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10-22 09:06:37 0 人才 代表 科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议报告、谈体会、话使命,党的二十大代表们备受鼓舞、信心满怀、干劲十足。

“嫦娥”揽月、“蛟龙”入海、“墨子”传信、“祝融”探火……新时代这十年,我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代表们纷纷表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成就,离不开科技、人才、创新支撑。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科技、人才、创新的战略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代表们纷纷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提出科技、人才、创新“三个第一”的重要论述,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内科技、人才、创新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创新是一个决定性因素。”河南省科技厅厅长陈向平代表说,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科技创新成为关键变量。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才能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非凡十年,我国创新主体不断壮大,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第一位,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33万家。科技投入力度空前,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一万亿元增加到二万八千亿元,居世界第二位。我国科技创新实力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综合排名上升至世界第十一位。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独立章节进行谋划部署,提出‘三个第一’的重要论述,把科技、人才、创新的战略意义提升到新的高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周卫代表认为,科技、人才、创新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没有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的变革,创新第一动力的作用就难以真正发挥,人才则是激发生产力变革和高质量发展的源泉。”

“科技、人才、创新三者协调统一、互为补充,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浙江省杭州市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代表说。

“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科技、人才、创新的重要论述,既是对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也是对未来的深远谋划。”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总设计师杨宏代表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体现科技自立自强、强调人才培养的典型领域。十年来,我国从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载人航天不断刷新纪录,中国空间站从规划一步步变为现实。

代表们认为,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攻坚克难,矢志创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澎湃动力。

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

代表们表示,迈上新征程,要深刻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锻造“第一生产力”,激活“第一资源”,澎湃“第一动力”,将报告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育、科技、人才必须融为一体,作为国家战略统筹部署实施。”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苏东林代表认为,教育是根本,科技促发展,人才是保障。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今后应当发挥更大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我们做好教育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奋斗方向。”天津市和平区岳阳道小学党总支副书记、校长褚新红代表表示,新征程上教育事业要有新作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代表们纷纷表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要进一步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优化配置创新资源,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中国极地研究中心“雪龙2”号船长赵炎平代表介绍,“雪龙2”号是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能够在1.5米厚冰环境中连续破冰航行,极大提升了我国保障极地科考的能力,有效推动了我国船舶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今后我们要继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企业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才能具备核心竞争力。”江苏荣威有限公司高频车间线长吴红梅代表说,下一步企业将继续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加强产学研合作,夯实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回望过去十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攀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等技术突破,有力推动制造业升级发展,新能源汽车、新型显示产业规模居世界第一。新兴前沿技术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超级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加快应用,推动人工智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创新活力不断释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代表说,合肥十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球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全国首套国产质子治疗系统等,都在合肥研发应用。“合肥今后将聚焦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创新人才汇集地,努力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创名城,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浪潮集团首席科学家王恩东代表说,“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作为一名服务器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接下来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科技的主动赢得国家发展的主动。”

强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人才支撑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

代表们表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十年来,党对人才事业的领导全面加强,以识才的慧眼、爱才的诚意、用才的胆识、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推动形成天下英才聚神州的人才发展环境。

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代表认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要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东北大学将依托优势学科资源,积极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深度融入区域创新体系,以一流科技创新平台会聚一流人才,创造一流成果。”

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党委书记舒歌群代表认为,当今世界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教育竞争。“培养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

代表们表示,要大力培养使用战略科学家,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让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造就规模宏大的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抓住高质量发展战略机遇和需求,培养更多更高质量的卓越工程师。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人才体制机制,为创新人才营造良好生态,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作用更加充分。

“我们充分尊重学术规律,持续为人才减负松绑,实施长周期柔性考核机制。”舒歌群代表介绍,宽松的创新氛围,让科研人员能够潜心钻研,中国科大年轻的数学家团队相继攻克了“哈密尔顿—田”和“偏零阶估计”等多个世界级数学难题。

“体制机制改革,赋予科研人员更多自主权。”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党委委员陈玲玲代表说,近年来她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探索未知领域,带领实验室团队创建了长非编码和环形RNA研究技术体系,取得一系列原创研究成果,开拓了研究领域的新方向。

“我是一名普通的采油工人,我的经历充分说明,人才不只是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工人也能成才,也能成为创新达人。”大庆油田采油二厂第六作业区采油48队采油工班长刘丽代表说,在单位党组织支持下,自己牵头成立了刘丽工作室,围绕生产难题进行技术创新,已实现研发应用创新项目1048项,解决生产操作性难题500多个,技术革新创效超1.2亿元。“产业工人也要与时俱进,有技术、能创新、会发明的工人更有力量。希望今后能够更好地培养、重视产业工人,更好发挥工人阶级的作用。”

面向未来,代表们一致表示,要进一步健全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服务、支持、激励等机制,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为人才减负松绑,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共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本报记者 冯 华 金正波 常 钦 路 畅(本报记者孙振、宦翔、王瑨、张垚、张帅祯、黄超、盛玉雷参与采写) 【编辑:叶攀】

文明的坐标|玉“润”大汶口

石油减产纷争:沙特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

严监管时代来临,电子烟“通配”大战走向何方?

做首相时间虽短,但特拉斯有资格领这笔钱……

仅剩一个月开幕 卡塔尔世界杯还有哪些悬念待解

这个权威排名中国第17名,见证中国5年间数字竞争力

屏蔽同事、已读不回……你对“职场微信礼仪”介意吗?

接连发现新物种 专家:不要入口!

彩电价格持续下探:50英寸千元轻松购 还会跌吗?

走过十年路 主旋律电影进阶为“新主流大片”

教培机构纷纷入局电商直播,会有下一个东方甄选吗?

老人连续5年给热心女孩寄特产

中国足球止颓回暖,又有了一些好消息!

盯上伊朗无人机,美国的制裁动机很不简单!

酝酿公共支出削减计划 英首相特拉斯持续面临危机

朱婷时隔一年重启新征程,正值当打之年留洋前景几何

医生、党员、人民英雄 张定宇:任何一个身份我都不能退缩

从“跳水王子”到“熊书记”,党代表熊倪的变与不变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10700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