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从古代“高考”中体会“追求卓越、报效国家”的士子情怀

网络编辑 国内 2023-06-07 18:20:36 0 考生 殿试 乡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选人用人,正是中国社会古往今来育人树人的一种成果检视。古代“高考”让“学而优则仕”成了刻在读书人骨子里的观念,现代高考则是让当代青年有学习深造的机会,更好地成为未来的国家栋梁。那么,形成于隋唐、废除于清末,有1300多年历史的古代“高考”——科举制度,究竟是什么样的呢?

长达9天的考试

在科举制度之前,古代中国普遍使用的是举荐(察举)制度,但这一制度具有不公正和随机性。而科举制度是中央力量统一安排全国的分区统考,即相当于现代的“高考”,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这一制度也影响到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科举从开创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1300余年。

明朝是科举的鼎盛时期,考试分为四级,第一级是童试,中者称秀才;第二级是乡试,中者称举人;第三级是会试,中者称贡士;第四级是殿试,中试者赐进士出身。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有三个格外拉风的称呼,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分赐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

考试每3年进行一次,乡试、会试各分3场,每场考3天。第一场写7篇八股文,第二场写1篇政论、5篇判词、1篇公文,第三场写5篇时政评论。

在南京江南贡院举行的乡试,考生自带干粮,不允许回家。江南贡院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最多的时候有20644间号(宿)舍,每间号舍也就2平方米左右,上下分置两块木板,分别作为桌椅。考生睡觉时,须把两块木板拼接起来当床,个儿高者伸腿都困难。

古书上讲的“进京赶考”指的是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场设在北京贡院。

古代“高考”竞争之激烈,远超现在。明清时期,录取人数最多的一次是雍正八年,一共406名,最少的一次是乾隆五十四年,只有96名。清朝光绪九年,参加会试的考生有1.6万多人,只有300多名考生得中,录取率仅为1.9%,真正堪称百里挑一。

最重量级的“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在太和殿前举行。除了现场点题,还要通过问话、观察等方式对考生进行综合考察。其中最隆重的是“传胪仪式”,即由皇帝宣布考生考试名次的典礼。

考生须带“浮票”着“制服”

古代考生很辛苦,需要长途跋涉去赶考,还要把所有必备的东西都带齐。从四书五经到考试专用的墨斗笔、墨汁储藏盒、砚台,还有换洗衣物。

在所有考试用品里,浮票即准考证无疑最重要,一旦遗失,将无法弥补。古代没有照片,准考证只能用语言描述。比如:姓李名四,年龄20,中等身材,有胡须,考号治字31号等等。

清制,乡试共分三场。每场都是提前一天点名发给试卷入场,后一天交卷出场。由于考生人数众多,每次都需要分路、分时点名入场。

预防考生作弊,古今一样严格。《宋史·选举》记载:宋太宗淳化年间,为“革考官窝私之弊”,采用监丞陈靖的建议,推行“糊名考校”法,即在试卷上糊住考生姓名、籍贯,决定录取卷后再开拆弥封。

“弥封”是在试卷交上来后,先由弥封官将卷面折叠,封藏应试者的姓名,编上红号,然后由誊录人员将试卷用朱笔誊抄,称为“朱卷”,最后再送考官评阅。放榜的时候,按取中的“朱卷”红号调取“黑卷”(原件)拆封,最后唱名写榜。

为防止作弊,考场进行全方位封闭,用一排排号舍把考生隔开。后来,又采取考生进号舍后即关闭上锁,考前洗澡并提供制式服装,以此方式来杜绝作弊。

诵文十通者 才可应试

古代“高考”不限制考生年龄,但要求除了背诵《论语》《孟子》《诗经》《礼记》《左传》等原著外,还要熟读原文几倍数量的注释,以及其他书籍的学习。

唐朝设有童子科,10岁以下的孩子能通一经,并且《孝经》《论语》等每卷能诵文十通者,就可以入科学习。在宋淳熙元年,女孩林幻玉前去应试,就大纲内的43本诗书对答如流,被孝宗皇帝封为孺人。而元朝的童子科中试者,都能进入朝廷的最高学府国子学。

清康熙三十八年己卯顺天乡试,以及乾隆三十五年庚寅江西乡试时,还出现了99岁高龄的考生,即秀才黄章和李炜。

此外,累世中第的家族性现象当时也经常出现。明代,殿试拿到名次的考生最多的省份是江西,其中最著名的又属吉水县,以出翰林闻名全国,到了清代出得最多的则是江苏、浙江两省。

