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东西问|刘典:数字中国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何深刻影响?

网络编辑 国内 2023-03-21 21:41:28 0 数字 中国 数据

中新社北京3月21日电 题:数字中国建设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何深刻影响?

作者 刘典 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邀副研究员、数字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专家

近年来,全球数字经济规模持续扩大,数字化转型加速,深刻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同时,面对复杂的外部环境,数字经济的“稳定器”作用愈加凸显,并成为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共识。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从顶层设计对数字中国建设进行全局规划。今年中国两会期间,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信号不断释放。3月10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了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其中提出组建国家数据局,负责协调推进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统筹数据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统筹推进数字中国、数字经济、数字社会规划和建设等。

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数字中国建设进入新阶段,上升至新高度,事关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和国家竞争优势。

从全球数字版图看中国数字发展新战略

从国际视角出发,数字领域已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关键版块。各国正积极推进本国数字化发展,如美国、英国、欧盟国家等纷纷加大了数字基础设施投资,加速全国宽带网络覆盖率,为5G、6G技术研发提供资金支持。数字金融创新方面,美欧正积极探索数字货币发展,加强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作用。推进数字化产业发展方面,欧盟推出单一数字市场“一揽子”计划,旨在消除数字化市场的障碍和壁垒,促进数字化产业发展。此外,美国和欧盟也在加强数字化技术、产业研究和创新支持。

站在世界地图前的中国,适时提升了数字中国建设的优先级,较早做出重要部署,并取得一定成就。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大幅提升数据资源价值释放速度,数字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2022年中国新建5G基站88.7万个,5G基站总数超254万,2023年总量有望超290万;全国已有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18.45亿户。数字政府建设方面,各级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服务效能显著增强,90%以上的政务服务网上可办,户籍证明、社保转接等200多项民众经常办理事项实现跨省通办。数字社会方面,服务更加普惠便捷、地区间数字鸿沟减小。数字中国建设,逐渐驶入快车道。

珠峰海拔6500米前进营地上的5G基站。中国移动供图

中共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如何在数字化发展浪潮中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塑造新优势,成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考量。

数字中国建设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

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也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如何更好地发动这一引擎,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议题。

首先,数字中国建设需夯实“数字根基”。一方面,打通信息“大动脉”,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算网融合,包括5G网络与千兆光网协同建设、移动物联网全面发展、系统优化算力基础设施布局、整体提升应用基础设施水平等。今年两会期间,工信部部长金壮龙提到,工信部正在总结推广5G经验,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产业体系完备优势,产学研用集中发力,加强国际合作,加快6G研发。另一方面,要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完全释放数字潜能,提升产业链价值,包括推动公共数据汇聚利用、释放商业数据价值潜能、建立数据产权制度、开展数据资产计价研究、建立数据要素按价值贡献参与分配机制等。

2021年11月,上海,参观者被第四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展出的6G网络概念所吸引。殷立勤 摄

目前,中国数字化基础设施仍相对薄弱,不同部门、行业、区域间的数据无法共通。夯实“数字根基”,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政产学研多界合作,才能充分释放数字潜能,让产业链实现价值最大化,打造产业共赢的新生态。

2023年2月,江苏海安高新区的一公司数字化车间内,员工正在赶制电梯信号系统部件订单。顾华夏 摄

其次,数字中国建设应与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深度融合。经济层面,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经济发展;加快传统产业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着力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通过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培育壮大核心产业,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支持数字企业发展壮大。政治层面,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完善与其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强化数字化能力建设,促进信息系统网络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业务高效协同;文化层面,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提升数字文化服务能力,打造若干综合性展示平台,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社会层面,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生态文明层面,推动生态环境智慧治理,加快构建智慧高效的生态环境信息化体系,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

再次,数字中国建设要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只有掌握核心的数字技术,才能做到产业链各个环节自主可控,充分激发数据要素作用。而数据要素流动的每个环节关涉经济、社会安全,因此建立良好的数字安全屏障,应与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同步进行。

一是科技自立自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既靠自主创新实现突破、维护安全,又要全面做强自己、实现引领。这意味着不仅关键核心技术领域自主可控,拥有强大的科学技术原创能力,还要持续产出重大原创科学思想和科技成果。具体来说,需要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2022年,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已达40万家,贡献了全国企业68%的研发投入,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科技自立自强的实现,企业是中坚力量。

2019年8月,新疆首个“电塔 5G”基站在乌鲁木齐建成。信息运检人员在后台通过“鹰眼”查看变电站设备运行情况。王晋魁 摄

二是数字安全可控。数据资源日益成为提高生产力的关键资源,围绕数据资源衍生出大量金融、政务服务。因此,尽快提升中国网络安全水平,筑牢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十分重要。

最后,数字中国建设发展要优化国内国际“两个环境”。一方面,应建设公平规范的数字治理生态。推进数字治理,是一国数字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必经之路,也是提升国家数字经济总体水平、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中国加大数字治理力度,保障数字经济高质量健康发展,包括完善法律法规、推进数字领域精细化立法、构建技术标准体系、净化网络空间、提升治理水平等。

另一方面,构建开放共赢的数字国际合作格局。为此,中国坚持以合作促发展,反对国际上出现的“分裂网”行为和风向,同时促进国际数字经济合作,提高中国国际循环参与质量和水平,提升在相关国际规则构建和治理领域话语权。

2022年9月,2022世界数字经济大会暨第十二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在浙江宁波举行。图为双臂协同机器人展示“穿针引线”动作。王刚 摄

当前,数字技术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越来越重要的支撑作用,也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生剧烈变革。随着数字中国建设不断推进,中国在文明范式上进行创新和再协调,提高数字时代的国家能力,也彰显了数字文明的中国向度。数字化浪潮下,数字中国既是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的独特选择。数字中国建设需坚持内外兼修,提升中国综合实力,并积极应对可能的机遇与挑战。(完)

作者简介:

刘典,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邀副研究员。兼任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法治战略与管理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北京科技创新中心研究基地研究员等。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数字经济治理、数字货币、网络与数据治理,国际政治经济学等。在《中国金融》《文化纵横》《学术论坛》等核心期刊发表十多篇研究论文,在《光明日报》《经济日报》《解放军报》《学习时报》等数十家权威纸媒发表近百篇评论文章。承担中央有关部委及北京市首都高端智库决策咨询研究课题,部分政策研究成果获重要反响。

【编辑:朱延静】

浙江文化观察:阳明心学何以走出“跨界”新路?

美国学者:中国创造奇迹 一些国家“害怕中国更成功”

复苏起步,中国经济还有哪些“关”要闯?

中消协:超九成“第三方测评”涉嫌存在测评标准类问题

报告:遗嘱人平均年龄持续下降 30岁立遗嘱人数占三成

【寻味中华】福州茉莉花茶:“中国春天的味道”

今日春分 | 春风如贵客 一到便繁华

金价“狂飙”,再不买还会涨?

二手房成交量见涨,中介却为何“自降身价”?

江苏4天调整5地市委书记,履新官员都说了这件事

旱情严重!台湾日月潭“九蛙叠像”“神秘黑洞”全露出

中疾控专家:中国部分省份流感活动高峰已经出现拐点

美国入侵伊拉克20周年之际,华春莹发了一张中美对比图

台湾缺蛋乱象:“潜水蛋”是啥?自助餐“卤蛋”自由?

LPR已连续7个月“按兵不动”,房贷后续还会降吗?

一年400多名学生上清北,全国高中C9联盟啥来头?

工作场所性骚扰,用人单位该担何责?

字号太小 打车难……适老化改造如何改到心坎里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12394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