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辛丑岁末驻村“总结”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1-13 09:59:25 0 村里 小四 记者

原标题:辛丑岁末驻村“总结”

新时代新农村,“新记者”喜说新农人

辛丑岁末驻村“总结”

“面朝黄土背朝天?”“土里刨食?”这些对农村、农民的“刻板印象”要改改了!农村也有立志一辈子扎根泥土的大学生,有玩直播的“潮人”,有不出家门就能赚钱养家的妇女,还有昔日的“刺头”如今成了村里的“明星”……这些新鲜事都发生在农村。

刚刚过去的2021年,我们打赢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昂首走上乡村振兴之路。充满希望的日子里,新华社黑龙江分社两名新入职记者走进东北农村,进行了为期三个月的“沉浸式”生活体验,见证乡村最真实的蜕变。

大学生扎根农村

变身“超级马莉”

粗壮魁梧的身材,黝黑粗糙的皮肤,棕红有些褪色的自来卷短发,走起路来“气势磅礴”,大地仿佛都颤了一颤……她是一个看上去“妥妥的”村妇,也是村子同龄人里唯一的大学生。

马小莉是黑龙江省饶河县小南河村的妇联主席。村里人图方便,大多叫她马莉,有些“淘气”的,还学着电视里叫她“买蕊”(Marry)。叫着叫着,人们都忘了她本来的名字是啥,甚至马小莉自己也忘了这件事,别人问名字都是随口答“马莉”,这么多年,她也真成了村里的“超级马莉”。

马小莉生在东北农村,但一直在城里接受教育。念完大学,她在北京找到了工作。干了两年之后,为了陪伴父亲,24岁的马小莉辞职回到东北,也是那一年,她在相亲时一眼瞧上了当时小南河的“村草”张占德,俩人缘牵一线。自此,她在这个偏僻的小村庄扎了根、成了家。“万万没想到最后居然回到了村里。”马小莉常感叹,命运真是捉摸不透。

马小莉有文化,曾在村里开过6年幼儿园,在村里小学做过一年代课老师,村里的孩子多是她的“桃李”,不说遍天下,也遍县城了。她最不得意的“弟子”就是丈夫张占德。“他爱听我讲他不懂的事,可这么多年了还是啥也没学会。”提起这事,马小莉既带着嫌弃又笑得合不拢嘴,觉得“认真听讲”的老公着实可爱。

因为有文化又上进,村里有啥大事小情马小莉都要过去帮着参谋参谋。2018年,经村民投票,马小莉被选为村里的妇联主席,村两委中唯一的女性。

带领村里“半边天”的女人可不一般!村民们遇到有“技术含量”的事情都放心交给她,不管是调试设备、使用仪器、在线销售农产品还是打开电脑写个报告,都难不倒她。

马小莉能干,在家里,她天天凌晨3点多起来给鸡鸭鹅狗猫们喂食喂粮;种地时节,她一个人干的活能顶一个壮汉。在村里,也没有这个大学生干不来的活儿。辣椒酱厂刚起步时,马小莉跟着村民整夜熬酱,又困又呛,眼睛都睁不开;为了抬走辣椒酱厂前面的大石头,她一不小心砸到了脚趾尖儿,虽然疼得钻心,愣是一滴眼泪没掉。

马小莉也是个热心肠,谁家有啥事她随叫随到。割蜜的季节帮村民卖蜂蜜,采山的季节卖野菜,有些要找工的,也给她打电话问最近有啥活儿没。为了别人的事,马小莉常常忙得“晕头转向”,等家人埋怨起来,才发现耽误了很多自家的事。

谈到过去的大学生活,在大城市的工作经历,眼角已经生出皱纹的马小莉,眸子里依然闪着少女般的光亮。但如今,她更想过好村里的生活,当好她的“超级马莉”,守好她的村庄。

“村里也大有作为,在这儿过了半辈子不后悔,希望通过努力能让村子变得更好,家家户户过得更幸福。”马小莉说。

在记者与马小莉交往的过程中,每次见到她都会有种“踏实”感,这种感觉不光因为她魁梧的身材。她是个农民,又不完全是农民,她接受过高等教育,有过多年的城市生活经历,有时在与她的聊天中,记者能感受到她不同于其他村民的思考。她头脑灵活,能干,能写会算,不安于现状……她是农村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在小南河,无论多大年纪的人,只要遇着“麻烦事”都会想着找这位“超级马莉”来帮忙。

