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空箱回流不畅,集装箱产能过剩隐忧渐显

网络编辑 国内 2021-12-06 09:37:09 0 集装箱 中集 港口

原标题:空箱回流不畅,集装箱产能过剩隐忧渐显

今年以来,“一箱难求”与海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箱愁”成为众多国内外贸企业的痛点。

需求端有缺口,供给端就会跟上。从当下看,供给端的增量输出的确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需求端的紧张局面,但可以预见的是,集装箱的紧缺情况并不会长期持续。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今年9月份就发文表示,本轮集装箱供应短缺是结构性和阶段性的问题,是境外空箱回流不畅导致的,空箱流转的平衡被打破,并非全球缺箱。由此,眼下激增的集装箱是否会成为日后产能过剩的隐患,值得业界斟酌。

“消失”的集装箱去哪儿了?

今年以来,集装箱突然告急。有物流公司甚至还无奈地感叹:“以前是箱找人,现在是人找箱。”那这些“消失”的集装箱去了哪里?

当然,集装箱并没有真的“消失”,而是周转效率下降了。“集装箱供需格局由出口需求、新箱投放、旧箱回流三者共同决定。”粤开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分析师罗志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前期旧箱回流大幅下降打破原有平衡,是导致集装箱出现短缺的根本原因。

“现在许多集装箱要么是在海上‘漂’着,要么就是在港口‘堆’着。”中国航海学会集装箱专业委员会委员、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师吴迪对《证券日报》记者解释,今年以来集装箱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北美洲和欧洲的部分港口拥堵较为严重,船到港后无法卸箱,导致集装箱无法周转。此外,部分国际港口的实际吞吐能力无法处理过多集装箱,导致很多集装箱滞留在港口。

以美国长滩港为例,据长滩港网站11月11日发布的一份声明显示,今年10月份是该港口有记录以来同期第二繁忙的。长滩港执行董事Mario Cordero表示,供应链的每个部门都已经达到产能极限。并且,还通过寻找空地来储存集装箱,延长码头运营时间,并实施收费政策,以促进海运承运人将集装箱搬出港口,从而增加容量。

据美国洛杉矶港Signal平台12月3日更新的数据显示,目前港口外仍有9艘货箱船等待靠泊,船舶平均锚泊时间达20.8天,其中,还有一艘来自中国的集装箱船“中谷山东”轮,目前已锚泊45天。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这9艘船舶的总计载货量为58773标箱(TEU)。

集装箱制造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为缓解集装箱短缺,我国造箱企业也加大了生产力度。9月份,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孙文剑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月产能已经由以往的20万标箱提升至历史最高50万标箱。”

在集装箱制造业务的上市公司财报中,亦可直观看到新造箱产能的加速释放。中集集团三季报显示,2021年前三季度,全球商品贸易展现出强劲增长势头,使得集运需求市场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同时,在疫情下全球港口和供应链所面临的常态拥堵使得集运市场出现舱位及用箱紧张的局面。为了缓解市场用箱紧缺的局面,保障中国外贸出口用箱需求,中集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通过增加资源投入、提高生产效率、充分释放产能等措施,尽最大努力确保新箱供应。

今年前三季度,中集集团集装箱制造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实现大幅提升,其中干货集装箱累计销量190.85万标箱,同比增长约220.81%;冷藏箱累计销量13万标箱,同比增长约54.58%。

中远海发三季报显示,公司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6.23亿元,同比增长117.2%。对于这项财务指标的大幅增长,公司表示:“集装箱制造市场景气度较高,收入同比增加所致。”此前,其在半年报中表示,受益于我国疫情控制情况良好,外贸形势较好,市场对集装箱的需求急速增加,致使上半年集装箱制造板块量价齐升。报告期内,集装箱累计销售61.99万标箱,较去年同期18.76万标箱上升230.38%。

产能过剩存隐忧

吴迪表示:“如果后期全球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美国、欧洲港口拥堵有所缓解,‘漂’在海上、‘堆’在港口的集装箱就能回流到市场,在此情况下若造箱企业仍持续大量生产,将来有一天集装箱产能过剩的情况会显现出来。”

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文中也表示,我国集装箱生产储备的既有产能是520万标箱,今年开足马力生产,目前国际标准箱已有产量达到418万标箱,预计年底能够突破500万标箱。预测明年不会再有如此大量订单,极端现象很难再出现,市场会逐步回归平衡和理性。“正因如此,在‘一箱难求’出现初期,我们就建议国家部委不要采用长期投资建新厂的计划,不要留下历史欠账,不要让从业企业未来用很长的时间去消化产能过剩的苦果”。

企业对此也有自己的看法。在中集集团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集集团董事长麦伯良称,现在(集装箱制造行业)“吃了”未来两三年的量,未来肯定会有所回调。不过,他同时认为,在全球贸易保持增长的情况下,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不会发生。很多集装箱已经两年没有‘旧箱淘汰’了,疫情过去之后,商品也会重新淘汰出局。综合来说(行业)肯定会有转折,不可能长期保持这种高景气度,但也不至于“断崖式”往下跌。

《证券日报》记者日前以投资者的身份咨询中集集团时,对方工作人员表示,后续市场随着供应链畅通可能会受到一些影响,但公司已加入相关协会,会控制产量以促进集装箱价格和行业健康发展。

中远海发证券事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当前全球疫情走向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但整个市场有一个比较稳定的集装箱需求,未来几年新的运力投放也需要配备新的集装箱,同时,也会有一些旧箱被淘汰处置,市场存在更替需求。

产能过剩有前车之鉴

实际上,早在2005年时,就曾出现过集装箱产能过剩的情况。据新华昌集团网站于2005年12月份发布的企业新闻显示,“中国集装箱工业协会近日组织中集集团、胜狮集团、马士基工业、进道集团、新华昌集团等部分行业巨头,针对当前集装箱行业面临的形势召开了研讨会。与会生产企业宣布联合减产,并将推迟已规划但尚未投产的新建项目进度(东莞马士基集装箱工业有限公司除外),以在更大程度上解决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一般而言,产能过剩可能会加剧市场恶性竞争,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对于如何避免产能过剩,吴迪认为,空箱调运是最核心的问题。解决办法则涉及很多方面,一是全球供应链,这需要多个国家进行协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出现连带作用;二是若世界各国船运公司、港口和货主各方能够形成合力,空箱调运可能趋于稳定,使得集装箱需求相应减少。

“后续市场如果恢复正常、全球疫情好转以及全球码头和集装箱的流转速度加快,可能会引起抢单、跌价等现象。”GLA全球物流联盟网创始人孙文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当前,各船公司集装箱保有量富裕,后续可通过出售、减少新购买量等方式来平衡集装箱数量。此外,目前国外集装箱较多,一部分可用做仓储功能,一部分用于集装箱改造做成其他产品,或根据各国贸易情况运往世界各个港口。对于集装箱制造企业而言,可通过缩减生产时间,关闭多余生产线来进行自我调节。

当前,我国是全球集装箱制造第一大国。据英国咨询公司德鲁里(Drewry)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超过96%的干货集装箱和100%的冷藏集装箱,都是由中国工厂生产的”。因此,对于集装箱企业而言,大型企业或能对后市作出较为合理的产能规划,但肯定也不乏在市场阶段性景气中,小型企业投机性扩张。现在已到全行业未雨绸缪之际,否则,当风已满楼,山雨必也未远。

来源:刘琪、杨洁/证券日报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1597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