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和合诊断否认“假阳性”报告,已4次谋求IPO,曾陷代持争议

网络编辑 财经 2022-04-26 06:29:31 0 医学 北京 实验室

中新经纬4月25日电 (王玉玲)据微信号“合肥发布”23日消息,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通报称,对合肥和合医学检验实验室、合肥诺为尔医学检验实验室两家核酸检测实验室给予警告并暂停合作。

中新经纬注意到,据通报称,这两家核酸检测实验室在蜀山区区域核酸检测中,超能力承揽检测业务、严重超过承诺时间出具检测报告,影响合肥市对疫情形势及时研判,更为严重的是,此前已多次发生类似情况,有的还几次出具“假阳性”报告,严重干扰了合肥疫情防控大局。

作为涉事实验室之一,合肥和合医学检验实验室是北京和合医学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和合诊断)全资子公司。25日晚间,据和合诊断集团官方公众号,其发布声明否认“假阳性”,并表示已向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申诉。

称从未出现“假阳性”

25日晚间,和合诊断集团官方公众号发布声明称,合肥和合开展新冠核酸检测业务以来,从未出现过“假阳性”报告,截至目前,在2022年的疫情筛查中,合肥和合共上报过2例初筛阳性报告(其中1例为环境样本),2次报告结果均经过疾控复核,确诊阳性。


同时,和合诊断表示,第三方医学检验实验室并没有权力出具阳性报告,按照卫健委的操作指南,碰到有问题的样本需要直接报给疾控部门,由疾控部门复检后才能出具报告。

和合诊断表示,从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的通报内容来看,其中提及的“假阳性”报告的内容描述,并非针对合肥和合的业务行为,并表示,将就上述情况向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提交申诉报告。中新经纬就此联系了合肥市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但电话一直显示正在通话中。

寻求上市已久,为何四年换了四家辅导机构

除了“假阳性”争议,中新经纬注意到,和合诊断成立于2010年,也曾隶属于“IVD明星标的”,曾接受高特佳投资集团、毅达资本、KL凯利投资等知名资本注资,但另一面,和合诊断也曾陷入多次寻求上市未果、股权代持官司之中。

据和合诊断官网,和合诊断前身为成立于2010年9月7日的北京国立柏林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国家卫生部2009年12月印发《医学检验所基本标准(试行)》以来,北京市卫生局批准的第一家专业从事第三方检验的临床医学检验所。

结合企业官网和公开资料,成立以来,和合诊断一直积极进行资本运作,2015年,和合诊断进行股改,根据官网,2015年7月28日,北京和合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创立,并在此后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

之所以股改,和合诊断将其定义为挂牌上市前的基础。根据公告,北京和合公司自前身北京国立柏林公司2004年成立至今,逐渐建立产权清晰、权责分明、管理科学的公司管理制度,为公司下一步挂牌上市、融资提供了基础及实体资质。

但和合诊断IPO之路可谓一波三折,并在此过程中多次更换辅导券商。

2017年6月,和合诊断与东北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总经理李玮在上市辅导会说道:“IPO作为2017年和合事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是当前集团的首要工作。和合集团作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支持的产业体系,在科技检验领域具有实际盈利能力,具备IPO的资质和水平。”

但经过一年多的辅导期后,双方合作却无疾而终,2019年4月17日,据中国证监会北京监管局,双方签订了终止辅导协议,该公告并未披露原因。而这样的辅导后又终止事宜,在此后也曾多次上演,包括华西证券、国海证券、方正证券。

与东北证券刚“分手”,和合诊断寻觅到了下一个伙伴,华西证券。2019年4月10日,和合诊断与华西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以及《关于北京和合医学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上市辅导、保荐及承销之全面合作协议》(下称全面合作协议),但在2019年12月,双方又终止了上市辅导协议。

除了更换辅导券商,和合诊断还一度被市场视为要 “借壳上市”。中新经纬注意到,在还未结束与国海证券辅导关系时,2021年7月19日,ST九有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北京和合医学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不低于51%的股权,同时以非公开发行股份方式募集配套资金。

正当业界热议和合诊断此举是否隶属于“借壳上市”时,两周后的8月2日晚间,ST九有发布公告称,宣布终止收购和合诊断。此后,和合诊断的上市之路暂时告一段落,目前未披露是否在接受券商辅导。

需要注意的是,有市场人士认为,如果和合诊断被认定造假,后果将很严重。媒体援引中缔资本合伙人刘瑶分析称,“此类处罚记录对于有上市需求的企业较为致命。如经确认违法情况属实,企业近5年内提交IPO都会受到影响。”

91名股东持股比例不足5%

谈及为何终止收购和合诊断时,ST九有回复投资者称,通过公开信息可查询到交易标的股东有97名,交易标的个别股东对完成交易拥有决定性的影响,以此对交易价格提出公司完全无法接受的要求,在公司积极推进且不断努力协调各方的情况下,依然无法满足个别股东的要求,因此公司已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宜。

据天眼查,和合诊断注册资金7889万元,集团总资产约6亿元人民币,员工1800余人,其中博士学历人员共5人,技术人员中硕士学历以上人员占比约33%,本科学历及以上人员约达84%。

