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今年大学毕业生如何才能好就业就好业?

网络编辑 财经 2023-03-10 18:37:29 0 毕业生 企业 自己的

人社部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继去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首破千万后再创新高。在当前越来越“卷”的就业形势下,就业、择业观念越来越成为热点话题。

全国两会正在进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保障好基本民生。

近日,记者采访了多名两会代表委员,讨论刚毕业的年轻人收入多少才算合适。毕业生择业该选择理想还是现实?基层工作者、大学校长、企业家、前教育局官员,都对年轻人该如何选择的问题说出肺腑之言。

■ 采取高校排序的方式招聘阻断了很多尤其是从农村、从基层出来的大学生向上发展的通道

■ 从专业和学科设置方面,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专业,还要有一定的超前性

■ 建议对招用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民营企业给予财政补贴鼓励政策

高校专业设置要有一定的超前性

全国人大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梅兵表示,站在高校的角度,短期来看学校要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要调整在校大学生的心态,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提高其就业能力。其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为学生发掘更多就业岗位。“现在很多学校都在做,把企业请进学校开招聘会,这个月我们就有三场较大的招聘会”。第三,对于有困难的学生,学校要更多关注,制定一对一的帮扶政策。

从长期来看,梅兵认为,首先从专业和学科设置方面,学校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设置专业,还要有一定的超前性,制定及时调整的机制。其次,课程体系、授课内容等方面也要进行改革。现在已进入智能化社会,在她看来,相比知识的获取,培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更加重要。“思维导向的通识教育,前沿导向的专业教育,研究导向的教师教育,英才导向的智能教育。”梅兵说,这是华东师范大学在培养学生、课程设置方面遵循的重要原则。

打破以985、211大学为排序方式的招聘标准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现在一些单位在招聘员工时,就其毕业院校采取“985”“211”大学排序的方式进行,这并不合适。

杨成长认为,大部分毕业生是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大学排序依据的是高校综合实力,特别是科研能力。所以,采取高校排序的方式招聘阻断了很多尤其是从农村、从基层出来的大学生向上发展的通道,应打破简单以“985”“211”大学为排序方式作为招聘标准。

充分调动民企招收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观澜湖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朱鼎健提交一份《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助力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提案。他建议,采取多种举措,充分调动民营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

朱鼎健建议,对招用高校应届毕业生的民营企业给予财政补贴鼓励政策。2022年国家人社部等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提出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可以享受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职业培训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就业见习补贴等优惠补贴。目前已出台的补贴政策主要针对中小微或者中小型企业,大型民营企业没有列入补贴范围。但如今,要吸纳千万人体量的毕业生,需要调动所有民营企业参与。

他提议,可以由国家有关部委出台统一的指导意见,扩大享受补贴政策的企业适用范围,各省及市参照执行,对招用高校毕业生的企业直接进行财政补贴,企业不分体量和规模大小,均可申请。其次,延长补贴年限,对于每年都招用高校毕业生,为毕业生提供连续长期劳动合同并为其缴纳社保的企业,前三年每年均可申请就业补贴。

他认为,政府可以予以定额补助,鼓励广大企业设立“毕业生稳岗补助基金”。在企业的业务调整阶段,在一定时间内保留毕业生在企业内的岗位,进行待岗培训、转岗或者给予一定时间在社会实现再就业。各地政府可按照企业实际支出的稳岗人力成本给予补助,每位毕业生的稳岗补助限领一年。

此外,提案还提出可以从税收和贷款方面,给予持续稳定吸纳高校毕业生、长期稳定使用大学生人力资源的企业一定的优惠。

校企联动化解大学生就业“痛点”

“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在于结构性矛盾这个供需‘痛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院院长丁华锋为化解“痛点”开出“药方”——建立高校企业联动机制。

在丁华锋看来,供需矛盾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具体表现在毕业生求职期望与市场实际需求的矛盾、高校毕业生专业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校企合作存在“堵点”等方面。

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丁华锋建议,从制度层面规划,由教育主管部门以及高校有关方面专家,共同组成毕业生就业创业培养指导委员会,统筹推进行业发展、产业升级、产业集群建设与高校布局、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以及人才培养的协调发展。

丁华锋建议,在新工科或其他实践课程多的专业,建立“双元制”校企合作运行机制,联合培养学生。比如,实行校企学分互认“双元制”,聘用企业专家担任新工科应用类专业教师,文化理论课教师来自学院,由企业设立项目任务,对参与完成的学生给予校企认定的学分认证,并颁发指定证书。

■ 要求企业给高起薪,要么是这个工作人才稀缺,要么就是你能力出众

■ 虽然追逐理想很重要,但也需要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能够稳定生活

■ 先找到一个工作,去锻炼,之后可以慢慢选择更满意、更喜欢的岗位

■ 选择大于努力,正确的选择会加速人的成长步伐

刚毕业的年轻人收入多少算合适?

