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宁德时代市值一日蒸发千亿 锂电池概念股要变天?能抄底吗?

网络编辑 国内 2021-12-25 15:00:38 0 新能源 宁德 锂电池

原标题:宁德时代市值一日蒸发千亿 锂电池概念股要变天?能抄底吗?

平安夜“关灯吃面”? 12月24日,宁德时代携一众新能源概念股集体大跌。

截至当日收盘,同花顺数据显示,新能源概念股和锂电池概念股股价整体跌幅分别达到2.38%和3.40%,分别有78.8%和88.21%的股票出现下滑。号称“宁王”的宁德时代在12月24日股价大跌7.28%,市值一日内下跌了1055.24亿元。

一时间投资者也很懵圈,这次一众新能源概念股的大跌是短暂的回调,还是趋势性变盘?

对于锂电池、新能源概念股忽然暴跌,尤其是宁德时代市值一日蒸发千亿的情况,业内分析认为,一方面宁德时代的竞争对手的技术和产能在持续上升,另一方面下游整车厂开始和更多的动力电池厂合作以确保电池供应,市场上对宁德时代能否继续在产业链上保持强势地位感到担忧。

宁德时代市值一日下跌千亿88%锂电池概念股股价下跌

截至12月24日收盘,同花顺数据显示,新能源概念股整体跌幅达到2.38%,151家概念股中有119家下跌,占比达到78.8%。另一方面,锂电池概念股整体跌幅达3.40%,246家概念股中下跌达到217家,占比达到88.21%。

先来看新能源概念股。在今年6月16日,沪深300涨跌指数为0.76,新能源涨跌指数为4.60,相差并不算非常大。但是此后,新能源概念股价格不断飙升,到9月22日,沪深涨跌指数为-4.37,新能源涨跌指数已经一路上涨到了46.46。

到了年底,寒风中的新能源概念股更是火热。截至12月16日,沪深300涨跌指数依旧是-0.14,半年来似乎没有更大波动,但新能源涨跌指数则更进一步上涨到了57.30。

12月24日,新能源概念股大跌,一时间投资者也难以判断:这次大跌是半年以来大涨之后的短暂回调,还是趋势性变盘。

从个股数据来看,12月24日跌幅最高的新能源概念股如亚玛顿、爱康科技、伊戈尔、英洛华、中天科技等,跌幅都超过7.25%,其中亚玛顿跌停。

新能源概念股如果按照市值高低来看,12月24日当天,北方华创跌3.17%,比亚迪跌3.57%、阳光电源跌5.51%、赣锋锂业跌4.90%、亿纬锂能跌5.83%、隆基股份跌2.89%、国轩高科跌6.40%、欣旺达跌3.44%、杉杉股份跌3.44%。

锂电池概念股则更显得惨淡。从个股来看,德方纳米、龙蟠科技、永太科技、西藏城投在12月24日的跌幅都已经超过9.90%,其中德方纳米股价大跌11.90%。

而如果按照市值来看,最惹人关注的是宁德时代,12月24日其股价大跌7.28%。

截至12月24日收盘,宁德时代股价576.80元,总市值1.34万亿元。相比前一日,宁德时代市值一日内蒸发了1055.24亿元。

“我快亏得熬不住了”,有投资者抱怨。有不少投资者则是购买了持有宁德时代的基金,称“基金经理高位不减仓是傻吗”?

宁德时代等锂电池概念股究竟为何下跌,也是投资者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有投资者表示,宁德时代的下滑是因为股东减持、公募砸盘等,而另一部分投资者则认为,现在宁德时代的股价下跌是因为机构逢高出货。也有人认为,锂电池只是短暂的过渡,氢燃料才是未来。

双重压力: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补贴退坡或制约新能源车的未来景气度

实际上,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呈现出高度景气持续上行的趋势。中汽协数据显示,11月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为45万辆,同比增长1.2倍,市场渗透率为17.8%,与10月相比继续上涨,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渗透率为19.5%。今年前11个月,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累计销量为299万辆,同比增长1.7倍,渗透率为12.7%。中汽协预测,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望达到340万辆。

对于2022年,业内认为,在需求、供给等多重共振因素下,新能源汽车产业潜力巨大,长远来看,新能源汽车发展空间依然可观,有望保持高增速。按照中汽协的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有望达到500万辆,增速超过50%,渗透率有望超过18%。不过这也引发部分投资者的担忧。有投资人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今年以来新能源板块已经积累了可观的涨幅,新能源板块的估值也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会有投资者离场。”

