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四川眉山泡菜:从一碟小菜到百亿产业

网络编辑 财经 2022-06-11 09:03:41 0 泡菜 东坡 眉山市

特色美食,就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有着千年制作历史的泡菜早已跳出其“下饭菜”属性,演变成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四川眉山深耕泡菜产业,从源头上建立泡菜生产标准化机制,助推当地泡菜产业实现规模化、品牌化发展,让一碟小菜走上更多消费者的餐桌。

被誉为“中国泡菜之乡”的四川省眉山市,制作泡菜已有1500多年历史。北宋年间,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便有“一碗白饭、一碟白盐、一碗白萝卜”的“三白饭”佳话,其中盐渍萝卜便是泡菜的雏形。为纪念苏东坡,眉山泡菜也被称为“东坡泡菜”。

泡菜,一头连着泥巴,一头连着嘴巴。如今,东坡泡菜串起了22万名农民增收致富的希望,支撑起了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特色产业,受到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从一碟小菜到百亿产业

5月27日下午,眉山市东坡区老坛子家宴餐厅渐渐安静下来。餐厅经理刘琦戴着高高的厨师帽,又在厨房里巡视了两圈,才安心地走进大堂。“900多平方米的餐厅每到饭点一定坐得满满当当,最受大家欢迎的一道菜就是‘活泡菜’豆花鱼,不少客人为了吃上一口专程从外地开车过来。”刘琦说。

如果把老坛子家宴堆放整齐的十多个半人高泡菜坛比作“镇店之宝”,那么坛子里口感爽脆的“活泡菜”就是“镇坛之宝”。“所谓‘活’指的是泡菜的活性乳酸菌含量很高,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刘琦说,要制作地道的活泡菜豆花鱼,泡青菜、生姜、二荆条等是点睛之笔,用热油逼出它们的香辣气息,释放出酸性物质,这是鱼肉提香去腥的秘诀,“每一年,营业额接近800万元的餐厅要用掉近万吨活泡菜,除了堂食外,‘好吃嘴’一年要从我们这里买走50多万元的活泡菜”。

喜爱东坡泡菜的消费者不仅来自四川,而且分布在全国,甚至世界各地。

“以前有四川的同事自制了泡菜带给大家分享,我们都特别喜欢。现在,超市和电商平台不仅卖地道的四川泡菜,还有制作泡菜的配料、发酵粉、玻璃罐、陶土罐等,我得空的时候会自己泡一些泡菜,这个过程很治愈,吃着自己制作的泡菜也很有成就感,家里人都爱吃。”北京市西城区居民朱建华说。

“泡菜在经济发达、人口流动较为频繁的省份销量最好,比如江苏、上海、浙江等地。有着8500多万人口的江苏,人均年消费我们的泡菜产品约1.2元。”眉山市吉香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艳丽分析,苏浙一带原本就有吃酱菜的习惯,这些地区的酱菜口感偏甜,东坡泡菜酸爽清冽的反差口感反而吸引了不少消费者。

早在1991年,东坡泡菜便走出国门,以“绿色食品”认证标识顺利抵达北欧、南北美洲等地的8个国家。2021年1月至9月,东坡泡菜境外销售收入达3.8亿元。

“受疫情影响,传统的欧美出口渠道因运费大涨导致销量下滑比较明显,但让人意外的是,这两年东南亚国家的泡菜出口额反倒增长了200%,不仅填补了欧美贸易额的下滑,甚至略有盈余。”王艳丽说,疫情让东南亚国家倾向选择就近的进口泡菜。

一碟小菜,川菜之骨,传承千年,世界共享。2009年,东坡泡菜被纳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录。2021年6月,眉山中国泡菜城向四川省知识产权中心成功申请了知识产权小镇项目,同时向20个国家和地区申请了东坡泡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海外保护,助力东坡泡菜打造千亿产业。

从千家千味到技改创新

从撬动百亿产业到走向千亿产业,看似不起眼的一碟小菜已经成了眉山的金字招牌,这背后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力量。