当然,无论年龄大小,考生的最终目的都是考取状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历史上一共出现过文武状元500多位,第一个状元是唐高祖武德五年的孙伏伽,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的刘春霖。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的傅善祥,可谓女中豪杰,她连中三元,不仅是状元,还是解元、会元;不仅是殿试第一名,还是会试、乡试第一名,也是全省第一名、全国第一名。500多个状元中,只有19个曾经连中三元,文状元16个,武状元3个。其中最牛的,是明朝洪武年间的黄观,他连中六元(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都是第一名,年仅27岁,后任翰林院修撰,成为建文帝的重臣。

考生能考取状元的因素很多,其中考卷上的书法最能直接影响成绩。康熙三十年殿试,康熙皇帝就因对第二名戴有祺的书法极为欣赏,直接把他定为了第一名。明朝万历二十六年的状元赵秉忠的考卷,是目前保存的唯一的殿试状元卷真迹,其字迹娟秀、工整严谨。

不过也有另类考生,如明末清初的文坛奇才金圣叹,真是文坛得意,考场失意。他参加过三次考试,回回作文精准地拿到了零分。气得主考官在考卷上痛批:“秀才去矣!”翻译一下就是,你小子下次别来考试了!

复读不辍 终得进士

考生有金榜题名,就有名落孙山。古代也有不少复读成功的例子,还都是些大名鼎鼎的人物。如明朝戏曲家、文学家汤显祖,第五次考试时才以殿试三甲第二百十一名赐同进士出身;民族英雄林则徐三次参加考试,最后一次终于以殿试二甲第四名、朝考第五名被赐进士出身;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第三次参加会试才考取,殿试位列三甲第四十二名,赐同进士出身,后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

对古代的复读生来说,家里一定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才能坚持下去。因为赶考费包括车马费、旅店费和饮食费,外加考卷以及考试装备如脂烛水炭、餐器、衣席等,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始于唐废于清的书院是当时最有名的高考“补习班”,分为私人和官办两种。史上最牛的补习班老师当属南宋理学家、文学家吕祖谦,他量身定制了一册模拟复习大纲及考题,效果堪比今天的《5年高考 3年模拟》,考生如果能正确解答,大都可以顺利通过考试。

无论一次考取或复读成功,对考生来说都是一件大喜事。“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首著名的《登科后》就是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46岁的孟郊第三次赴京赶考,终于得以登上进士第,于放榜之日所写,极度欣喜之情跃然纸上。

古代的“高考”录取通知书称为“捷报”,由专门的官员带上人敲锣打鼓前去报喜。捷报的样式大体相同,上面是欲飞腾龙,下面是云山雾海,正中央写有某某年高中乡试或者殿试第几名,考生收到后,都会郑重地贴在家里厅堂最显眼的位置,光宗耀祖。

现代高考与古代“高考”显然已无可比性,但其实质都蕴含着中华文化传统中追求卓越、报效国家的理念。高考不是人生唯一的答案,但它确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节点,也是人生的一次宝贵经历。在这个激情夏日,祝愿所有的考生高考顺利、金榜题名。

(道中华微信公众号 本文由作者综合整理自新华网、人民网、《每日新报》) 【编辑:田博群】

北京会晤后,伊朗沙特又迎来一个重要日子

每一个微小的梦想,都值得全力以赴

青少年抑郁症诊疗,是否被扩大化了?

中国新世代热衷“反热门”旅行:不看人气,只问体验

“村”字头体育让人看到乡村魅力 归家游子幸福感十足

绿皮火车上渐渐消失的跨省卖果“担担军”

批特朗普最“狠”的人之一,宣布参加美国总统大选

新冠“乙类乙管”后首次高考今日开考,有这些新变化

外国“高考”不简单!这国考试堪称“世界最难”

“90后”在酒泉:“摔跤吧!妈妈”

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内部啥样?我们探访了一番

经济观察:中国5G商用四周年,交出怎样的成绩单?

30万能让梅西敬酒?你想啥呢朋友!

中俄两军组织实施第6次联合空中战略巡航

中新人物|演员王智:演员与角色互相成就,喜欢的事情要坚持

从吃得饱到吃得健康 良种如何让餐桌更丰富?

人这一辈子,一定要看一次蝴蝶大爆发!

漫话节气丨芒种:一壶青梅酒 四野皆插秧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12999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