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这位叱咤世界政坛的“摇滚明星”,100岁了

网络编辑 国际 2023-06-02 06:15:03 0 基辛格 尼克松 美国

来源:环球人物

“历任总统都邀请我去白宫,

而拜登没有。”

作者:温宪(本刊前驻美国特派记者)

陈佳莉 郑敖天 田亮 冯群星 王秦怡

编辑:田亮

今天,基辛格博士迎来百岁生日。他的百岁人生,正好完整地经历了世界格局激烈震荡、屡经变迁的100年。

“魏玛政权、德国纳粹、美国大萧条、二战、欧洲重建、冷战、越战以及水门事件,一次又一次惊涛骇浪,他都经历过了。尽管所有的风暴都会留下永恒的创伤,但他并没有被击垮。”美国得克萨斯大学教授、基辛格的传记作者之一杰里米·苏瑞如此形容道。

他和中国结下“破冰”之缘,此后近百次访问中国,成为中国人民最熟悉的外国面孔之一。

在他百岁之际,《环球人物》记者采访了多位与基辛格有密切交往的人士,他们的讲述将基辛格的形象勾勒得更加立体。

“露骨的威胁”

15岁那年,犹太家庭出身的基辛格为免遭迫害,随父母从德国巴伐利亚州小镇费尔特辗转抵达美国。5年后的1943年,他加入美军,并且拿到美国国籍。经过一年的军事训练,他随部队开赴欧洲战场,并重返德国,还凭借德语优势当上了翻译。

在给父亲的信中,基辛格写道:“我不想让德国人认为犹太人回来复仇了。我们对德国人的消极态度总有一天要结束,我们必须在这里创造一些积极的事物。”他对纳粹、民粹、暴政始终保持警惕,这也让他后来在国际关系中注重追求稳定与平衡。

1947年,基辛格进入哈佛大学深造。他的理论功底和世界视野,深受哈佛大学政治系教授艾略特欣赏,被推荐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在推荐信中,艾略特写道:“这是我过去十多年来所有学生中最优秀的一个,他在思想深度和哲理洞察力上无人能及。”

1957年,年仅34岁的哈佛大学讲师基辛格,出版了人生第一本书《核武器与对外政策》,其中写道,凭借战略核力量对敌人大规模报复的战略,由于对方也拥有核报复能力而行不通了,必须以有限战争作为全面核战争之外的选择。这本书一经出版,迅速成为畅销书。

·1959年的基辛格。 ·1959年的基辛格。

他的外交才华被尼克松看在了眼里。1969年1月,他出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此时首先要解决的策略问题就是越南问题,这里的战争已持续多年。

“尼克松政府要员都觉得越南战争打不下去了。起先是想打代理人战争,后来打不了就自己出兵,越出越多,最多到50多万人,而且打了好几年了,怎么可能持续?”中国社科院美国所原副所长陶文钊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基辛格认为,外交途径是唯一可行的出路。他说:“给我6个月的时间,如果我们届时没有结束战争,你们把白宫的铁栏杆砸烂好了。”可是和谈迟迟不见成果。一个例子可以说明谈判的难度:仅对谈判桌的形状应该是四边形还是圆形,就进行了长达3个月的争吵。

基辛格的外交方案不只有谈判。“没有平衡,就没有和平;没有节制,就没有公正。”这是他终身信奉的均势理论。而平衡和节制的力量,在越南战场之外——美国必须先跟中国、苏联达成和解。

“20世纪50年代,中苏关系很好,美国就很被动。60年代,中国和美国、苏联同时都不好,美苏之间也不好。基辛格就要推动一个新的战略调整,中美和解、美苏缓和,同时维持中苏对立,这样一来美国的位置就最好了。”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金灿荣对《环球人物》记者分析道。

·1972年5月26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前排右)同尼克松在莫斯科签署《反弹道导弹条约》。·1972年5月26日,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前排右)同尼克松在莫斯科签署《反弹道导弹条约》。

1972年2月,在基辛格的铺垫下,尼克松访华,开启中美关系破冰之旅。这时,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坐不住了。他感到,应该尽快行动,缓和与美国关系,否则就被中国占了先机。

