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北约,困在冷战思维里的工具

网络编辑 国际 2022-06-29 09:08:12 0 北约 苏联 美国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浩]从28日起,为期3天的北约峰会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据报道,此次峰会把俄罗斯定性为对北约安全最大和最直接的威胁,并将首次聚焦中国议题,还首次邀请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新西兰等亚太四国领导人与会。种种迹象表明,北约新的地缘政治图谋正在形成,它将给正在经历大变局的世界带来什么?“北约必须扩张,直到整个自由世界都处于同一个保护伞之下”。说这句话的人叫黑斯廷斯·伊斯梅,北约首任秘书长、英国上将。他还有一个身份——二战期间,英国首相丘吉尔的参谋长。亲手在全球拉下冷战“铁幕”的丘吉尔,强烈要求让他的心腹干将执掌北约。因为这位冷战设计者,要按自己和美国的共同意图,来打造这个军事集团。

从诞生那一刻起,北约眼中只有对手,没有黑白。甚至在成立之初,有人惊讶地发现,诺曼底登陆似乎白打了,因为部署在西德的英国4个师居然听命于纳粹元帅隆美尔的参谋长——彼时,此人已经从前纳粹中将变身为北约上将。原因很简单,北约需要跟苏军血战过的将领。

几十年过去了,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北约的脑子,竟然还停留在原地没动。

为对抗而对抗,不惜撕破脸

追根溯源,北约主要是由以英美为核心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集团,对世界共产主义运动发自内心的敌意催生出来的。1946年3月5日,当时已经卸任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在美国密苏里州富尔顿市发表其著名的“铁幕演说”,宣称“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下”。

在北约的建立过程中,如果说“铁幕演说”是“进球前的传球攻势”,那最后“临门一脚”就是“杜鲁门主义”。“铁幕演说”发表一年后的1947年3月12日,美国时任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参众两院联席会议上宣读了一篇国情咨文,将世界划分成“自由民主”和“极权共产主义”两大阵营。针对当时来自苏联的威胁,他表示必须采取行动予以干涉和遏制,这就是后来被称为“杜鲁门主义”的政治主张。

以“杜鲁门主义”为起点,美国在对外经济政策上推行“马歇尔计划”,在军事和安全政策上则主导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杜鲁门主义”改变了罗斯福政府的外交政策,开始为遏制苏联布局,因此也被看作是北约构想的“始发站”和启动冷战的“按钮”。

1949年4月4日,美、英、法等12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共同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正式成立。这份公约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其第五条,即缔约国任何一方若遭到武装攻击,应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攻击。

1954年3月31日,苏联政府向美、英、法三国政府发出外交照会,指出如果苏联能够加入,那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将不再是一个封闭的军事集团,它将向其他欧洲国家开放,同时建立起一个有效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这对加强世界和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毫无悬念,苏联被北约拒绝了。不仅如此,伊斯梅端起一副彻底撕破脸的架势,声称苏联加入北约的请求就像“不知悔改的窃贼要求加入警察部队”,从而赤裸裸地表明北约就是针对苏联的。在1955年5月,不顾苏联多次反对,北约将被苏联视为缓冲区的西德拉入其阵营。不久之后,作为回应,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华约)。冷战期间世界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势态从此形成。

回顾北约的成立过程不难看出,从一开始,这一组织就在拉帮结派搞集团对抗和军事威胁。在对抗思维下诞生的北约,在冷战的时代风云中树起块块光怪陆离的“铁幕”,投下了一重重诡谲多变的阴影。

美英一拍即合,暗地打算盘

“一支部队也是有气质、有性格的,而这种气质和性格与其首任军事主官有关”,用《亮剑》里的这句话或许也能印证北约“性格”的形成。

不妨深入分析一下北约首任秘书长伊斯梅,曾经冲在冷战最前线的那个人。

人们说,伊斯梅是帮助定义了北约这一组织的人。除了将苏联比喻为“不知悔改的窃贼”外,他关于北约定位的一句话至今仍被反复引用,那就是:“把苏联挡在外面,让美国人待在里面,压住德国人。”