乡村需要这样的“超级马莉”,作为“能文能武”的“多面手”带动集体的振兴与发展。

“赶时髦”的陈小四

“懒汉”如今也“吃香”

陈小四原来是个不受待见的“懒汉”。

陈小四是小南河村民陈兆军的“别称”,因在家中排行老四,在村里就这样叫开了。

这个“懒汉”其实并不懒。小南河是一个世代以种田为生的村庄,这里评判一家的男人能不能干,要看种了多少田,在地里能使出多大力气,而陈小四偏偏是个“异类”,他不爱种田,不是个合格的庄稼汉。从媳妇到丈母娘都经常看他不顺眼,面对别人的冷言冷语,“懒汉”陈小四总是瞪着一双大眼睛看着他们一言不发,有时也会憋屈得受不了,歇斯底里地砸几件东西让自己好过些。

前几年,陈小四在村里开了间小卖店,后来村里搞旅游,脑子活络的他琢磨起了干农家乐,还买了辆小货车帮人拉货,忙的时候经常一天摸不着人。除了种田,他做起别的都干劲十足。

陈小四肤色黑,有人开玩笑,说他一到晚上就“隐身”;他爱笑,上扬的嘴角像是做了“半永久”,露出一口格外显眼的白牙……陈小四不算帅,看上去有些“憨态可掬”,但游客们却无法抗拒他那张敦厚朴实的笑脸。

干几年下来,陈小四的口袋鼓了,周围人对他的看法也随之发生改变。

陈小四爱“赶时髦”,没事总爱瞅瞅年轻人都在看啥玩啥。如今,在年轻人中最流行的肯定要数直播和短视频了,“赶时髦”的陈小四也喜欢看。别人在看热闹的时候,他琢磨着自己能不能发点啥给别人看看,“听说做这个能赚不少钱哩!”

陈小四在几个网络平台注册了账号,每天看别人都在发啥,也在暗自尝试策划,还学习起了拍摄和剪辑。名为“陈小四”的账号里有他拍的村里小姑娘荡秋千,有与他齐身高的玉米地,有家里的小菜园,有他眼里的花花草草,有他的快乐与悲伤……为了干得更“专业”,陈小四还网购了一套直播设备,虽然一直没有太多观众,他也在认真地学着做一个好“主播”。

这两年,陈小四没种家里的地,流转给了别人,“他不乐意种地就不种了吧,乐意干点啥就去干。”陈小四家的“领导”董国华虽然从不跟着“掺和”这些“不务正业”的事,但看他也没那么不顺眼了,偶尔也过来瞧瞧他在拍些啥。

村里有零活,陈小四一件都不落,他有力气,又干得像模像样不偷懒。这样的短工很是“吃香”,谁家有活也总是会先想着让他干,虽然没种地,陈小四靠着这些活计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喜欢分享一些农村的事,慢慢学慢慢往前走吧。”陈小四在某视频平台的简介里留下这样一句话,他在学着做一个“新型”农民的路上探索着,努力着。

陈小四是记者“驻村”时结识的第一个村民。刚认识时,每次跟记者聊天,陈小四都稍显拘谨,不像在游客面前那副“自来熟”的模样。但是一聊起短视频这个话题,他就滔滔不绝——他觉得记者是这方面的“专家”,经常过来找记者探讨什么类型的短视频可能受到欢迎、自己的名字是不是不够吸引人、拍摄的时候是不是出镜观众更爱看……

陈小四强烈的求知欲也让记者印象深刻。他脑子活,虽然住在偏远的乡村,但非常了解当前社会最流行什么,有什么热点话题。“村里通网了”如今不是一个梗,而是正在农村普及的真事。村民不管身处何地,都能通过这张“网”获取更多关于外界的消息,这张“网”也让村民的思想更加活络。

如今在农村,种地不再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唯一方式,大机械生产下的农业解放了更多劳动力,也促成了陈小四这类“新式”农民的诞生。

“巧媳妇”杨红丽

“王婆”开起农家乐

仿古的黄色幌子高高挂起,院里停放着两架大红花轿,几百只鸡鸭鹅在后院叽叽喳喳地叫着……小南河村“巧媳妇”杨红丽的农家乐经营得红红火火。

杨红丽的爱人王文宝是个称职的庄稼汉,个子不高,不爱说话,一头钻进地里就是干活,挑起了家庭的担子,凭着这股干劲养活了全家,还把大女儿送去读了博士。

五年前,村里来的扶贫第一书记搞起了旅游,爱做饭的杨红丽搭上了这辆旅游车,吃上了旅游饭。她把家里装扮成具有乡村特色的农家院,自己也整天穿着花布衫戴上头巾为客人介绍菜品,别看地方不大,最多时能接待100多人呢!给家里带来了不少收入,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

