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东西问丨翁诗杰:发展全面深入的中国—东盟关系为何至关重要?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10-16 21:02:43 0 东盟 中国 马来西亚

中新社吉隆坡10月16日电 题:发展全面深入的中国—东盟关系为何至关重要?

——专访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

中新社记者 陈悦

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日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批评美国的所谓“印太经济框架”与经济无关,是为了排斥对抗中国,他还呼吁东盟应向中国“靠拢”。马来西亚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翁诗杰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专访时认为,马哈蒂尔的批评确实揭露了美国等西方国家“一贯用心”。翁诗杰呼吁,东盟和中国可打造“中国—东盟发展共同体”,进一步拓展双方合作范围,提升合作层次。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记者:近期马哈蒂尔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批评美国的所谓“印太经济框架”与经济无关,是为了排斥对抗中国。您怎么看待这一观点?

翁诗杰:不久前出台的“印太经济框架”,其中所列举的四大支柱中,尤其令人费解的是它还包含所谓“提高道德和透明度,打击洗钱和腐败”。这一表述乍看并无不妥,可其关键是谁来鉴定资本的“不沾贪腐”?

如果对资本的贪腐审查,还是比照美方对进入美国巿场的产品是否遵守劳工标准的裁夺方式,全由美方说了算,过后才由涉案的出口商提出证据上诉,可以想象的是,这打着道德规范的“资本审查”到头来也不外是用以制裁对手的“武器”而已。

与“印太经济框架”相呼应的,是美国和西方国家一直在渲染中国经济实力“入侵”东南亚,这种论调并非始于今日,但在今日更加具体化。

西方的政党、资本、军工和媒体已形成了一个利益综合体。从其舆论布局,不难看出年前针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所谓“债务陷阱说”充其量只不过是个起手式而已。这同他们将华为的通讯科技污名化,指其危及购置国的国家安全,何尝不是同出一辙?

2022年,振华重工南通传动装配车间一片忙碌,工人全面装配马来西亚和尼日利亚等国家轮胎吊,加紧生产“一带一路”国家码头起重机配套件。许丛军 摄

预计接踵而来的论调将包含所谓“腐蚀资本”(corrosive capital)的包装,刻意将登陆东南亚的中资抹黑为意在“腐蚀”东道国治理的“毒株”。这和前述“印太经济框架”中打着道德旗号的“资本审查”前后呼应,其目的十分明显。

马哈蒂尔指西方意在挑衅。确实,这种挑衅可谓“一刀两刃”,一方面是先对中国入之以罪,借以离间目标国的对华关系;另一方面以“莫须有”的指责鼓动煽惑目标国的人民和在野力量,将中资的登陆视为经济侵略,从而干扰乃至破坏执政党与中国的经济合作关系。

中新社记者:西方的这一论调在马来西亚和东盟会有市场吗?马哈蒂尔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呼吁东盟“应向中国靠拢”,中国和东盟应如何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

翁诗杰:东盟和中国已经建立良好的经济合作关系,尤其是双边贸易总量和传统基建项目合作成为双边关系的焦点,也取得良好成果,这些都是人所共见的。以马来西亚而论,这四年来虽然几经政权更迭,但对华关系尤其是经贸合作,仍然保持稳定。

但在国际关系风云多变之际,东盟和中国之间的关系要走深走实,还需要进一步在东盟各国夯实发展对华关系的友好基础。东盟和中国彼此在政治、人文、社会和安全领域的互动与合作仍待深耕,尤其是在双方“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局之后,更显迫切。这其中很可以着力的一点就是打造“中国—东盟发展共同体”为双边关系拓展多领域的互动合作。

尤其是习近平主席于2021年在联合国大会提出“全球发展倡议”( Global Development Initiative),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推手,获得亚非拉国家广泛认同。

在我看来,以东盟国家制定的“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所阐述的政治安全、经济、文化与社会层面的诉求为经纬,在凸显东盟主体性的前提下,推动“中国—东盟发展共同体”建设正当其时。

2022年第十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开幕。彭寰 摄

中新社记者:在“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基础上,中国和东盟可以在哪些领域进一步加强合作,从而推动“中国—东盟发展共同体”建设?

