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种业硅谷”拔节生 洞庭依然鱼米乡

网络编辑 财经 2022-04-15 18:25:43 0 种业 湖南 水稻

良田千顷,湖南播种希望。超级杂交水稻不断领跑世界,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在长沙、三亚两地挂牌,亿亩盐碱地有望变粮田;

锦绣山川,湖南绿色发展。三湘四水五彩茶,“湖南茶油”荣获“中国粮油影响力公共品牌”,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江河湖泊,湖南年年有余。揭示了鱼类远缘杂交的主要遗传和繁殖规律,突破生殖隔离难关,不断丰盈着群众的菜篮子。

湖南自古就是农业大省,素有“九州粮仓”“鱼米之乡”的美誉。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生猪养殖和调出大省、全国“米袋子”“菜篮子”“油罐子”的重要阵地。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子,被誉为农业的“芯片”,作为育种强省的湖南,自2013年我国提出“建设种业强国”以来,便围绕打造“种业硅谷”不懈奋斗,以实现种业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

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提出,建设长沙现代种业基地。长沙“种业硅谷”建设由此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

洞庭之南,依然是鱼米之乡。

育大国良种

创新中心叩响智慧育种4.0时代大门

一日春耕十日粮,十日春耕谷满仓。当前正值春耕备耕关键期,三湘大地一片繁忙景象。

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已经在为下一场丰收做好种子的技术探索。在分子育种实验室,研究人员用一套高通量基因分型系统对种子进行筛查,根据种植需求,对水稻基因进行改造。

这种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的分子设计育种技术,正叩响智慧育种4.0时代大门。

“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农场,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种子。”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刘志贤,自开始工作起便从事作物遗传育种。54岁的刘志贤,笑称自己就是颗“老种子”。

2020年5月18日,湖南省政府联合中信集团共建的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在长沙挂牌成立,由首席科学家领衔,相关高校、院所、企业等优势科研力量共同参与,建立集成化、专业化、流程化的现代种业创新体系。

“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通过共性技术平台的协同集成,形成新一代智能化育种技术体系,并启动种质资源数据库、生物智能大数据平台、分子育种关键技术平台和种业检验检测与中试测试平台建设与提质升级。”刘志贤介绍,目前,分子育种、生物智能大数据2个共性技术中心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水产、油茶、中药材专业研究中心已按程序组建公司,其他5个专业研究中心正在组建。

“通过聚焦颠覆性关键技术环节以及产业、带动性较强的核心领域,提供高价值的技术创新支撑和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刘志贤说,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围绕种植和养殖两大领域,聚焦安全、发展、品种、育种、推广、产业6大任务,将关键共性技术攻关与产业应用转化深度融合,构建“4+15”矩阵式创新架构,联合全国力量打造种业领域国家实验室。

作为长沙“种业硅谷”创新平台之一的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针对种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创新要素分散、协同创新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个由政、企、园、校等二十多家单位共同建设的种业创新中心,以种质资源数据库、生物智能大数据平台、分子育种关键技术平台和种业检验检测与中试测试平台四个关键共性技术平台,为水稻、油菜、蔬菜、油茶等15个专业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力求在重大型战略品种的选育上取得突破。

为充分发挥湖南优势,在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中展现担当,湖南积极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夯实种业创新载体支撑。2021年,湖南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种业创新项目,省财政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种业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22年3月7日,岳麓山实验室建设项目开工,按照湖南省委、省政府的顶层设计,岳麓山实验室对标国家实验室,要打造生物育种科学研究、种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重大战略品种培育、高水平种业创新人才聚集四个高地。

岳麓山实验室隆平片区便是立足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隆平高科、华智生物等平台、企业在生物育种、种业产业等方面,主攻分子设计育种、大数据智能育种等研究,促进种业科技成果转化和重大战略性品种培育与产业化,着力打造分子育种、大数据智能育种共性技术研发共享区、种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重大战略品种培育与产业化区。

锚定打造种业创新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岳麓山实验室在成为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种业实验室路途中,大步前进。

造龙头企业

种业龙头勇夺多项全国第一

春耕来临,正是水稻种子销售高峰期。在农户播下希望的同时,袁隆平农业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文均简称隆平高科)也开启了今年的“春耕备耕”,通过订购会等一系列春耕农资服务活动,让好品种、优品种“抢先入户”。

2月19日,隆平高科在合肥召开超级稻品种“玮两优8612”生产预约会,现场预约近百万公斤;

3月4日晚,隆平高科副总裁、水稻首席专家、种业科学院院长杨远柱主讲的《安全、高效优质稻品种选育》讲座正式与网友见面,当晚在线人气热度累计达到21.6万人次;