同时,中新经纬发现,和合诊断97名股东中,持股超过5%的股东有6名,第一大股东为和合诊断董事长兼总经理李龙江,持股比例为13.24%;同时,李龙江还是和合诊断持股比例为6.33794%的第四大股东北京国立柏林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第二大股东为宁波道夫清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持股9.44%,宁波道夫清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的大股东及实际受益人为和合诊断董事,小豆苗联合创始人 总经理余农。

第三大股东为和合诊断副董事长杨志诚,持股比例7.62%。

第五大股东为杭州睿泓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比例为6.14%,而其执行事务合伙人就是深圳市高特佳弘瑞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即和合诊断的资方。同时,中新经纬注意到,在杭州睿泓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股权结构中,出现了迪安诊断的身影,持股比例为10.90%。

最后,第六大股东为和合诊断法定代表人李玮,持股比例为5.07%,同时,李玮还通过持有宁波梅山保税港区志和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北京国立柏林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股份来间接持有和合诊断股份,最终受益股份为7.46%。

根据公开资料,李玮是和合诊断创始人、董事长,毕业于沈阳药科大学,曾就职于北京向阳制药厂、首都儿科研究所、北京国立柏林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苏州国检柏林医学检测有限公司,担任科长、主任、董事、总经理等职位。

和合诊断还有91名股东持股比例不足5%,中信建投、水木创融、宁波九月达泰私募实控人张华林等知名投资人或投资机构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持股和合诊断,同时,中新经纬注意到,和合诊断有多位股东仅持有和合诊断股权,且无法查到公开任职。

如此分散的股权结构是否阻碍了和合诊断上市?北京市中闻(上海)律师事务所,黄梦奇律师对中新经纬表示,企业IPO审核时,对持股股东数量没什么要求,根据公司法第78条,股份有限公司应当有二人以上二百人以下作为发起人,其中须有半数以上的发起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对于股权结构的主要要求是股权清晰、股权稳定,会关注发行人的股东历史沿革、最近两年实际控制人没有变更、实际控制人的婚姻关系是否稳定或者有无重大债权债务或者质押等。

曾陷股权代持争议

上市进程中,除了股权结构分散外,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和合诊断还曾陷入“股权代持”争议。

2018年7月6日,广东省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前海医信(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法人王忠新诉北京和合医学诊断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确认合同效力纠纷一案。

王忠新指出,2016年6月30日,王忠新与和合诊断签订了《前海医信(深圳)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协议》,约定和合诊断以货币形式出资1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40%,王忠新以其他方式出资1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60%,共同投资注册前海医信。截至庭审时,和合诊断已实际出资550万元。2017年9月份以来,和合诊断以上市为由要求王忠新代持其在前海医信的股权,并要求王忠新对前海医信减资至920万元,和合诊断的股权份额需为前海医信的60%。

王忠新认为,此后前海医信出现严重经营问题,而和合诊断否认双方之间达成的股权代持协议,故诉至法院,要求确认股权代持协议合法有效。但和合诊断否认股权代持,并指出,在聊天记录中,王忠新标注的李玮所称的“不光彩的事情”是双方还没有签订股权转让协议而不是被告所说的委托代持之事,因为对代持也是在协商之中。

最后,法案认为,原、被告虽然通过微信在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就股权代持、减资、评估、融资等事宜进行磋商,但原、被告在此期间于2017年9月28日签订的是《股权转让协议》并随后进行了工商登记、减资,而未就股权代持关系形成明确的书面意见。

广东省深圳前海合作区人民法院在判决书中写道:“根据我国语言博大精深的特点,双方在聊天记录上的说辞除非有非常明确的认同、赞同或者完全无异议的表态之外,很难通过反复频繁破碎的语言得出无异议的结论,只能说明双方是在反复的磋商、沟通过程中,如达成协议应当签订书面的合同,仅凭聊天记录的证据无法达到证据确实可信的法律后果。”

与多家医院达成合作关系

根据和合诊断官网,其为全国各大医院提供第三方医学检验服务。目前全国布局21家子、分公司,拥有200多台套全球领先的实验室检测设备,为全国2000余家二甲级以上,500家以上三甲级医疗机构提供差异化检测服务。

在其官网披露的医院合作名单中,包括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医院等。

根据广州市卫健委,开展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应当符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24号)和《医疗机构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管理办法》(卫办医政发〔2010〕194号)有关规定,具备经过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审核备案的生物安全二级及以上临床基因扩增检验实验室条件。独立设置的医学检验实验室还应当符合《医学检验实验室基本标准(试行)》《医学检验实验室管理规范(试行)》等要求。个人不得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

据和合诊断官网,其在2019年取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实验室认可证书,生效时间为2019年3月,截止时间为2025年3月。

值得注意的是,合肥和合医学检验实验室、合肥诺为尔医学检验实验室被通报处罚并不是孤案。

2022年1月12日,河南省许昌市公安局通报称,经公安机关调查,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区域负责人张某东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实施引起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行为。禹州市公安局于2022年1月10日,对张某东以涉嫌刑事犯罪立案侦查并采取强制措施。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1月12日晚间,金域医学发布了《关于许昌警方通报事件的说明公告》称,关于郑州金域员工张某东涉嫌违法事件,金域医学正在积极配合警方对事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明确后将及时向公众公布。 【编辑:彭婧如】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1798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