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日本鱼不够吃了?气候暖化渔获锐减 渔民或人工养殖

网络编辑 国际 2021-11-30 04:15:11 0 日本 北海道 捕获量

11月27日电 综合报道,气候暖化冲击日本渔业,渔获连续多年下降,2020年总量只有80年代的三成。即便是北海道的渔民也叫苦,当地三文鱼和海胆近年来大减。日本专家预估,这一情况将延续;现在,日本政府鼓励渔民转型,积极推动人工养殖。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27日报道,1984年日本渔民总捕获量可达1150万吨,但2020年却只有315万吨。日本人最爱吃的一些鱼种捕获量也锐减,例如秋刀鱼比10年前少九成,日本飞鱿鱼少八成,三文鱼少六成。

针对捕获量减少,日本水产厅专家委员会分析,“可以考虑的因素多,但全球变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和洋流变化是一大原因。”

北海道是日本最大的渔场,当地大学联合海洋研究机构提出气温数据指出,7月份,日本海北部和北海道东南部的海面温度,比正常高出2至4摄氏度左右。

资料图:一具鲸鱼尸体被冲至日本镰仓市一处海滩。图片来源:东方IC 版权作品 请勿转载

气温升高带来的赤潮灾害,严重冲击北海道东海岸带的渔村。当地一名38岁渔民诉苦:“我有时打捞起来的网里,有一半以上是死鱼。目前,三文鱼的捕获量是15年前的五分之一,气候问题已对我们的生计造成影响。”

据报道,北海道面向太平洋沿岸在九月发生大规模赤潮,已造成约2.77万条鲑鱼和约2700吨海胆死亡。

北海道大学研究鱼类生态的教授藤贤彦准指出,“鱼类对水温敏感,只要上升一度,就会影响到捕获量。这一情况预计还会持续,因此渔业须按照这一变化去推动新的饮食文化,才能维持生计。”


据相关报道,专家在北海道一带发现,由于气温变化的缘故,一些少见的鱼种在近海增加,因此当地一些渔民也因势而变,改捕其他鱼种弥补损失。

日本渔业团体对气温变化极度担忧,各地渔民都召开应对会议,探讨这个影响生计的课题。

海洋温度升高影响产量,迫使日本渔业必须积极走向不受海洋气温影响的“人工养殖”。

据报道,全球包括淡水的水产养殖产量在过去20年里已翻了两倍,超过总渔业产量的50%,但日本目前只有20%是人工养殖。

另据日本共同社报道,日本水产厅10月时决定,为打击偷捕,关于向水产品分配编号管理商家之间交易的新管制对象,决定列入海参、鲍鱼、日本鳗的“鳗苗”这3类水产品。

此举意在使从捕捞到卖给消费者的流通过程透明化,从而减少违法捕捞及由此导致的水产资源减少。

【编辑:孟湘君】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guojijishixinwen/632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