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一个长江上游古镇的绿色“变形记”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10-27 06:03:59 0 土纸 宜宾市 屏山县

长江上游,宜宾市屏山县龙华古镇内,大小龙溪河千百年来穿城而过。对于这里的村民而言,过去10年可以被轻易划分为两段。

前5年,伴随着全镇1300多家土纸厂内日夜轰鸣的机器声,以及泛着白沫的河水,家家户户在纸厂随时会被取缔的忐忑中,多产一天算一天。

后5年,“靴子”落地。2017年上半年,1300多家土纸厂说关就关,百年流传的落后产业在青山绿水前退步,换个活法,成为摆在全镇人面前最紧迫的事。

当然,这也是热闹的5年。曾经晾晒纸张的作坊被推平,大家试过种藕、养鱼、栽树,摸索着寻找新的支柱产业。慢慢的,屏山县全县脱贫了,清澈的河水回来了,龙华镇入选“四川最美古村镇”。

绿水长流

Ⅱ类水比例

从8.3%增加到83.3%

龙华镇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大小龙溪河流经此地进入岷江,再由宜宾三江口汇入长江。

10月,龙华镇党委委员刘焘忙着走村入户,为全镇的茶叶提质奔走,一如当年和伙伴上门宣传关闭土纸厂一样。

“只是这次不会再被赶出来了,大家都很高兴。”骑着电动车,刘焘提高了声调。

路过河边时,看见宜宾市屏山生态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正在做检查,刘焘停下车。

“马上到汛期了,水质有起伏。”忙着采样的曾晖跟刘焘招呼道。作为宜宾市屏山生态环境监测站站长,在曾晖看来,眼前的这条河就是龙华镇环境改善的最好体现,“关土纸厂前,这里的水质波动较大,出现了超地表水Ⅲ类水质现象,现在达到Ⅱ类水质比例明显增加。”

从数据上看,在龙华镇,同一条河,5年内达到Ⅱ类水的比例已从8.3%增长到83.3%。

“刚刚还在河里看到了鱼,哪像之前河水黑黄黑黄,臭烘烘的。”刘焘话落,风吹动竹林瑟瑟作响。

龙华古镇,处处是竹林。

曾经,人们从山上背回竹子,在石灰池里泡上两三个月,然后打成浆做成纸。两万余人的镇上,散落着大大小小1300多家土纸厂,泡竹子的废水随时都在从各家纸厂大大小小的池子里直接排入河里,再流入长江。

那时的龙华镇是出了名的富裕镇,造纸的年产值能到1.5亿元。这让村民们顾不上弥漫在空气中酸酸的味道,还有河水上翻腾的泡沫和死去的鱼虾。

但同时,这里也是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的上游意识,在这里变得更加具象。

2011年开始,从宜宾市到屏山县,开始推动取缔土纸厂,实现转型发展。

“特别难。”刘焘记得,当时屏山县共有1396家土纸厂,龙华镇就占了1350家。在他看来,正是在长江大保护的推动中,取缔土纸厂的行动在加速。

从2016年11月开始,宜宾市和屏山县两级党委政府下决心关停土法造纸厂,采取多项措施引导关停户转型发展。

“100多天,我们全镇1300多家土纸厂全关了。”刘焘感叹道。

换个活法

发展绿色产业

生态保护深入人心

2017年4月前,屏山县全面完成了1396家土纸厂的关闭工作。

“整个镇子突然就安静了。”刘焘记得,以前镇上的一场赶集能交易80头猪,关闭纸厂后,这个数量减少了一半,“消费下降很多,比如卖水果的,最初镇上有五六家,很快就关得只剩一两家了。”

转型阵痛下,村民们开始寻找新的出路。慢慢地,古镇里看得见的是青山环抱、绿水长流的改变,看不见的是生态文明理念的觉醒。

“我最初想的是养猪养牛。”昔日贫困户刘永珍的家在河边,她是最早一批关闭土纸厂的村民。尽管彼时最直接的思路就是畜禽养殖,但这个念头很快就因为产生的污染作罢。最终她选择了淡水养殖,“鱼儿养在水里,不会污染。”结果第一年,花20多万元买回来的200多条娃娃鱼一夜之间全部染病,她因此3天没吃下饭,每天忍着眼泪,颤抖着给唯一存活的那条娃娃鱼擦药,“它的脚全烂了,软软的一坨。”

