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举旗亮剑 激浊扬清——2021年“扫黄打非”工作综述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1-10 15:29:55 0 扫黄打非 网络 未成年人

2021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扫黄打非”战线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发扬斗争精神、锤炼斗争意志,聚焦重点难点、狠抓专项整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非法出版传播行为,全面扫除网上网下文化垃圾,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文化环境。

全国共查缴各类非法出版物1500万件,处置淫秽色情、凶杀暴力以及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等的网络有害不良信息1900余万条,查办“扫黄打非”案件1.3万起。

着力维护文化安全

为庆祝建党百年营造良好思想文化环境,是“扫黄打非”的全年工作主线,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自年初开始,各地各部门提早部署、迅速行动,严格日常管理,在两节、全国“两会”、“七一”前、国庆长假等重点时段强化市场检查,打防结合、协作联动,及时收缴非法有害出版物,坚决处置网上有害信息,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全国累计收缴有害图书等350余万件,清理有害信息100余万条。

各地有力、高效查处一批非法出版、传播有害信息的大案要案。山东查办一起制售非法出版物案,查明犯罪团伙累计涉案金额7亿余元。四川破获一起销售有害出版物案,查获非法电子出版物500余万种。

更加重视发挥案件挂牌督办机制的作用,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与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版权局等联合挂牌督办大案要案374起,有力推进重点难点案件的查办。

针对历史虚无主义极大扰乱人的思想、消解人的精神的问题,各地各部门步调一致开展专项整治,取得重大进展,全年累计查删相关有害信息620万余条。湖北、湖南、福建、内蒙古、北京、广东、上海等地成功处置一批相关案事件。

深入治理网络空间

网络是“扫黄打非”主战场。各地各部门紧盯网络直播、音视频、社交平台等重点领域“顽症痼疾”,加强联打共治,组织开展了“净网”“护苗”“清朗”等系列专项行动和专项整治。

6月至10月,中央六部门扎实开展“净网”集中行动,进一步清理涉黄涉非等有害信息和有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内容,持续净化社会文化环境。期间,累计处置淫秽色情低俗等有害信息1000余万条,查办案件2012起。

针对贩卖网络色情信息出现产业化、专业化的现象,各级“扫黄打非”部门积极研究问题症结,摸排传播路径,采取有力措施,坚决果断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河南查获周口“魅爱”直播平台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对771人依法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该案是近两年来查办的影响力最大的直播类案件。

各地从严处罚多个正规直播平台传播有害信息的行为,督促企业严肃整改,坚决切断非法利益链条。

坚持打击与治理并重,在查办案件的同时,中央网信办、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等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规范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促进网络直播行业规范发展。

社交平台评论区一度成为色情引流重灾区。对此,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指导有关地方深挖线索,追根溯源,全链条打击,对犯罪分子予以刑事惩治。安徽芜湖查获的一起利用微博引流传黄案,一举抓获犯罪嫌疑人25名。

对搜索引擎引流淫秽色情网站以及网络游戏、网络文学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等问题,“扫黄打非”部门施以重拳,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封堵非法下载站点近百个,对一批涉淫秽色情APP线索落地查人;严厉打击利用公众号传播淫秽色情小说行为;行政处罚一批游戏运营企业、网络文学平台。

有的网络小说APP公然传播色情内容,有的手机游戏将民族英雄设计成投降者形象,引发网民愤慨。执法部门立即开展调查,约谈相关运营公司,责令全面整改,并作出顶格罚款的行政处罚。

工作中,对履行主体责任不力的网站企业,执法监管部门严格处置处罚,责令全面整改,并公开曝光,形成了威慑效应。

坚决保护未成年人

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是“扫黄打非”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责。“扫黄打非”部门突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主题,扎实开展“护苗2021”专项行动。

临近开学季、“六一”、暑期等重要时间节点,各地各部门加强部署安排,推进“饭圈”乱象整治,大力清查中小学校园周边文化市场、涉未成年人网络环境,坚决打击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和信息,受到了社会上特别是广大家长的广泛好评。

全国收缴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120余万件、盗版教材教辅260余万件。

对危害未成年人成长权益的犯罪行为保持“零容忍”。

网上“儿童邪典”视频出现反弹后,相关部门快速反应,清理相关有害视频、图片信息等4万余个(张),删除相关链接8万余条,行政处罚一批违规网络平台。浙江、山东、福建等地对有害题材作品加强监测查处,行政处罚多个涉案网站和个人,坚决遏制有害文化向未成年人渗透。

高度重视涉及未成年人案件线索的核查处置,执法部门迅速、有力查处了四川遂宁“5·03”利用淫秽视频猥亵未成年人案、天津某网络公司提供含有淫秽内容动漫产品案、浙江临海彭某某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案等一批重点案件。

为了破解未成年人网络沉迷难题,“扫黄打非”部门大力配合管理部门加强对网络企业落实防沉迷措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北京、上海对不履行实名验证的网络游戏运营商作出了行政处罚。江苏加大对非法出租出售游戏账号行为的打击力度,查办南京“9·30”非法出租游戏账号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0余名。

各地各部门加强正面宣传引导,调动各方力量组建“护苗联盟”,广泛开展“绿书签”“开学季”“网络安全进课堂”等宣传活动超10万场,建立各类“护苗”工作站5.3万个,凝聚全社会保护合力,积极引导广大青少年热爱阅读、文明上网。

有力规范行业秩序

坚持抓点带面、打管结合,促进相关行业规范发展。

“秋风2021”专项行动中,不断打击假媒体假记者站假记者和侵权盗版行为,有力规范和维护新闻出版传播秩序。

各地共计收缴非法报刊19万余件。山西查办太原“6·11”非法经营案,打掉一个编印非法期刊犯罪团伙,涉案金额600余万元;查办吕梁“12·17”自媒体敲诈勒索案,抓获8名通过自媒体实施敲诈勒索活动人员,涉案金额40余万元。

各地坚决有力打击侵权盗版活动。辽宁、山东等地及时查办相关侵犯著作权案件5起,保障了党史学习教育指定用书正常发行秩序。河南查办开封“2·21”制售侵权盗版教辅案,打掉非法窝点6处,涉案金额7000余万元。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指导有关地方严惩网络侵权盗版行为,查办涉电商平台网店销售盗版图书案件45起,督促该平台加强内容安全管理,优化举报受理流程,扩充审核巡查队伍,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各地“扫黄打非”办公室积极探索创新,强化“扫黄打非”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等平台的结合融入。各地纷纷组织志愿者、信息员、“扫黄打非”妈妈工作队、“五老”义务监督员等队伍,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扫黄打非”工作的生动局面,基层文化环境日益清朗健康。 【编辑:田博群】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3439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