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50多年前建成的这条“人工天河”,镌刻下了什么?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10-30 18:08:01 0 红旗渠 总台 纪念馆

在河南安阳林州市,一道蜿蜒的水渠盘旋在太行山绝壁,宛若“人工天河”。这就是修建于上世纪60年代的红旗渠。

10月28日,正在河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红旗渠。他说:“红旗渠很有教育意义,大家都应该来看看。”这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人工天河”呢?

奇迹

林州市,1994年由林县撤县设市而来,位于河南省最北部的太行山东麓。因为干旱,当地曾有“吃水贵如油,十年九不收”的说法。

1959年,林县再次遭遇大旱,江河断流,水库见底,境内开凿的水渠全部干涸。为了彻底改变缺水的局面,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提议,寻找新的水源。经过调研,山西境内的浊漳河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然而,引漳入林需要穿越千山万壑的太行山。在当时的条件下,其难度不亚于移走一座大山。面对质疑和反对声,杨贵誓言:如果渠修不成,就从太行山上跳下去,向林县人民谢罪!

1960年2月10日,林县县委、县政府连夜通过有线广播向全县人民发布了“引漳入林”的动员令。此后的十年时间里,十万林县儿女以改天换地的豪迈气概,凭着一锤一钎一双手,最终在太行山腰上建成全长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

△红旗渠纪念馆,重现当年修建场景的雕塑。(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周恩来总理曾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红旗渠建成后,解决了几十万人的吃水和50多万亩耕地的灌溉问题,成为当地人民的“生命渠”“幸福渠”。时至今日,红旗渠依然发挥着巨大作用。

丰碑

为了建设红旗渠,林县干部群众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没有足够的住处,修渠大军就直接在施工的悬崖边铺上茅草打地铺,渠修到哪里,就把家安在哪里。

水利科班出身的吴祖太受命承担红旗渠设计工作,在遭遇母亲病故和妻子救人牺牲的家庭变故后,依然坚守在红旗渠建设一线。在一次入洞勘测险情时,吴祖太被坍塌的巨石砸中,生命定格在了27岁。

在红旗渠建设工地,还涌现了任羊成凌空除险、李改云舍己救人等众多感人事迹。在长达十年的建设过程中,林县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牺牲,其中最大的63岁,最小的年仅17岁。

△红旗渠纪念馆展出修渠时的劳动工具。(总台央视记者范一鸣拍摄)

青年洞是红旗渠的咽喉工程,施工难度极大。为了征服这一天险,300名青年组成突击队,经过17个月的英勇奋战,终于凿通了600多米的岩洞。这个隧洞被命名为“青年洞”,正是为了纪念青年们艰苦奋斗的业绩。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红旗渠如同一座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

2019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前夕,红旗渠建设者等22个集体被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

△红旗渠纪念馆。(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精神

当年,林县把引漳入林工程命名为“红旗渠”,意思就是高举红旗前进。

红旗引领方向,精神震撼人心。正是在红旗渠建设过程中,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林县人民把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时任林县县委书记杨贵曾经撰文回忆:“群众自带工具、自带口粮,不足部分从生产队储备粮中补助;修建红旗渠的石灰自己烧,水泥自己产。一分钱、一袋水泥、一个钢筋头、一根锤把子都做到了物尽其用。”

为了建设红旗渠,林县干部群众团结协作、无私奉献。党员干部在工地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与群众风雨同舟、血肉相连。一些公社和村庄并不能从红旗渠中直接取水受益,但他们不计得失,为红旗渠的建设倾力付出。

△蜿蜒在太行山腰的红旗渠。(总台央视记者程铖拍摄)

2021年9月,在新中国成立72周年之际,红旗渠精神成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

在这次到红旗渠实地考察时,总书记指出,红旗渠精神同延安精神是一脉相承的,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红旗渠精神永在!”

监制丨申勇 赵雪花 龚雪辉

主笔丨刘会民

播讲丨黎春

音频制作丨周天纵

责编丨郁振一

视觉丨陈括 张晶

【编辑:房家梁】

三宅一生:当东方审美闯入西方时尚

与“时”应势,宜促中外文明互鉴

台北故宫博物院三件文物损坏:怎么坏的?谁来负责?

广东台山鹅香飘四海 “老味道”满足新需求

破千万教资考启幕 “热度”问号何解?

内地悄然兴起“儿童剧本杀” 专家:寓教于乐功能须彰显

文明的坐标|“农耕”屈家岭

由“天将降大任”带来的记忆碰撞,引发古文科普大讨论!

美国“惹火”太危险!核威慑“魔盒”已打开?

所乘军机发生故障 新西兰总理阿德恩被迫滞留南极

70岁+,这些网红为何能火遍全网?

中蒙俄“万里茶道”运的是什么茶?

陈江:南海古沉船何以实证海上丝绸之路的繁盛?

安哥拉留学生沉浸式体验非遗之美

天将降大任于“啥”人,为何会有这么多人记错?

民警12年坚守做海岛守护者

探访山东章丘大葱种植基地:“你没葱高真的不是笑话你”

从花滑世界冠军到冰雪运动推广者 佟健与冰雪的不解之缘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10803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