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凝聚文艺新力量为时代抒怀——五年来“文艺两新”工作成果述评

网络编辑 国内 2021-12-07 15:04:28 0 文艺 中国 网络文学

他们接地气、有活力、思维新、技术新,他们几乎覆盖文学、影视、戏剧、美术、音乐、舞蹈、曲艺等所有文艺领域,他们迅速捕捉文艺发展风向、迸发出无限可能……

五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加强联络,延伸工作手臂,加强对新文艺组织、新文艺群体的团结引导,把千千万万文艺从业者、爱好者凝聚起来,不断增强组织吸引力。五年来,“文艺两新”工作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化,“文艺两新”助力讲好中国故事、发出时代声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在世界舞台上展示了新时代中国文艺新力量。

思想引领、弘扬正气 “文艺两新”呈现崭新面貌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近年来,“文艺两新”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文艺创作生产传播的重要力量。团结引领“文艺两新”,更好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是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

“文艺两新”在哪里,思想政治引领就要开展到哪里。五年来,思想引领、政治引领、价值引领始终被摆在做好“文艺两新”工作的突出位置,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引导工作机制不断完善,以思想政治引领为主线的教育培训工作在各个文艺领域广泛开展。2017年以来,中国文联及所属各文艺家协会面向新文艺群体人才举办线下培训班70余期,学员8000余人次;举办网络培训班20余期,学员1万余人次。中国作协组织网络作家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四史”等,共培训网络作家10029人次,包括线上培训8021人次,线下培训2008人次。与“文艺两新”党支部“结对子”共建,畅通优秀“文艺两新”人士入党渠道,党史学习教育、“四史”宣传教育等延伸覆盖“文艺两新”,组织座谈会、专题读书班、情景式教学等多种交流形式,成为引导他们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更好地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有力抓手。

“别让‘饭圈’乱象害了青少年”“文娱领域乱象的账该好好算一算了”……今年以来,《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饭圈”乱象治理的通知》、“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等一系列“组合拳”有力打击了行业乱象,有效引领“文艺两新”牢牢把握正确方向。“从艺先要做人,做人不能忘本。人民给了我们最热情的肯定,祖国给了我们最强大的底气,党给了我们最坚定的自信……”今年8月,中国文联组织召开“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中国文联文艺工作者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工作座谈会”并发布《修身守正 立心铸魂——致广大文艺工作者倡议书》,各文艺家协会陆续召开12场座谈会,彰显出文艺界对失德违法行为的坚决抵制。中国作协召开全国重点网络文学网站联席会议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座谈会,研讨加强网络文学行业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组织45家网站发布《提升网络文学编审质量倡议书》,进一步优化网络文学行业生态。

守正创新、激发活力 “两新”文艺创作扎根中国大地、发出时代之声

“人人都是艺术家”的时代,“文艺两新”人数之多、种类之全、分布之广、流动之大,远远超出想象。作为新时代的一种新文艺形态,“文艺两新”精品创作需要精心培育,在关心呵护下才能健康成长。

2016年至2021年,中国文联共扶持青年文艺创作项目327个,投入金额5258万元,其中扶持新文艺群体项目141个,项目占比43.12%。浙江省文联突破身份、学历、资历、职称等条件限制,实施文艺名家“孵化计划”,在2020年遴选出的68名培育对象中新文艺群体占到36.8%。全媒体时代,豆瓣评论、知乎评论、弹幕评论、微评、短评、快评等新兴评论产品层出不穷。今年6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举办2021年全国“文艺评论两新”锦江论坛,同时成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新文艺群体评论工作者委员会”,70余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文艺两新”评论工作者首次就“文艺评论两新”的时代责任和文化担当展开深入探讨,吹响“文艺评论两新”的集结号,为团结文艺评论生力军、把好文艺批评方向盘提供了有力指引和有效保障。

不再局限于仙侠奇幻,人民美好生活、科技创新、中华文化精神、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主题越来越多地成为网络作家下笔着墨的新兴趣点。中国作协引导扶持精品创作,实施当代网络文学创作工程,五年来共扶持129部网络文学作品。一大批网络作家从电脑前抬起头,走进火热的现实,走到改革开放一线、革命老区、扶贫一线、美丽乡村……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抗击疫情、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时间节点,都留下了网络作家的身影。据《2020中国网络文学蓝皮书》显示,在各大网络文学平台2020年发布的新作品中,现实题材作品占60%以上。与此同时,网络文学向海外输出作品达1万余部,有关网站订阅和阅读App的用户达到1亿多,覆盖世界大部分国家和地区,成为外国网友了解中国、读懂中国的一个窗口。

热忱服务、温暖到“家” 广泛凝聚为时代抒怀的文艺力量

“我曾经是一名体制内的演员。脱掉军装那一刻,我流泪了,感觉告别了自己热爱的舞台。正在此时,中国文联、中国视协、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给了我一个新的舞台,给了我一个家、一个温暖的家。”今年5月18日全国文联“文艺两新”工作座谈会上,“文艺两新”代表、演员林永健饱含感情的一番话,说到了很多人的心坎儿里。

“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必须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中国文联于2017年初设立新文艺群体联络办公室,专门负责统筹开展团结引领“文艺两新”业务工作。在重庆,巫山杨柳坪艺术村、金佛山画家村、四川美术学院虎溪公社、北碚团山艺术中心、开州诗书画院等40余个市级文艺创作基地全部向“文艺两新”开放;在四川,“建设新文艺群体的家,传递家人的温暖”的工作思路深入人心,四川省文联成立文艺维权中心,进一步加大对新文艺组织群体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创作的最前沿,“横店影视产业文联”“景漂协会”打通联系服务“文艺两新”的“最后一公里”,让无数“横漂”“景漂”们有了归属感、荣誉感、责任感。今年9月,全国文联系统新文艺群体职称评审工作推进会如期举行,各地文联积极推动破解难题,“文艺两新”职称评定有了畅通渠道。

“出发的时候吱一下,半山腰上拉一下,登顶的时候推一下,庆功的时候赞一下。”2017年底,中国作协网络文学中心成立,让许多网络作家感慨自己也有了“娘家”。通过组织培训、加强评论、扶持重点作品、联系重点网络作家等多种形式,推动形成网络文学创作引导工作机制。中国网络文学论坛、中国网络文学排行榜发布仪式等充分展示网络文学成就,扩大网络文学的社会认知和影响。中国网络文学周升级为中国国际网络文学周,中国网络文学的海外传播圆桌会议、世界互联网大会数字时代网络内容创新高端论坛等品牌活动目不暇接,助力“网文出海”视野更加宏阔。

想“文艺两新”之所想,急“文艺两新”之所急,为他们热情服务、排忧解难,已经成为全国各级文联、作协组织的新常态。越来越多的“文艺两新”更好地认识“家”、了解“家”、依靠“家”,团结到了这个大家庭之中,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07日 09版) 【编辑:陈文韬】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16795.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