光”!   九、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全面从严治党就要跟进到什么阶段。要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推动党委(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贯通联动、一体落实,全面建设清廉山西,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一)自觉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胸怀“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把“两个维护”落实到具体工作中、体现到一言一行上。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善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工作机制,做精做准做实政治监督,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山西落地生根。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记“五个必须”,杜绝“七个有之”,坚决同一切错误言行作斗争,始终做政治上的明白人、老实人。   (二)深化思想理论武装。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落实好“第一议题”制度,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不断提高全省党员干部的理论素养、政治素养、精神境界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深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进一步坚定信仰信念信心。   (三)打造一支过硬干部队伍。坚持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进一步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不唯票、不唯分、不唯GDP、不唯年龄,让愿担当肯干事的人有平台、让敢担当会干事的人有舞台、让能担当善成事的人有奖台,决不让老实人吃亏、决不让担当者失落、决不让奉献者心寒。完善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常态化长效化机制,统筹使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旗帜鲜明为改革者鼓劲、为实干者撑腰、为负责者负责。坚持好干部是选出来的、更是管出来的,完善从严管理制度体系。实施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计划,推动党员干部加强理论学习、完善知识体系、强化实践历练,锻造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宽肩膀、铁肩膀。   (四)大力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人才流失是山西之痛。要坚持把人才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根据需要和实际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积极为人才松绑,建立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深化省校合作,建设“12大基地”,提升转型综改区、开发区、产业园区等作用,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平台。实实在在帮助解决子女上学、家属就业等问题,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统筹推进各方面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卓越工程师、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等各领域人才,为全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五)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深入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抓基层、强基础、固基本,把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做实基层,实施农村“带头人”队伍优化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壮大提质“两个行动”,用乡镇(街道)事业编招聘大学生到村(社区)工作,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计划。深化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党建引领网格管理,推进党群服务中心体系功能建设,提升社区工作者职业化水平,健全驻区单位党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为群众服务长效机制。统筹抓好国企、机关、事业单位党建工作,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工作,努力把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建成坚强战斗堡垒。   (六)全面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三不”一体推进方针方略,不断增强治理腐败效能。加大惩治腐败力度,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少数”,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处国有企业、地方金融、能源资源、政法系统、供销系统等领域腐败问题,严肃查处粮食购销、开发区、公共资源交易、工程建设中的腐败问题,严肃查处“雅贿”“影子股东”等隐性腐败、新型腐败行为,持续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加大重点领域不能腐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改革力度,推动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相贯通,有针对性地补齐制度短板。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开展理想信念、党纪国法和案例警示教育,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健全纠“四风”、树新风并举的长效机制,巩固拓展基层减负工作成果。发挥党内监督的政治引领作用,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突出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贯彻中央巡视工作方针,深化政治巡视,推进十二届省委巡视全覆盖,推动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左右衔接、一体贯通。   同志们,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山西最鲜明的主题、最激扬的旋律。处在这样一个伟大时代,进行这样一场壮阔实践,必须拿出三晋儿女最饱满的精神风貌和最高昂的奋进姿态。要坚持解放思想的理论品格,以敢想敢干的志气、敢破敢立的锐气、敢打敢拼的胆气,破除一切制约高质量发展的观念壁垒、制度障碍、路径依赖,用思想的大解放,促进作风的大转变、本领的大提升。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决策抓工作都要遵循客观规律,一切从山西实际出发,真研究问题、研究真问题,求新求变但不好高骛远,紧追紧赶但不急于求成,有定力、有耐心,一步一个脚印蹚出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坚持真抓实干的优良传统,继承当年老八路革命加拼命的劲头,扑下身子干、挺起脊梁扛,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在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坚持久久为功的价值追求,大力弘扬右玉精神,咬定目标、狠抓落实,用恒心和韧劲,把山西高质量发展一任一任干下去,功成不必在我,但功成必定有我!   同志们,站在山西这块古老厚重的沃土上,因为有着壮美的山河、灿烂的文化、红色的基因,我们无比自豪、无比自信!站在山西这块活力四射的热土上,因为有着领袖的嘱托、人民的期盼、时代的召唤,我们永远自励、永远自强!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以优异成绩迎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gsyl/lzyl/289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