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心有清泉自甘甜

网络编辑 国内 2021-12-24 09:22:27 0 泉水 清廉 香花

原标题:心有清泉自甘甜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古代文人墨客、清儒雅士,大多喜欢寄情山水之间,借此表达自己的追求和向往,而清澈的泉水,一直深受诗人们的喜爱。从唐朝人储光羲“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到白居易的“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再到元人赵孟頫的“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一首首流传千古的咏泉诗篇,犹如一股不绝如缕的清泉流淌至今,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泉之美,美在奔流灵动,只有经过世俗涤荡的人才能读懂她的韵致。说到咏泉诗,最广为人知的当属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在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面对泉汇成溪的壮阔景观,苏轼奋笔抒怀、以泉铭志,发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人生感叹,体现了其旷达乐观、积极向上的性格,读之令人精神昂扬。

与苏轼的慷慨不同,有“诗佛”之称的王维仕途失意后隐居终南山,在听泉赏月的生活中逐渐领悟了人生真谛,一首《山居秋暝》禅意盎然,其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更是咏泉名句,泉水与青松都是高洁的意象,寄托了王维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操。同样的境遇,截然不同的心态,晕染了浓淡深浅各异的人生,生动诠释了“境由心造”的道理。

泉之美,更美在幽静深邃,泉水叮咚中隐藏着许多人生“密码”。在众多的咏泉作品中,清朝人张善恒留下了几首咏泉诗,可谓别具一格:“凡物盈则亏,尔泉盍自警。不见学道人,终日差短绠”,这首《满井泉》道出了“盈满则亏”的道理,劝诫世人凡事要谦虚谨慎、切忌骄傲自满;“盈涸本无常,自行还自止。安得一寸心,化作无忧水”,这首《无忧泉》则揭示了“得失两忘”的人生态度,告诉世人智者的境界只需要一颗淡定从容的心。斯人已去,但张善恒借泉明理的诗作,闪烁着哲理的光芒,至今仍给人思考和启迪。

泉之美,最美在清澄碧澈。清廉若泉一直是我们推崇的“好官”的品质。明朝人张好宁有首《廉泉》:“香花墩上有奇泉,饮罢头痛始觉贪。争得长江大河水,悉于廉泉得其源!”传说包拯读书处香花墩有一奇泉,清官饮泉水能感到泉水甘甜,而贪官饮泉水将头痛欲裂,诗人希望要是长江黄河的水,都从廉泉这里获得水源该多好,那么天下皆清,这种对天下廉洁的渴盼既独特又令人感动。东晋诗人吴隐之曾写一首《酌贪泉》:“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晋安帝时,吴隐之去广州任刺史,路过石门“贪泉”,当地传说即使清廉之士饮此水也会变成贪婪之人,吴隐之不信,饮下泉水并即兴赋下此诗,以伯夷叔齐不贪财的情操来表达自己为官清廉的志向,只要自己清廉,贪泉廉泉都不怕。

在灿若星河的古诗佳句中,咏泉诗就像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或笑看沉浮,或明理寄志,其别样的魅力成为一股令人感动的文化“清泉”,历经千百年依旧生生不息。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2402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