不难看出,这句话继承和“发扬”了英国传统的大陆制衡政策——一方面借助北约打击苏联,另一方面利用美国摁住欧洲大陆上的挑战者——德国。秉持“北约不仅是美国影响欧洲事务的主要途径,还为美国在西欧保持有重要意义的军事存在提供了基础(美国前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语——编者注)”理念的美国人,和英国可谓一拍即合。由此,我们也可以得出结论——在伊斯梅的策划下,英美这对盎格鲁-撒克逊“兄弟”,就是要利用北约来对抗苏联、控制欧洲大陆。

从北约成立之时起,美国就是该组织的“老大”,而英国则是华盛顿在欧洲最传统最可靠的盟友。通过北约,美国在西欧多国设立军事基地并驻军,从而在事实上控制了西欧。在冷战结束后,美国不断在俄罗斯和欧洲各国之间制造矛盾,并通过介入一些地区危机来渲染欧洲面临的威胁,让欧洲不得不在安全上依赖华盛顿。在这个过程中,欧洲要求实现战略自主的声音被忽视,其安全也被牺牲,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就是1999年,北约发动的科索沃战争。

五轮东扩过后,逼近俄罗斯

作为北约的“对立面”,华约在1955年成立时,约定《华沙条约》的有效期为20年。1975年,《华沙条约》到期时,各成员国发表声明重申,愿意在北约解散的同时解散。毫无疑问,这样的声明无异于痴人说梦。北约继续存在,华约也无法解散,所以《华沙条约》的有效期从1975年起不断顺延,直到1991年华约才解散。

作为冷战的产物,北约不仅没有随着冷战的结束退出历史舞台,反而不断膨胀壮大。为了证明其在冷战结束后继续存在的“合理性”,北约多次更新其战略概念,所涉议题也从过去的应对军事威胁扩散到应对恐怖主义、国际危机事件以及处理地区危机等。

1999年,北约吸纳原华约成员国波兰、匈牙利和捷克为正式成员国,打破了二战后长期稳定的地缘战略格局,也给冷战后出现的多极化趋势蒙上阴影。从这一年开始,北约5次东扩,其成员国从16个增加到30个。在扩张过程中,北约不断挤压俄罗斯安全空间,直抵拿破仑眼中的“俄罗斯帝国之踵”——乌克兰,不断在俄乌之间拱火,最终导致俄乌爆发军事冲突。

除步步紧逼俄罗斯外,北约还打着维护“民主、人权”等旗号,把军事干涉的“黑手”伸向中东、非洲等地区,让多国陷入战乱。1999年,北约以“人权高于主权”为借口,甩开联合国悍然发动针对南联盟的袭击。之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先后发动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利比亚战争等。这个西方军事联盟在世界各地“杀人放火”,而被侵略国民众则在废墟上饮泣哀痛。

拉拢日韩等国,快速亚太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北约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军事和政治联盟,还是西方国家推行其价值观以及美国谋求全球霸权的工具。布热津斯基在1997年出版的《大棋局》一书中坦率承认,如果业已启动的扩展北约的行动停滞或徘徊不前,美国便不可能有什么对整个欧亚大陆的全面政策。他认为,如果北约停止扩张,对美国来说,不仅是地区性的失败,而且还是全球性的失败。

除了不断在欧洲东扩外,北约近年来还加快了其“亚太化”进程,试图通过配合美国推进“印太战略”,搞所谓“亚太版北约”,其针对目标已经非常明显,那就是中国。

在“北约2030”改革方案中,北约明确将日本、韩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作为其亚太地区的四大伙伴国。今年5月,韩国宣布加入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成为首个加入该组织的亚洲国家。5月16日,日本防卫省武官最高领导、统合幕僚长山崎幸二前往布鲁塞尔参加北约参谋长会议,这是日本统合幕僚长首次出席该会议。

正在西班牙马德里出席峰会的北约各国领导人都不应忘记,无论是两次世界大战、还是当前正在进行的俄乌冲突,都以铁的事实证明:冷战思维背离了联合国宪章和原则,只会破坏全球和平框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只会危害世界和平,集团对抗只会加剧世界面临的安全挑战。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guojijishixinwen/2234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