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外媒:腾讯公布“净零行动” 中国科企走向更环保的未来

网络编辑 财经 2022-02-25 07:05:25 0 腾讯 科技 企业

据外媒报道,中国大型科技公司腾讯集团近日宣布 “净零行动”,将不晚于2030年实现100%绿色电力,届时自身运营及供应链也将实现全面碳中和。“中国的科技企业正在规划一个更环保的未来,腾讯即是其中的一员,”彭博新闻社在周四的报道中称。在中国政府提出力争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背景下,腾讯是中国大型科技公司中最新公布目标行动蓝图的公司。

报道援引腾讯的行动路线报告称,2021年公司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是511.1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腾讯计划将不晚于2030年实现全面碳中和。在启动碳中和规划前,腾讯已持续多年推动办公楼宇的节能工作,公司有多座自有楼宇获得LEED认证。经过低碳和节能改造,2020年,腾讯深圳总部滨海大厦的用电量在上一年基础上节省了598万度电,减少碳排放量约2690吨。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作为数字科技企业,腾讯实现碳中和战略的意义不仅在于自身的节能减排,更重要的是以碳中和为契机,带动科技研发和应用创新,并与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融合创新,不断普及低碳生活方式,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最终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贡献中国智慧。”

作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在2021年两会期间提交了《关于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我国科技企业实现碳中和的建议》。他认为,推进碳中和是科技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积极体现,意义不仅在于科技企业自身的节能减排,更重要的是鼓励科技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创新,以碳中和为契机,倒逼我国低碳技术转型。

碳中和是一项周期长、难度大的系统工程,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从企业来看,实现自身碳中和离不开上下游伙伴的参与;从全社会来看,则需要产学研等主体的共同参与。

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许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腾讯作为一家秉承科技向善愿景的企业,希望用科技的力量去解决社会价值创新的问题,碳中和是其中一个重要主题。腾讯希望在碳中和领域充分发挥科技的力量,探讨碳中和与其他社会价值创新的议题之间怎么能够更好的联动,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许浩称,碳中和实际上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需要所有的人,所有的企业,所有的国家都行动起来才能解决。为此腾讯成立了碳中和实验室,从消费者端如何推动低碳生活方式,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从企业和产业端帮助企业更好的进行低碳转型,以及推动低碳技术领域更好的发展这三方面来发挥力量。

据许浩介绍,腾讯致力于在减排领域提高能效,因此对新建的数据中心在PUE值方面做了相关工作,比如把中国北方地区数据中心的余热用热泵富集起来,给当地周边比如学校、公共建筑住宅做一部分供暖。这样既实现了减排,同时又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性。

此外,在可再生能源领域,腾讯将探索投资建设集中式新能源项目,以提升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同时还会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采购,参与绿电市场化交易。据彭博估算,2022年度腾讯已签订了5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采购合同,这些绿电大致相当于40,000个美国家庭整整一年的用电量。

此前在2020年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政府向世界郑重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近年来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启动全国碳市场交易,并加快构建“双碳”政策体系。这些举措为企业绿色发展转型奠定了重要基础。

根据此次行动路线报告,腾讯在实现自身运营和供应链碳中和的同时,将更加注重发挥“连接器”的作用,助力国家和社会的低碳转型。具体而言,腾讯将秉持长期主义的耐心和坚定,在引领消费者绿色生活方式,用数字化助力产业低碳转型和推动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三方面发力,为助力实现碳中和作出切实贡献。 【编辑:苑菁菁】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1328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