按照去年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到的内容,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有望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换句话说,也就是实现20%的渗透率。因此有部分投资者认为:即便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速回落,或者未来一年维持现有的渗透率不再提升,到2025年也能达到20%渗透率的规划要求,因此政策层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鼓励力度让投资者有些担心。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是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的最后一年,国家补贴将在2021年的基础上再退坡20%。业内认为,尽管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已转向市场驱动,但随着行业集中度的提升,补贴退坡对于头部企业仍存在一定影响,或会导致车企销售成本有所增加,或导致终端价格上涨。汽车行业分析师张翔表示,“明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将会有所放缓,资本市场也对此有所担忧。”

此外,持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也让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承压。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动力电池行业景气度不断提升,而上游原材料也出现紧缺,目前业内担心动力电池会受到上游原材料供给制约。

据悉,碳酸锂价格已从去年下半年约5万元/吨,在一年多时间内上涨至超过20万元/吨;钴每吨的价位现阶段是6.9万美元,同比上涨119%。按照上海钢联的数据,锂、轻氧化锂等材料的上行之势仍未有结束的迹象。因此市场对于车企能否承担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补贴退坡的双重压力感到担忧。

电池技术迭代提速,锂电池板块存利空诱因

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核心环节,动力电池行业备受资本的关注。

12月24日,伴随宁德时代股价重挫,锂电池板块也遭遇较强的抛压。业内分析认为,一方面宁德时代竞争对手的技术和产能在持续上升,另一方面下游整车厂开始和更多的动力电池厂合作以确保电池供应,市场上对宁德时代能否在产业链上继续保持强势地位感到担忧。

此外,锂电池板块遭遇较强抛压的一大利空诱因是首条钠离子电池规模化量产线的建设计划落地。12月23日,中科海钠与三峡能源、三峡资本及安徽省阜阳市人民政府达成合作,将共同建设全球首条钠离子电池规模化量产线,产能规模为1GWh,将于2022年正式投产。

实际上,这也映射出动力电池的迭代争锋。今年,出于对性价比优势的追求,磷酸铁锂电池的占比逐渐提升。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的数据显示,5月开始,磷酸铁锂电池在产量上超越三元锂电池,1月到11月,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为64.8GWh,占总装车量的50.5%,高出三元锂电池1.2个百分点。目前,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等国内厂家加码布局磷酸铁锂电池,同时LG化学、SKI等韩国电池企业也在布局磷酸铁锂电池技术路线。

不过磷酸铁锂电池份额占比的反超并不意味着三元锂电池歇火,由于车辆本身对于电池续航里程等不同要求,三元锂电池仍是长续航的高端车型的主流选择。此外,西部证券的分析师表示,高镍三元锂电池技术方向没有改变,仍是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信达证券分析称,在技术进步和规模化生产作用下,高镍电池的制造成本会快速下降,届时高镍三元锂电池的优势会更明显。

但动力电池技术路线的革新并未局限在三元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今年7月,宁德时代也正式发布其首款钠离子电池,并计划于2023年基本形成产业链。此外,固态电池也成为企业布局的方向,今年初,蔚来汽车发布150度的半固态锂电池方案,称2022年四季度交付上车;特斯拉也发布4680大圆柱电池。

因此,资本市场认为,在新技术、新变革层出不穷的动力电池领域,一旦在更具前景的技术方向上失去先机,宁德时代随时面临滑落和被赶超的风险。

此外,从动力电池行业产能布局来看,国开证券认为,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发展,基于未来动力电池需求增长的预期以及企业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诉求,动力电池企业扩产意愿较强。

中汽数据发布的《2021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预计,2022年我国汽车动力电池产能有望达到358GWh。按照各家计划,到2025年,宁德时代产能将达到627GWh,比亚迪产能将达180GWh,亿纬锂能、中航锂电和国轩高科则分别将达到186GWh、88GWh、48GWh。

疯狂扩产背后或也带来一定风险,上述西部证券分析师表示,“目前动力电池出现了高端产能不足、低端产能过剩的结构性供需失衡问题,若押注某一特定技术路径拼命扩产能或导致未来供需失衡问题扩大化。”另一方面,也有观点认为,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一旦增速放缓或导致动力电池产能过剩的情况发生。

目前,工信部已经对锂电池相关行业进行规范,明确表示要引导锂离子电池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王琳琳 林子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2485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