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一场关于“青春、梦想、奋斗”的对话——“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综述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1-02 06:26:17 0 航天员 澳门 天宫

新华社北京/香港/澳门1月1日电 题:一场关于“青春、梦想、奋斗”的对话——“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综述

新华社记者

1月1日下午,由香港特区政府、澳门特区政府、香港中联办、澳门中联办、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办的“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成功举办。

三地联动,天地连线。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活动,正在“太空出差”的神舟十三号乘组与来自北京、香港和澳门的超过500名青年学生,在新年第一天进行了一场以“青春”“梦想”“奋斗”为关键词的特殊对话,共话“太空梦”,一起向未来。

共话“太空梦”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升空并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开始了长达半年的太空驻留。

送别2021,喜迎2022。这是中国人首次在太空跨年,也是中国人首次在自己建造的空间站里欢度元旦。根据计划,中国将在2022年正式建成空间站,具备长期连续载人驻留能力,航天员乘组也将实现在轨轮换。届时,中国人在太空迎新年、过春节将成为常态。

“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活动在京港澳分别设置三个会场。三地青年学生为了能够参加这次别具意义的活动,踊跃报名。据介绍,香港大学一天内就有超过1300名学生报名,最终主办方只能按报名先后顺序选取大约300人参加活动。

记者观察到,无论是设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演播厅的北京主会场,还是设在香港大学陆佑堂的香港分会场,又或是设在澳门大学的澳门分会场,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庄重,学生们个个神采奕奕、精神饱满。

“非常开心能和三位航天员共度元旦,祝愿他们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安全回到地球。”早早前来参加此次活动的澳门大学大四学生谢嘉仪说,希望澳门青年共同努力,在未来可以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出一份力。

“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开始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系统总设计师程堂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系统副总设计师柏林厚回答了京港澳青年学生的提问,与学生们分享了科研工作者不畏艰难、开拓创新的感人故事。

“作为一名普通的航天人,能够参与此次活动,我感到非常荣幸,也希望尽自己微薄的力量,给同学们种下航天梦,树立星辰大海的科学梦想和自立自强的创新自信,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科学爱航天。”程堂明告诉记者,欢迎包括港澳青年在内的全国青年怀着赤诚的爱国之心和对宇宙未知的敬畏与好奇之心,一起仰望星空、逐梦问天,为祖国、为人类的进步添砖加瓦。

柏林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京港澳的学子都很关注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问我们的问题也很专业,这对我们是一种激励,鼓舞我们继续向前,争取更大的成绩。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优秀学子关注并加入我们的队伍,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天地对话

15时15分许,当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名航天员出现在大屏幕时,全场沸腾了。京港澳三地会场同时爆发出欢呼声、鼓掌声,不时有人高喊“新年好”,为航天员送上新年祝福。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主持人、北京主会场主持人康辉向三名航天员问好,并询问航天员出舱后身体恢复情况和未来工作计划。翟志刚回答说,我们恢复得很好,目前我们正在准备后续的飞行任务。

“遇到困难挫折怎么办?”“太空授课感受怎么样?”“在太空环境中如何保持‘感觉良好’的状态?”“遇到突发情况时如何面对?”……备受期待的“元旦京港澳天宫对话”正式开始,来自清华大学、香港大学和澳门大学等高校的青年学生把握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会,踊跃举手提问。航天员的回答声情并茂,活动现场掌声不时响起,大家都为航天员的爱国情怀、敬业精神点赞。

“有国才有家,无论我们飞多高、飞多远,强大的祖国永远是我们最坚强的后盾,爱国主义将永远是激励我们飞天的动力源泉。”对话过程中,翟志刚分享了自己的经历,鼓舞年轻人更好战胜困难。他表示,大家只要把国家的利益摆在心中的最高位置,就一定能一往无前,克服困难。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作为中国首位太空授课女教师,王亚平说,希望“天宫课堂”这样一个点燃梦想的平台能够引导更多青少年抬起头仰望星空,心里种下一颗颗热爱科学、追寻梦想、探索未知的种子。而这一颗颗梦的种子有一天一定会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多更加绚烂的花朵。

“在太空中我们身体虽然失重,但是我们的心里却非常踏实。”叶光富说,有千军万马的支持保障,有千锤百炼的艰苦训练,还有千遍万遍的预判推演,以及来自前辈们在航天实践中积累和分享的宝贵经验,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坚决完成任务,请祖国和人民放心!

新年第一天,航天员还向全国青少年送出了来自“天宫”的新年寄语:只要敢于有梦,勇于追梦,用智慧和汗水打造自己的梦想飞船,就一定能够迎来自己梦想的发射时刻,飞向属于你的浩瀚星空!

活动期间,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还带领青年学生参观了一场以“青春与星空对话”为主题的特殊画展。这是在中国空间站首次举行的“太空画展”,共有20余幅中西部地区青少年创作的太空主题绘画作品亮相中国“天宫”。

一起向未来

相聚的时光宝贵又短暂,三地联动的气氛欢快又热烈。活动结束后,京港澳三地学生都意犹未尽、依依不舍。他们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来自“天宫”的新年寄语让人倍感温暖、备受鼓舞。未来要把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奋斗圆梦。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学生谭祖玮说,通过这次对话活动,深刻感受了航天员们对梦想的执着和对航天事业的热爱。我们青年学子一定能从“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中汲取精神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和力量。

“听到航天员说要始终坚持不放弃,我很有感触。”有幸获得提问机会的香港大学医学院学生周婷说,作为一名未来的医生,面临辛苦的学业和工作,有时想要放弃,但是今天航天员的讲述,让她有了继续坚持下去的动力。

香港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生陈思威对航天有着浓厚的兴趣,航天员更是他眼中的“明星”。他说,今天航天员们回答了很多年轻人关心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让人受益匪浅。航天员告诉我们,面对激烈的竞争,年轻人需要静得下心、沉得下气,要练就好本领,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朝着自己梦想方向前进。这对年轻人是莫大的鼓励,相信我们只要心中有梦,执着追梦,有朝一日就一定能够圆梦。

澳门科技大学大一学生钱淳正说,通过这次活动感受到了祖国对港澳学子深深的关怀,也感受到了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进步,更增强了我们对国家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如今我们拥有了自己的空间站,相信未来,中国人的脚步一定会踏入更远深空。“作为澳门学生,我希望有一天能为国家的航天事业作贡献。”

澳门科技大学月球与行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可可表示,一系列活动接连举办,充分体现了中央对香港、澳门的关心关怀,在港澳社会产生了正面示范效应,也使港澳青少年认识到有广阔天地可以发展他们的才能。

“此次活动是新年第一天祖国给香港的一份大礼,我们倍感振奋。”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杨伟国说,希望香港青年学生脚踏实地、努力学习,不断创新、勇敢追梦,成为国家航天事业道路上的熠熠星光。

澳门大学校长宋永华表示,学习载人航天精神,对京港澳三地的青年学子非常有意义。此次活动积极回应了港澳同胞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深情关切,引导港澳青少年进一步走进航天、了解航天,激发他们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科学热情和强烈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记者刘欢、张瑞杰、高蕊、刘刚、王茜) 【编辑:陈海峰】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2965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