3月12日-13日,隆平高科亚华水稻事业部在江西南昌、湖南长沙共同召开了以“保障粮食安全、推进共同富裕”为主题的玮两优8612生产预约大会,会议现场签订了近百万公斤订单,在国内杂交水稻种植区掀起了一阵玮两优8612抢订风潮。

……

1999年,新中国首部《种子法》颁布前夕,在市场化春风的吹拂下,隆平高科由袁隆平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共同发起成立。2000年,《种子法》正式颁布,拉开了中国种业市场化改革序幕,同年,隆平高科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成为中国第一家以著名科学家名字命名的上市公司。

20余年的不懈前进,隆平高科主营业务稳步增长,2020年实现营收32.9亿元,位列全球种业前十强,其中,水稻、食葵、谷子位列全球第一,玉米、黄瓜、辣椒居全国第一。

这一系列成果的取得,和隆平高科在成立之初,便积极探索的科企合作模式密不可分。按照各自优势分工,科研机构负责杂交水稻育种的前端突破,企业大力开展成果转化、市场推广,取得了长足发展。

加强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提升种业产业发展水平,湖南打造出一大批农业龙头企业。

湖南在实施种业科技创新项目中注重产学研结合,强化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政结合的种业创新体系。支持隆平高科等企业开展种质创制、品种培育、产业化应用研究和国际技术转移,助推湖南杂交水稻、杂交辣椒等种子销量全国领先,商业化育种规模及水平国内第一。

湖南现拥有以隆平高科为代表的种业企业400余家,商业化育种规模和水平居全国第一。从湖南走出去的杂交水稻、杂交油菜、杂交辣椒、多倍体淡水鱼和油茶等市场占有率居全国第一。

培创新人才

扎根三湘构建科研人才队伍

春漫三月,春茶飘香。

位于长沙县黄兴镇的长安基地里,株株茶树冒出新绿,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茶学专业教授刘仲华正带领茶学专业本科生、部分研究生穿梭在成垄的嫩绿茶田间,开展生产实践。

“采茶时,用单芽、一芽一叶等来描述采摘的标准,采茶根据不同情况有统一的标准,这有利于不同种类茶叶的加工,把握成品茶的品质。”刘仲华和学生们讲解着春茶的采摘要领和茶园管理相关知识。十指翻飞间,一抹抹新绿从枝头落入茶篓。

在制茶车间,同学们正有条不紊地将新鲜茶叶按规范流程进行加工:摊青、杀青、理条、烘干……车间里弥漫着茶叶独特的香气。

“从入门到精通,通过实践操作可以不断丰富制茶知识,精湛制茶技艺。”现场,刘仲华为生产实践的学生们频频点赞。“中国茶产业发展迅速,我们的人才培养更要适应社会的需求、适应产业的发展、适应社会的进步,只有在生产实习这个环节来锻炼自己过硬的生产技术、掌握真本领的学生,才是行业最受欢迎的。”

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最好的时节,学生们和一亩亩茶树共同成长。

早在2003年,湖南农业大学便以“一号文件”制定校内顶尖人才培养计划,随后逐年加码。2022年一经开学,湖南农业大学便召开人才工作会议。

“面向产业,服务三农。”湖南农业大学人事处处长兼党委人才办主任伍小松透露出学校人才培养的秘诀。“首先聚焦湖南省农业特色产业,突出学科优势,发挥院士引领作用,实现学科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对于拔尖人才的引进,需做到强优势、补短板、冲特色;激励教师坚守教书育人本职,创新教师评价考核机制,以达到教学、科研两条腿走路。”

2001年,湖南农业大学便开始拥有全职院士1名。2021年,增加到4名,在湖南省属高校及全国农业院校排名前列。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进百姓家。”湖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陈弘深感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必须坚持扎根三湘大地,面向乡村振兴,围绕湖南‘十大千亿产业’‘六大强农行动’和‘七项工作重点’,聚焦农业农村重点、堵点和难点问题,精准有效地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

加强人才培养引进,构建种业创新人才队伍。湖南省科学技术厅通过实施省科技领军人才(团队)、湖湘青年英才、湖湘高层次人才(团队)、博士后创新人才等计划,培育种业创新人才,并将种业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与科研项目实施、创新平台建设有机结合,着力建设高水平种业创新人才队伍。同时,通过相关人才计划积极支持华智、奥谱隆、希望种业、袁创公司等种业企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海外高水平种业创新人才引进力度。

目前,湖南在农业领域拥有官春云、印遇龙、邹学校、刘少军、刘仲华、柏连阳、单杨、吴义强等8名院士、4000多名科研人员,在全国具有较强竞争力。

春和景明,万物焕发生机,“种业硅谷”也在拔节生长,为“中国饭碗”贡献着“湖南芯”。

李芳森 【编辑:于晓】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1626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