当地时间1972年4月20日晚上8点左右,基辛格乘专机抵达莫斯科。勃列日涅夫急切盼望苏美领导人会面,基辛格在交谈中就占了上风,顺势把越南牌打了出来。

基辛格说:“(苏联支持的)北越的攻势威胁到了即将举行的最高级会谈,因此防止北越的胜利同样符合苏联的利益。如果我们吃了败仗,我对尼克松总统还能到莫斯科来表示怀疑。”对于这“比较露骨的威胁”,勃列日涅夫没有争辩。

基辛格这次秘密访苏,再次为两个大国领导人的会面做好了铺垫。仅一个月后的5月22日,尼克松抵达莫斯科。基辛格兴奋地对尼克松说:“这应该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次外交成就。”

这样一来,越南问题就好办了。1973年1月23日,经历数十次谈判之后,基辛格和北越代表在巴黎签署了和平协定。这场冷战期间备受关注的局部战争熄火了。

·1973年1月23日,基辛格(左三)在巴黎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 ·1973年1月23日,基辛格(左三)在巴黎签署《关于在越南结束战争、恢复和平的协定》。

金灿荣和陶文钊都认为,基辛格一生中发挥作用最大的是在冷战时期,一是促使美国和中国和解,二是缓和美苏关系,这有利于世界的稳定、和平与发展。

脸上写满未知和紧张

秘密访华是基辛格外交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尼克松上任以来,一直想解除与中国的隔绝状态。这就需要有人先去中国探路。在派谁去的问题上,美方商谈多次都无果。

基辛格在其回忆录中说:“本来并没有考虑派我去。我们一致认为让戴维·布鲁斯当这一使节最为理想。但后来意识到,由于布鲁斯在美越巴黎会谈期间担任美方代表团团长,选他当特使,可能会让中国人觉得是明摆着的阴谋。”

基辛格最终被选中,很实用,也很功利。“当时压倒一切的动机无疑是,我最了解我们的政策,我也熟悉我们思想复杂的首长(尼克松),因而能给他安排到北京的访问。”基辛格说。

1971年7月9日,基辛格取道巴基斯坦,飞越喜马拉雅山脉,踏上了中国的土地。叶剑英等人在机场迎候。简单寒暄后,叶剑英陪同基辛格坐上红旗轿车。因为是秘密访问,轿车车窗上统一挂着深棕色的纱帘。轿车的目的地是钓鱼台国宾馆,周恩来要在这里会见基辛格一行。

“周总理到来之前,基辛格等4人在门厅里一字排开,站得整整齐齐,表情严肃地直瞪着那扇门,脸上写满了未知和紧张。尤其是基辛格,他的衬衫领子紧紧地卡着脖颈。”当时的中方英文翻译唐闻生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基辛格原本特意备了一件干净的衬衫,没想到落在了巴基斯坦,不得已,只能跟美方随行人员霍尔德里奇借了一件衬衫,但霍尔德里奇个子比他高,脖子比他细,衬衫并不合身。

突然,一道光透进来,门开了!摄影灯一时间全亮,基辛格看到一个男子大步迈进来,身体瘦削、风度翩翩。光看相貌,他就知道来人就是周恩来了。

会谈开始了。“基辛格准备了这么大、这么厚一个活页本,会谈开始后,他就照着这个本子侃侃而谈。”唐闻生边说边向《环球人物》记者比划。

霍尔德里奇的回忆录里也记录了当时的场景。“如坐针毡地听着基辛格讲了很长一篇华丽的辞藻”,好不容易讲到了霍尔德里奇起草的一段话,“美国不支持‘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或者‘台湾独立’”。话音刚落,周总理马上说:“好,我们现在可以开始谈了。”

“周恩来毕竟是一个镇定自若、才能过人的谈判专家。我很快就感到,我同其他共产党人谈判时经常耍的那类小花招不灵了。”基辛格回忆。

之后,基辛格把活页本收了起来。“大概是看到周总理面前只放了两张纸,纸上仅用铅笔简要写了一些字,他觉得自己作为哈佛大学教授还要稿子,面子上挂不住,索性把准备好的东西推到了一边。”唐闻生推测。

