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这场云聚会,扬起“非”比寻常的旗帜

网络编辑 国内 2021-12-01 13:45:39 0 中非 非洲 中国

29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以视频方式出席了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

部长级会议,国家主席亲自参与,这本身就说明,中非关系非比寻常。

同样非比寻常的,是习近平主席身后的旗阵,中国与53个建交的非洲国家以及非洲联盟的55面旗帜,一字排开。

国际关系里,什么叫可靠的朋友,中非就是一面旗帜。

今年,是中非开启外交关系65周年,更是非洲兄弟帮助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过去8年,习近平主席4次到访非洲;几天前,中国发布了十八大以来首部全面介绍同某一地区合作成果的白皮书,对象,也是非洲。

中非关系为什么好?中非友谊为什么深?读懂55面旗,也就有了答案。

在本次开幕式的发言中,习近平主席开门见山,用8个词、32个字——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持公道、捍卫正义、顺应时势、开放包容,总结了历久弥坚的中非友好合作精神。

最前面的两个词,对曾经深受殖民与压迫的非洲国家来说最紧要。

博茨瓦纳一位国家领导人曾在接受BBC采访时说过,非洲再小、再穷的国家,在中国,礼遇都和大国相同。小到每一个细节,礼宾司的安排都是一样的。

这一次,虽是云端参会,但有些东西没有变。人民大会堂东大厅,除了习近平主席身后的旗阵,非洲国家与非盟的旗帜还分别在会场两侧整齐排列。

气势恢宏的旗阵,象征的正是尊重。

真诚与平等,更体现在会议举办本身。中国驻埃及大使廖力强会前半个小时,还在跟谭主交流说:

“这是克服困难,如期举行的盛大聚会。”

现在,疫情仍在肆虐,南非刚刚又发现了新的新冠病毒变种。聚起来,不容易。聚起来之后,真朋友,“真”在急人所急。

习近平主席在发言中,提到的第一点主张就是坚持团结抗疫。未来中非合作的“九项工程”第一项就是卫生健康工程。

谭主对外交部非洲司2019年至2021年的新闻文本进行处理发现,中非之间对“新冠肺炎疫情”讨论频率高峰与非洲两轮疫情的峰值走势趋同。

去年非洲疫情严峻的时候,中非专门开了一场抗疫特别峰会,中国承诺要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

今年,中国科兴疫苗刚被世卫组织批准作为紧急疫苗使用时,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称赞此决策为“关键的一步”,现如今南非在“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列表中已经显示为接收中国疫苗最多的非洲国家之一。

无论对南非还是整个非洲,抗疫的当务之急,依然是雪中送炭。

在29日的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直接宣布,将再向非方提供10亿剂疫苗,助力非盟实现2022年60%非洲人口接种新冠疫苗的目标。

▲工作人员运输中国援助埃及的首批新冠疫苗

开幕式上发言的5位非洲国家领导人,无一例外,都对中国对非援助行动表达了感谢。

形容中国与非洲的抗疫合作,南非总统拉马福萨用了两个词——毫不动摇、一如既往。如果回看2014年非洲埃博拉疫情暴发时中国的“逆行”,就能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当时,就是中国的陈薇团队研发出世界首个埃博拉疫苗。

让人印象深刻的“感谢”,还来自埃及总统塞西。他在发言中感谢中国的技术支持,让埃及成为了非洲第一个拥有新冠疫苗生产能力的国家。

中国与非洲,不但在危机面前共患难,也在发展风口上同进步。

通过数据分析也能发现,谈及非洲,另一个与“新冠肺炎疫情”同频出现的高频词是“数字经济”。守护安全,更要共同发展。

因为疫情,非洲大陆在今年第二季度面临25年来首次经济衰退,线下经贸遭受打击,中非人民的“合抱之手”反而越握越紧,中国想办法,让非洲一起搭上了数字经济的东风。

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提到,中国将同非洲国家携手拓展“丝路电商”合作,举办非洲好物网购节和旅游电商推广活动,实施非洲“百店千品上平台”行动。

