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科技工作者热议习近平主席二〇二二年新年贺词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1-04 06:33:32 0 疫苗 中国 火星

“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纸短情长、催人奋进。我们愿用致广大的理想胸怀和尽精微的做事态度,不断刷新中国人探索宇宙的新高度!”听到习近平主席在2022年新年贺词中提到“祝融”探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天问一号火星环绕器总体主任设计师牛俊坡满怀激动。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这注定极不平凡的一年里,科技工作者们为党的百年华诞献上了辉煌靓丽的贺礼。它们中的代表,在2021年的最后一晚,出现在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中:黄河安澜、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20亿剂新冠疫苗、三位“太空”出差航天员。

续写新时代的征程荣光,科技追梦人的脚步永不停歇。

中国航天人:探索宇宙永无止境

2021年的最后一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空间站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汤溢早早守在电视机前。听到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提到“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汤溢在激动与兴奋之余,还“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人的飞天梦想从几千年前就开始了。中国航天从无到有,从东方红到空间站,从筚路蓝缕到星辰大海,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我国成为第二个成功着陆火星的国家。截至2021年12月23日,“祝融”号火星车已运行超过210个火星日,环绕器在轨510多个火星日。

“祝融”探火成就令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产保经理饶炜深感自豪。饶炜表示,将在自主创新的道路上继续逐梦前行。

2021年10月14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实现了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探日”时代。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羲和”号卫星总体主任设计师尤伟全程参加了“羲和”号卫星的设计、研制和发射。

尤伟告诉记者:“我国太阳探测之路刚刚起步,后续任务仍充满挑战。我们将为航天强国建设接续奋斗。”

2022年是我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冲刺阶段,全年将进行6次发射并最终完成空间站建造任务。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载人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胡军表示,将立足岗位,勇毅坚守,奋斗奉献,不辱使命。

展望未来,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认为,空间科学系列卫星、深空探测器以及空间站将为探索宇宙奥秘作出更大贡献。

星空浩瀚无垠,探索永无止境。

农业科技人:奋力实现自立自强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农业一直是习近平主席心之所念。

2021年,南方稻区双季亩产1500公斤攻关示范测产验收,周年亩产稻谷1603.9公斤;异源四倍体野生稻快速驯化获突破……

“过去的一年里,我国不仅用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均耕地养活了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而且解决了摆脱农村贫困这一世界性难题。”在中科院院士李家洋看来,我国农业科技逐渐迈向世界领先行列,对世界粮食和环境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

李家洋说:“未来要团结拼搏、攻坚克难,取得更大成就!”

更大成就离不开科技的力量。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刘小虎坚定地说:“我们将强化国家农机行业战略科技力量,组织实施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推进农业装备产业基础、战略前沿、重大装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智慧农业是大势所趋。科技创新正在为全程全面农业机械化、丘陵山区农机装备技术研发、黑土地保护、“种业翻身仗”、高标准农田建设、盐碱地治理等方面提供必要支撑。

刘小虎告诉记者:“我们将围绕智能化、信息化、物联网、智慧农业等发展趋势,紧盯高端智能农机发展前沿,加强自主研发力度。”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农业科技工作者肩上担当着自立自强的责任使命。在创新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高地,他们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党组书记、院长隋国民振奋地说:“让大家过上更好的生活,我们还需不懈奋斗。我们将胸怀‘国之大者’,以更高质量的创新成果,助力农民富裕、农村美丽和乡村振兴!”

中国疫苗人:筑起全球免疫防线

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最早支持疫苗知识产权豁免,最早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在这场全球疫情大考中,中国疫苗正在帮助全球多国人民筑起免疫防线。

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国际会议场合20多次提到“抗疫”。他心系发展中国家,亲自推进疫苗国际合作。

2021年,中国新冠疫苗已走遍六大洲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中国迄今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近20亿剂疫苗,占中国以外全球疫苗使用总量的三分之一,成为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

国药、科兴研发的新冠疫苗成为全球抗疫强有力的武器。

“一年来,我们加速扩大产能、践行疫苗合作、致力消除‘免疫鸿沟’,让世界共享中国科技抗疫成果。”国药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刘敬桢说,习近平主席在新年贺词中提到中国疫苗的援外工作,不仅鼓舞了中国疫苗人持续奋战的士气,也是一道“军令”,国药集团始终践行习近平主席的指示,将深化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应有之义。

在科兴控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兼CEO尹卫东看来,中国新冠疫苗是在习近平主席亲自指挥和部署下实现的抗疫成果,中国疫苗企业保障国家需求的同时成功向全球供应了疫苗,阻断恐惧传播,增强人们回归正常生活的信心。

“科兴将不负习近平主席的期待,坚定履行将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承诺,持续做好疫苗的全球供应。”尹卫东说。

过去一年,国药与科兴研发的新冠疫苗先后被列入世卫组织紧急使用清单,安全性、有效性得到全球认可。在阿联酋与阿拉伯地区、在缅甸、在印尼、在巴西……联合生产线逐一落地,满足当地疫苗供应。

中国的疫苗是“人民的疫苗”“世界的疫苗”“可及的疫苗”。

生态建设者:定不负青山绿水

河北省最北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塞罕坝林场。半个多世纪前,这里“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如今,这里有着世界上面积最大(110多万亩)的人工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将荒漠沙地变为绿色海洋。

作为森林培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沈国舫多次深入塞罕坝调研。他说,从拓荒植绿到护林营林,塞罕坝的创业史是一部中国高寒沙地造林科技攻关的创新史。

“要学习塞罕坝人强烈的生态文明意识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更要学习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沈国舫认为,这种科学精神表现在:一是对塞罕坝地区宜林的科学判断;二是对塞罕坝造林主要树种的选择决策;三是对适宜于当地的造林方法和技术的不断探索;四是与时俱进的管理和技术革新。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2021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7周年。7年来,近500亿立方米的优质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北方千家万户,1.4亿人的生活得到改变、40多座大中城市的经济发展格局得到优化。

这一世纪工程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蒋旭光说:“我们一定牢记嘱托,不负使命,扎实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加快构建国家水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

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里还提到了“黄河安澜”。他说,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

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江恩慧的心跟着习近平主席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作为黄河防汛科技支撑单位,哪里有洪水,哪里就有我们的科研人员。”她表示,必须强调流域系统整体性,进一步完善黄河水沙调控工程体系配置格局,新的一年将不遗余力,为黄河岁岁安澜提供坚强的科技支撑。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牢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使命精神,生态建设者们将书写更多“荒原变林海”“河清海晏”的高质量发展传奇。

(实习记者 孙瑜 本报记者 崔爽 付毅飞 马爱平 张佳星 付丽丽 陆成宽) 【编辑:陈文韬】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3029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