更多的是集体摸索。在龙华镇人民村,村委会副主任成乾贵印象深刻,村里曾经想着靠水吃水,便组织村民一起种藕,但从采摘到销售都毫无头绪,最终以失败告终。

“我们找了很多路子。”刘焘从不避讳谈及这些“弯路”,种中药材,周期太长、种植难度大,无法成规模;去周边县市学竹编,村民们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冷水鱼养殖成本高,不适合大面积推广……

路都是慢慢找出来的,但这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多大,成为所有人最先考虑的问题。

“我们种植无公害茶叶,再也不用担心会被叫停。”村民余强的右手臂上有一道10多厘米长的疤,那是造纸时受的伤。彼时他草草包扎了一下就继续围着机器转,只要机器转起来,就有钱。

关闭纸厂后,余强家欠下债务,他们开始种茶。尽管第一笔收入只有几百元,但这笔几乎不算盈利的收入对他而言很珍贵,意味着找到了新的方向。

如今,刘永珍早已脱贫致富,成为大家口中的“娃娃鱼”阿姨、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靠着淡水养殖,每年的收入在20万元左右。

余强家的年收入也保持了这个水平,今年,他扩大了茶厂规模。而整个龙华镇已发展起茶叶4万余亩,预计今年镇内产干茶2800吨,产值1.5亿元以上。

新的奔头

村里有了“鸟导游”

“靠山吃山”有了新说法

是什么时候大家真正发自内心地认同关闭土纸厂这件事?

刘焘很难说出具体的节点,或许是河水重新变清,孩子们有了抓鱼捉虾的地方,也或许是新的出路慢慢走上了正轨,大家有了新的奔头,但终归,属于龙华镇的故事有了新的讲述。

关停土法造纸厂不到3年,龙华镇鱼孔村里,鸟儿又多了,包括四川山鹧鸪——这种中国特有、主要分布在屏山及周边的世界级濒危鸟类。

“以前,在竹林砍伐、土法造纸等人为因素干扰下,山鹧鸪数量稀少。”刘焘说,为此,这里获批了全国首个以保护四川山鹧鸪等雉科鸟类为主的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如今,村民们正享受着青山绿水带来的“生态效应”。在关闭土纸厂后,随着观鸟人不断被吸引而至,龙华镇鱼孔村村民史兴礼成为了“鸟导游”,靠着带路和销售农产品,一年的副业收入超过5万元。

“这也是我们靠山吃山的新说法。”刘焘感触很深。眼下,在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中心的指导下,鱼孔村将观鸟产业列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产业。

同时,龙华镇利用政策扶持,建起造纸竹原料宰料场,采取保底价收购村民的竹原料,解决农户竹料销售难的问题。发展食用笋产业,全镇食用笋年产值约3000万元。还有猕猴桃、羊肚菌栽培、高山蔬菜、水产养殖、林下生态鸡养殖等新兴示范项目,绿水青山间,一片欣欣向荣。

当然,眼下最重要的是对全镇4万亩茶叶的提质增效工作。

余强一直记得,在浙江“取经”时,得知当地一亩精品茶叶的产值能达到上万元时自己流露出的羡慕,“这是我们的新目标。”

说这话时,小镇的一河清水正汩汩汇入长江。这里的人们都坚定相信,家乡的未来将越来越好。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李佳雨 肖洋 杜卓滨 梁家旗 伍雪梅 摄影报道

(华西都市报) 【编辑:李岩】

任志刚:全球风云变幻,香港如何保持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

张卢卡:辣椒何以风靡世界餐桌?

主播们仍在厮杀的“双十一”,你买买买了吗?

生活中常见的青色,竟然隐藏着这么多文化密码!

马龙展望巴黎奥运会:不到退役,不说放弃

穿普拉达的新首相,能带领英国走出困境吗?

“双11”预售开启 四季度消费市场有望持续回暖

俄乌局势再陷“罗生门” 谁将引爆“脏弹”?

那些对“鹤岗”心心念念的年轻人,想要什么

95后女孩辞职 带着爷爷来了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这个条例发布!为个体工商户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

苏纳克发表就任首相后首次演讲 将解决这些重大问题

当林书豪们不再是全场焦点,你还会不会再为他鼓掌?

错峰赏秋景 北京市属公园推出30处彩叶观赏地

政坛震荡不断 首位印度裔首相将带领英国走向何方?

“我该往哪儿走?”外媒:拜登在白宫草坪上迷路

【寻味中华】云南普洱茶:时光的味道

致敬最可爱的人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10756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