早在去年5月,非洲经济委员会执行秘书维拉·松圭就在中国的电商直播间带货,只用了1秒钟,因疫情而滞销的卢旺达咖啡就卖出了一年的销售量。“秒光”的冲击力留给松圭的是惊讶和震撼。

▲卢旺达咖啡农观看直播录像,看到3000斤咖啡瞬间卖光后欢呼

不过现在,非洲已经习以为常。今年8月,中方倡议与非方共同制定并实施“中非数字创新伙伴计划”,消除“数字鸿沟”。5天前,为期三个月的非洲产品电商推广季刚刚闭幕,一批非洲国家的驻华大使亲自上电商平台来推广他们的产品。

与湖南一省签署干辣椒贸易协议的卢旺达,因为供不应求,甚至要到周边国家租地种植辣椒供应湖南省。

中国正与非洲一起跟进全球最新的产业生态发展,而这是其它地区同非合作中鲜少出现过的闪光点。

面对共同危机,将心比心的真心成就了中非合作的韧性和底蕴;面对机遇,共同发展的诚意昭示了中非合作的活力与未来。

就在这次会议前,中非双方共同制订了《中非合作2035年愿景》,愿景还设立了第一个3年规划。3年,成为观察中非关系的一个时间坐标。

承载这个时间坐标的,正是新世纪以来中非合作的旗帜——中非合作论坛。三年一次的相聚,将彼此的亲密友谊机制化。

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合作机制,中非不断回望总结,也不断规划新的方向。双方合作的行进,越发节奏分明。

把目光放在整个非洲,是逆势上扬的快增长。今年前九个月,中非贸易额达到历史同期最高水平;中国对非全行业直接投资,已经比疫前2019年同期水平还高。

▲莫桑比克中非农业合作项目助力非洲抗击疫情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诸多新纪录背后,是更多非洲国家在共享中国提供的公共产品。

就在11月22日,非洲北部的厄立特里亚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两天后,非洲西海岸的几内亚比绍加入。至此,53个同中国建交的非洲国家中,有52国以及非盟委员会已经同中国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文件。

换句话说,非洲已经基本实现了“一带一路”合作的全覆盖。与中国合作,非洲在发出一致的声音。对此,中国非洲研究院经济室主任杨宝荣给谭主分享了他的观察:

“上世纪非洲国家独立之后,单一市场被实践证明太过狭小,每个国家的工业化发展很快就会达到产业饱和,然后就只能面对封闭的市场,制约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实现多元化的发展目标,非洲既需要联合自强,一体化发展,也需要更统一的声音,发挥集体意志的主导性作用,推动发展。

而中国,正是非洲一体化和自主道路坚定的支持者,这种支持,实实在在。杨宝荣指出了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变量——基础设施建设。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少人对非洲的印象一直是一个遍布荒漠、经济落后的大陆。但在非洲南部地区工作多年的总台非洲总站记者高俊雅告诉谭主:

“我刚到非洲的第一天,就爱上了这个地方。从飞机上看,尤其是秋季,大片的农场,各种形状、各种颜色就像彩色的拼盘。而在这片土地上,我也能感受到当地人积极向上、谋求发展的态度。”

中国,在非洲土地上看到的不是落后,是共同发展的希望。

正如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在开幕式中所说,非洲各国都已经通过了未来几十年关于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这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

融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非洲新增和升级铁路超过1万公里,公路接近10万公里,桥梁近千座,港口近百个。

就在今年5月,由中国公司承建,中国和喀麦隆共同参与运营的喀麦隆克里比深水港二期航道正式投入使用。这一深水港填补了喀麦隆中转箱业务的空白,创造了5000个直接就业岗位,为海关增加15倍的收入……

基础设施,把非洲真正连在了一起。

早在2015年的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中方就提出“十大合作计划”,基础设施合作位在其列。

