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美国枪支暴力何时休?

网络编辑 国际 2021-11-30 07:41:29 0 美国 枪支 暴力

美国枪支暴力何时休?

近段时间,美国基诺沙枪击案嫌疑人凯尔·里滕豪斯被无罪释放一事持续发酵。美国反枪支暴力组织“停火宾州”负责人表示,这一裁决发出一个危险的信号,即人人可以用枪支威胁他人,甚至毫无顾忌地开枪。

长期以来,枪支暴力泛滥作为一个难以治愈的“顽疾”,始终困扰美国社会。自2020年以来,持续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一痼疾愈加难除。

顽疾日趋凸显

近日,美国威斯康星州基诺沙市巡回法院作出判决,宣布去年8月基诺沙枪击案嫌疑人凯尔·里滕豪斯无罪。

2020年8月,基诺沙市警察开枪击伤黑人男子雅各布·布莱克,引发当地抗议示威活动。时年17岁的里滕豪斯被控在8月25日的抗议示威活动中开枪造成2人死亡、1人受伤。事发现场录像显示,手持步枪的里滕豪斯在街上被人追赶,他倒在地上后向抢夺其枪支的人开枪。美国检方随后对里滕豪斯提出包括一级谋杀罪在内的5项罪名指控。

美媒评论称,里滕豪斯一案成为美国在枪支、犯罪和抗议问题上极度分化的焦点。而这折射的只是美国枪支暴力泛滥的冰山一角。据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统计,从2016年至今,美国死于枪支暴力事件的人数已超过23万人,另有19.3万人在枪支暴力事件中受伤。

2020年以来,美国国内几乎失控的新冠肺炎疫情,更让枪支暴力这一社会顽疾进一步凸显。美国“枪支暴力档案网站”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今年全美枪支暴力致死数量达39892人,大概率成为20年来美国枪支暴力犯罪最严重的一年。

就在里滕豪斯一案判决结果出炉前夕,一名刚刚毕业的中国留学生在芝加哥遭暴徒抢劫枪击身亡。悲剧重复上演,祸源正是美国长期泛滥的枪支暴力现象。

源自政治痼疾

美国枪支暴力“顽疾”为何始终无法得以根治?

“从根源上看,美国枪支暴力泛滥主要与两个结构性因素有关,一是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了民众的持枪权,而要修改宪法难度很大,彻底禁枪的可能性由此变得非常渺茫;二是美国的军火商及全国步枪协会等组织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不断向美国政客输送资金以助其参加竞选,导致这些政客上台后在推动控枪政策时往往投鼠忌器。”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孙成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

还有分析认为,除了受国内政治斗争、利益团体等因素影响,使得控枪立法在美国寸步难行之外,在疫情持续冲击下,美国经济复苏乏力、社会矛盾特别是种族矛盾激增,也是近两年美国枪击暴力事件和枪支销量激增的重要原因。

美国福克斯新闻网日前报道称,美国犯罪预防研究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疫情期间,美国拥有国家颁发的隐蔽携带枪支许可证的人数猛增。

“疫情主要从经济层面对美国枪支暴力泛滥起到催化作用。”孙成昊指出,美国疫情不断反弹,加剧了美国社会本就存在的贫富分化、族裔矛盾等问题,这些因素交织碰撞,令美国枪支泛滥与枪支暴力更趋严重。

难以彻底解决

政治制度失灵以及社会对立加剧令美国在涉枪问题上深陷恶性循环。美国总统拜登在上台之后曾向美国民众承诺,要将控枪列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规范美国民众购枪、用枪的行为。然而目前看来,拜登政府所谓的控枪计划仍只停留于口头,并未付诸太多有效行动。

如今的美国,枪声依然不时响起,持续威胁着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美国广播公司直言,美国得了“一种枪支暴力流行病”,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甚至美国已然成为枪支文化的代名词。

“受结构性因素影响,美国枪支暴力问题很难在短期内解决,因为美国的政治弊病并未改善,反而日益严重。”孙成昊认为,目前美国政府能做的是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控制疫情,如果美国经济状况有所改善,贫富分化现象相对缓解,族裔矛盾能在一定程度上得以缓和,那么由这些因素导致的枪支暴力案件或许能够减少。“但要彻底消除枪支暴力,美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严 瑜 【编辑:房家梁】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guojijishixinwen/634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