中国青年报2021年对全国第一批“00后”应届生关于就业的调查问卷数据显示,超过20%预期自己毕业后月薪可以过万,67.65%认为自己毕业10年内会年入百万。

与年轻人的自信相对应的是现实的“骨感”。据界面新闻此前报道,麦可思公司曾对大学毕业生的收入分布分析显示,2021届本科毕业生的平均薪资为5833元,为近10年中最高水平。而在网上被频繁讨论的“月入过万”群体,在应届本科生里只占6.1%。

“我们当然希望毕业生起薪越高越好,毕竟进入社会就要面临租房、吃饭等问题。”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上海市教委原副主任倪闽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一份工作的薪资取决于岗位的价值。“作为刚毕业的学生,需要实践学习,还需要积累进步,企业也要花精力培养你。”

倪闽景表示,要求企业给高起薪,要么是这个工作人才稀缺,要么就是你能力出众。至于期望薪资多少合适,一般而言都会有行业的平均薪资做参考,毕业生的收入基本会和这个平均薪资持平或上下波动。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网络作家、温州大学人文学院研究员蒋胜男认为,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一个合适的收入应该是能够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并具备一定的储蓄和投资能力。

对于一些对毕业生工资低的抱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不太同意用工资来衡量毕业生的价值。“有些央企,不管你是985还是211的学生拿到手的基本工资也就三四千块,但一旦转正了,实习期结束了,工资慢慢就上来了。”

择业该选理想还是现实?

“当面临理想和现实的选择时,毕业生应该综合考虑自身条件和就业市场情况,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做出决策。虽然追逐理想很重要,但也需要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能够稳定生活。因此,在脚踏实地的基础上,也要敢于仰望星空,积极拓展自己的人生领域。”蒋胜男这样说。

说起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来当快递员,全国人大代表、湖北顺丰速运江汉分部经理汪勇认为,应该怎么选,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每个人的每个人生阶段的选择,都是由其当下的状态、做过的努力,比如学历、专业、过往工作经历、这段时间的心情导致的。

“选择什么样的行业、职业都是没有问题的,因为人生的路很长,并不是说选这就对了,选那就错了。他(她)每一个选择都有他(她)的道理,也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是精英。”

袁亮则更为提倡毕业生应有现实的择业观。他表示,在目前的就业形势下,毕业生应该树立“先就业再择业”的择业观,先找到一个工作,去锻炼,之后可以慢慢选择更满意、更喜欢的岗位。就业跟经济周期有关系,要有平常心态。袁亮还特别提倡“三到”: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

倪闽景也提倡“先就业再择业”,同时尊重个人选择。他认为,选择稳定的工作、稳定的企业,这样的心态很正常。毕业生拒绝到初创企业去,害怕朝不保夕等都应该被理解。就个体而言,特别要尊重差异性,因为每一种选择背后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是他强调,对整个社会而言,作为最有活力、最具创新价值的青年人群体,在宏观意义上来说,一味追求稳定甚至“躺平”,就不是一个积极信号。

毕业后要如何提升个人价值?

来自企业家的观点则有所不同。全国政协委员、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选择大于努力,更要持续奋斗。对于年轻人择业观,他从个人的创新创业经验,给出了两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将个人选择和国家战略相融合。选择大于努力,正确的选择会加速人的成长步伐。对年轻人而言,选对行业和平台,是当前人生阶段最重要的一道选择题。齐向东建议,年轻人在事业和工作的选择上,要把国家的大政方针和自己的优势特长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

第二个建议是持续奋斗,不要随波逐流。齐向东表示,风口行业变化很快,对人才的筛选速度也很快。在其他行业可能要五年做一个规划,但在风口行业要两年做一次规划。

“我了解到,现在‘躺平’文化很流行,但实际生活中,我看到的年轻人大多是有想法、愿意拼搏的。所以,建议大家持续奋斗,保持学习的习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成都商报-红星新闻记者 胡伊文 吴阳 综合澎湃新闻 【编辑:彭婧如】

王文:面对“美式碰瓷”,中国最重要的是做好自己的事|两会·世界观

美退伍军人泪洒听证会 痛批美国撤军阿富汗是场灾难

“双碳”目标愿景下 内蒙古如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水庆霞:中国女足非世界顶级,但会不断追赶

“西观”中华文化三十载,我看到什么?

“量化宽松之父”为何点赞中国央行?

从全国两会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柔”与“刚”

对话丨一代武术宗师,为啥被吴京叫做“坏老头”?

关于娱乐圈的这几个“毛病”,不少代表委员都发声了!

新疆椒麻鸡:“麻辣生风”的夜市“压轴菜”

婚姻大事怎么甩掉高价彩礼包袱?少些攀比多些“清醒”

美媒披露国会山骚乱新镜头,特朗普发声,到底谁在“说谎”?

上百吨澳洲“掺杂”金条卖到中国?真相是→

为何说中国武术是“哲学之拳”?

发力重点领域 中国机构改革酝酿“提效攻势”

麦家:中国文学不要太在乎拿诺贝尔文学奖

两会·世界观|印度学者:中国式现代化脱贫成就令人瞩目

不等了,今天我要向她表白!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caijing/6308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