到了2018年,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宣布,一大批合作项目将随着“八大行动”落地生根。

三年过去,又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完成。说一千道一万,落实最关键。这才有了科摩罗总统阿扎利在本次会议中一句动情的发言,我们当中很多国家都是因为中国才在基础设施上走出困境。

▲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附近,一列试运行列车在中国企业建设的亚吉铁路上行驶

也是在这次会议上,中国宣布的“九大工程”中,与基建相关的表述已经成为了“数字创新工程”。

一些国家可能会觉得,非洲在数字经济上的条件比较落后。但是,中国看到的是非洲的人口结构优势,年轻人占比高,互联网和手机普及率也相当高。非洲需要的,是一个窗口。

中非的合作,不仅在落实,更在一步步升级迭代。

在这次会议的主办地点塞内加尔,与中国合作建造的国家数据中心、国家宽带网、电子政务平台等项目已经相继投入使用,“智慧塞内加尔”项目也即将交付。

从“十”到“八”再到“九”,是中非之间愈发宽广,又实实在在的合作领域。

时刻对表,中非合作,看的已经不是速度,而是加速度。

在本次会议参会名单中,有中非领导人,49位外长(含副外长)和24位负责对外经济合作事务的部长(含副部长),谭主也注意到,还有17个国际组织与地区组织的代表。

这其中,有的来自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有的来自联合国。

观察中非关系,视角要放得更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中非的合作,从一定程度上,能够代表发展中国家对国际关系的认识。

在发言中,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这是3年前首次提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升级版。

3年前在阐释具体内涵时,习近平主席就提到了“五不”,其中之一,是不在对非援助中附加任何政治条件。当时不少西方媒体在报道时都有意在标题里避开了这句话。

什么叫扬正义、树道义,一些西方国家确实还需要时间消化。一家美媒关注到这句话,发出了这样的评价,当一些国家在与邻居和盟友大打贸易战的时候,中国领导人却在抓住机会,成为一个自由的经济秩序的捍卫者。

为什么中非会成为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原点是中非的共同经历——都曾经受奴役和压迫,都曾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斗争,独立自主探索发展的道路。因此,中非更能共情,始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50年前,“非洲兄弟把中国抬进了联合国”,中国逐渐成为维护世界和平的一支中坚力量。

当曾任赞比亚常驻联合国代表、今年77岁的弗农·姆旺时隔50年再回望第二十六届联合国大会上,第2758号决议获得压倒性多数票通过时,仍然难掩激动地说:“有中国在联合国,就有人保护我们小国的利益了。”

▲乔冠华率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团出席联合国大会

50年间,中国始终在关键时刻与非洲站在一起。习近平主席曾用这样一句话,道出中非关系牢不可破的真谛:“患难之交不能忘。”

不仅不忘,中国过去、现在、将来都会坚定地和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中国在联合国这一票永远属于发展中国家。

什么叫讲信义、重情义,这就是范例。

义利相兼,以义为先。

眼下,非洲乃至世界面临的最大难题仍是减贫。据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数据,非洲是世界上粮食安全问题最严重的地区,约有3亿人口吃不饱饭,占全非洲人口的25%。回看中非合作论坛,减贫一直是中国孜孜不倦的对非合作目标。

面向未来,应对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一个重大课题,中非也当仁不让。这次会议,中非也将就应对气候变化发表共同宣言。在此之前,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合作的首颗对地观测遥感卫星正是践行应对气候变化“共同但有区别责任”的示范。

▲中国与埃塞俄比亚合作的首颗对地观测遥感卫星

从过去走向未来,站在人类历史的关键十字路口,中非扬起了国际关系民主化的新旗帜。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

55面旗,囊括了地球超过四分之一的国家;27亿人口,汇集了世界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口。

中国始终坚信,非洲好,也是中国好。而中非发展好,则世界会更好。

来源:玉渊谭天

【编辑:苏亦瑜】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1324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