翁诗杰:“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涵盖“东盟安全共同体”(ASC,ASEAN Security Community)、东盟经济共同体(AEC,ASEAN Economic Community)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ASCC,ASEAN Socio-Cultural Community)。

在“东盟安全共同体”这一领域,中国与东盟可聚焦于反恐、禁毒、打击跨境犯罪等领域的合作,同时构建应对气候变化和粮食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隐患的协作机制。此类合作的推进,可为区域的共同安全体系开创新气象,引领国际社会建立新的共同安全观。

在“东盟经济共同体”方面,中国和东盟则可顺应后疫情时代新常态的需求,并以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奋斗目标,着力发展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经济、蓝色海洋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中方具备产能与科技优势,可协助整个共同体在这些领域的发展。

“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可作为中国与东盟双方软实力交融的平台载体。它是中方深度融入东盟社会的切入口。社会文化交流可以进一步增进当地民众对中国的好感与信任,乃“二轨外交”(民间外交)的精粹,也是贯彻“民心相通”的理想推手。

2016年,“一个都不落下——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研讨会在印尼举行。顾时宏 摄

中新社记者:要打造“中国—东盟发展共同体”,东盟和中国之间可以进行怎样的民间交流?

翁诗杰:必须指出的是,包括马来西亚在内,东盟某些国家仍然一定程度受到西方论述的影响。要排除某些别有用心的干扰舆论,首先双方民间组织、智库应加强交流。东盟各国友华、知华的民间组织、智库要积极发声,助力客观、正向的资讯传播。

其次,中资企业要积极参与到东道国“亲善睦民”社会责任活动中,务求当地民众在这些活动中有参与感和获得感。

再次,中国也要进一步丰富国际传播在各国的本土化色彩,要讲好在地对华互动的好故事,要积极宣介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人文友好交往。(完)

受访者简介:

翁诗杰现任新亚洲战略研究中心主席、马来西亚中国丝路商会会长、马来西亚民族中兴基金会总裁等职。

他曾任马来西亚国会下议院副议长、马来西亚交通部部长、英联邦国家议会协会常委等政务要职,精通中、英、巫(马来语)文等多项语种,是马来西亚文坛驰名作家。在任期间,他曾积极推动马、中两国的议会外交与民航合作,并促成启动了两国大专院校学历互认的机制。

近年来,他积极以商会和智库为平台,努力推动“一带一路”节点国之间的互联互通与人文互动。

【编辑:黄钰涵】

河南9位发小全部考上博士携手返乡创业

辛弃疾白居易加了个夸夸群?

中国兴起“另类”养宠热潮 背后风险需被“看见”

【正能量速写画】民警雨中撑伞暖心守护受伤司机

一览十年成就,这个展看点满满!

【中国这十年·焦点面对面】中国人的“文化获得感”从何而来?

紧急换“将”、政策大转弯 英首相特拉斯能否破局?

意大利航天员引用的《兰亭集序》,竟有这么多故事!

年轻人爱上骑摩托了,各地“禁限摩”会放松吗?

宋词和宋代词人,真的很有趣!

美众议院特别调查委员会将就国会山骚乱传唤特朗普

“球星卡”升温,专业从业人员提醒:新手勿跟风

南宁动物园网红黑猩猩“暴走”系游客挑衅所致

“传奇警犬”暮年犹勇:退休前站好最后一班岗

俄军换将后,基辅连续3天拉响防空警报

【寻味中华】“小家”碧螺春,大有乾坤

APP越用越“膨胀”,你的手机存储还好吗?

有聊丨徐佳莹:做音乐是最适合我的一种冒险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106059.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