双方经过两天坦率的交流,在基辛格11日离京前商定尼克松的访华事宜。1972年2月21日,尼克松抵达北京,开启中美关系破冰之旅。

·1972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左二)和基辛格(左一)正式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右二)会见了代表团一行。 ·1972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左二)和基辛格(左一)正式访问中国,周恩来总理(右二)会见了代表团一行。

“中国和美国在上世纪70年代初谋求和解,这是世界环境所决定的。但事情来得这样快,发展又如此顺利,则是由于中国总理的光辉品格和远见卓识起了不小的作用。”基辛格曾多次回忆,周恩来是如此有耐心,从第一次访华到后来的每一次,两人每天会谈时间6至10小时,“除吃饭时间之外没有中断”。

基辛格感慨:“这样建立起来的关系已经经受了多次困难的考验,而且已经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的基石之一。”

“政策领域的摇滚明星”

中国老话儿讲,“八十曰耄,九十曰耋……百年曰期颐。”颐,养也。也就是说,人活到100岁,饮食、居处等都要靠别人来供养了。可基辛格不。卸任美国国务卿后,他仍活跃于世界舞台上。

前几年,《环球人物》记者采访基辛格时,他中途起身回到里面的房间,接了一个神秘的电话。回来坐定后,他有些俏皮地盯着记者说:“这是白宫来的电话,你不会说出去吧。”

“历任总统都邀请我去白宫,而拜登没有。”基辛格有时也会发些牢骚。

90岁以后,他依然用惊人的毅力与激情保持着工作状态——他存在听力障碍,经历了多次心脏手术,一只眼睛已经失明,但每天仍要工作15小时左右。

·2022年12月,基辛格在美国国务院参加活动。 ·2022年12月,基辛格在美国国务院参加活动。

他竟然还对人工智能提起了兴趣。2021年,他与谷歌前CEO施密特等人合著出版了《人工智能时代和我们人类的未来》。他认为,人工智能可以改变战争,因为它们能够做出人类意想不到但具有毁灭性效果的举动。人工智能一旦失控,其威胁将远超核武器。

他忙碌的日程中有一个关键词:中国。

有一次,他受邀参加美国的一档夜间脱口秀节目,推广他的新书《论中国》,在现场与主持人谈笑风生:“我的孙子已能在国际象棋上打败我了,所以我已经不和他下棋了。”

在《论中国》一书中,基辛格借棋的意象解释中美两国战略思维的差异。他表示,西方喜欢玩国际象棋:“开局时,棋手手上有所有棋子。但最终,只有一个‘王’能统治棋盘。”

而中国的围棋是一个关于力量平衡的游戏:“如果国际象棋事关一场决定性战役,那么围棋就是一场持久战。国际象棋棋手的目标是全面胜利,而围棋棋手的目标是相对优势。”

“但不幸的是,今天美国的外交政策处于极化状态。去年基辛格对解决乌克兰危机提出建议,很快遭到各方的抨击。在今天美国的政治环境下,我们很难像过去一样再看到基辛格的外交思想成为主导。”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教授、基辛格传记作者施瓦茨告诉《环球人物》记者。

如何评价基辛格?一位美国学者说,直到今天,世界来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基辛格“依然相当于政策领域的一位摇滚明星”。金灿荣说:“他首先是一名美国的爱国者,然后才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在2014年的基辛格中美关系研究所新标识启用仪式上,时任中国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向基辛格赠送了他为新标识题写的汉字“基”——“基”字在中文里有“基础”“基本”“重要”等含义,这些形容用在基辛格身上恰好合适。

他在2023年2月6日纪念里根诞辰112周年时发表的主旨演讲,认为中国的崛起是当前美国面临的四大挑战之一,引发了一些争议。尽管如此,在基辛格博士以惊人的精力迎来百岁生日时,他的功绩应被铭记,衷心祝他生日快乐!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guojijishixinwen/4562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