“一年365天,我家的泡菜坛子没空过,只是味道不稳定,有时酸爽鲜香,有时难以下咽。”家住成都市双流区温哥华南苑的刘琼是一位心灵手巧的家政工。相比之前“凭感觉”自制泡菜,自从选用乳酸菌发酵菌粉制作泡菜后,刘琼自制的泡菜口味变得更稳定了。

刘琼最常用的料包“卿自泡”就出自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

“影响泡菜口味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发酵环境不同,有害菌、杂菌多了,就会淹没优势乳酸菌,进而影响泡菜口感。”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伟告诉记者,研究院从全国各地的泡菜、腌菜企业收集了1.1万株不同的菌种,培养筛选出3000余种发酵优势菌种,并选择部分具有代表性的菌种制备成泡菜发酵菌粉,供全国各地的泡菜生产厂家选用。

泡菜微生物菌种资源被深度挖掘应用于联合实验室、分子微生物室、开放性实验室……泡菜里的“学问”就在不同功能的实验室里被研发又走向市场。“我们一共有40多位研究人员,先后获得了120多项专利,为全国80多家企业提供服务。”张伟说。

作为四川东坡中国泡菜产业技术研究院的发起企业之一,眉山市吉香居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起草的《泡菜行业标准》更是填补了泡菜行业国家标准的空白。

“什么样的种子适合什么样的土壤,什么样的蔬菜纤维素高、口感更脆,什么样的乳酸菌能泡出好吃的泡菜……这些技术的研发离不开大量科研人员,吉香居有自己的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我们坚持将每年营业额的2%投入到科研中。”王艳丽说。

现在,眉山的泡菜企业已经达成了加大科研创新力度的共识。不少企业甚至把新冠肺炎疫情对生产、销售产生影响的时期作为“蛰伏期”,在这样一些不得不“喘口气”的时间里,加大技改力度、提高创新投入,以期练好内功为后期扩大再生产蓄力。

从作坊生产到产业发展

与大部分厂家不同,四川老坛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何艳平创业至今还没能遇上“喘口气”的机会。

“从2012年投产到现在,公司年产值增幅一直维持在25%上下。”何艳平向记者分析了增幅常年保持稳定的原因,“首先,与绝大多数泡菜企业面向商超的情况不同,我们近3000家客户全部来自餐饮行业。其次,95%的客户来自四川省外,随着川菜在全国受欢迎的程度越来越高,泡菜作为‘川菜之骨’,销量可观。最后,我们敬畏质量,数十年如一日将质量作为立企之本。”

何艳平是泡菜行业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即便在他人眼中有些守旧,但他对传统泡菜制作工艺的追求却始终如一。有别于其他企业标准化、现代化的生产线,何艳平一手创立的四川老坛子食品有限公司有4个生产车间,每个车间里堆放着1000个土陶泡菜坛,每个坛子每次可泡制500公斤蔬菜,根据蔬菜品种的不同,泡制时间从1天到2年不等。

“从我记事开始,每年都会看着外婆用老坛子泡泡菜,大学毕业后,我到天津开过售卖四川特产的店铺,我家的手工泡菜是最受欢迎的产品之一。母亲把泡菜的传统制作技艺传给我,我有责任将这门技艺传承发扬。”正如何艳平所说,曾经,制作泡菜是家家户户的传统技艺,如今通过规模化生产,泡菜不仅走出了寻常百姓家,更是成为带动增收、促进消费的“法宝”。

眉山市大当家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向峰是首位入驻眉山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的业主。“2015年大学毕业后,我选择回乡创业,投入500万元在基地流转了800亩土地,以‘稻菜轮作’粮经复合的模式带动农户种植蔬菜。”向峰告诉记者,自己创业的这7年也是眉山泡菜产业不断发展的7年,他的合作社已经免费培训种植户2000余人,为周边5个村的200余名农民提供了就近就业的机会。

2021年,眉山市泡菜产业实现销售收入217.8亿元,不仅约22万名农民在产业发展中受益,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的泡菜爱好者也因此大饱口福。 【编辑:刘星辰】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2509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