极具东北农村特色的“六大盆”、炒出来颜色金灿灿的“笨”鸡蛋、自家从山上采的野菜、小园里刚摘的还挂着露水的蔬菜……杨红丽做的饭不花哨,但这是人们向往的天然“农家味”,除了接待客人做饭,杨红丽每天还忙着喂家禽,腌酱菜,打理菜园,村里有人家杀猪她也要去看看,囤些“笨”猪肉留着给客人做菜。

“王婆”是村里人对她的称呼,提到她,村里人人都竖大拇指,“王婆真是能干啊!”去年,“王婆”为扩大生意又买了房,现在她一家接待一个旅游团不成问题。人多时忙不过来,她就叫村里闲在家的妇女过来帮忙,根据实际情况给出相应报酬,让别人也能跟着赚点钱,剩菜还可以打包带回去,妇女们都愿意过来帮她。

每天忙忙活活的“王婆”脸上总是挂着笑脸,这几年,每年赚上几万元不成问题。不光“王婆”赚到了钱,小南河的农家乐也打出了品牌,来过的人提到小南河的饭菜都赞不绝口。

除了杨红丽,小南河村还有一些妇女也加入了“农家乐”大军,妇女守在家就能致富增收,家家的生活都过得越来越好了!

记者到小南河村驻村前,曾来这里采访过,当时热情的“王婆”留我们吃了一顿饭。那顿饭让记者感叹,原来农家饭也可以这么美味又丰富!到村里后,记者见到的杨红丽一直风风火火,要么在掌灶,要么在给客人介绍菜品,要么在后院喂一院子的鸡鸭鹅……她不是在忙,就是在忙的路上,是村里出了名的“大忙人”。

杨红丽抓住了“旅游热”,跟上村里的发展势头,乘风而行,是依靠村里旅游产业富起来的那批人中的一员。农家乐是乡村特有的一种经营形态,村民利用自家房屋和食材,为客人准备一桌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家宴,有种“天然去雕饰”的意味,很受城里人欢迎。

虽然忙碌,但杨红丽始终是一脸幸福。因为用心所以能做好,杨红丽的菜全部都是真材实料,对于菜的品质把控非常严格,她家的农家乐已经成为小南河村名声在外的“招牌”。

当年“刺头”明兴

今日劳动“明星”

以前,提起小南河村的韩三,也就是韩明兴,就让人头痛不已,他是个“刺头”,什么事到他这儿总会“卡壳”。

每当村里收个费或有个大事小情,如果他觉得“不合理”,就作为上访队伍里面的“头头”带人去乡里、县里上访,村里一起搞旅游他也是嗤之以鼻,下巴扬得老高,但自己悄悄搞了个滑雪场,各干各的,绝不跟村里“掺和”,“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

说起到村里搞旅游的第一书记,他更是瞧不上,“就是个来镀金的,等着瞧吧,待不了两天就得走”。

一天,两天,一个月,一年,两年……韩明兴对村里搞旅游的看法悄悄发生了改变。从以前斜着眼瞧,到后来开始琢磨搭个话,韩明兴渐渐跟村里“一条心”了,他开始想一块使劲把村子建得更好。

韩明兴有了入党的愿望,他开始觉得作为一名党员发光发热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2021年5月,经过一年的考察,他从积极分子被发展为预备党员,那天晚上他喝了酒,两个脸颊红通通的,逢人便笑呵呵地说“我是党员了”。去年8月,韩明兴当选成为小南河村党支部书记,成了村里的“大家长”。

韩明兴的改变,村里人有目共睹,在他心里有了一片可以去追寻的光亮。

韩明兴的农家乐名为“钻石山庄”,这两年一到夏天,他就在山庄旁边的空地种上一大片向日葵,也为村里夏季旅游种出一道金灿灿的风景线,很多人为了看向日葵花海慕名来到小南河,给村里添了不少人气,也带动了农家乐增收。

村里有很多轿车、货车,韩明兴那辆飘扬着小红旗的车格外扎眼。村里收拾卫生、布置场地这些事情交到他手上,他总能干得令人满意。从“刺头”上访户到有任务马上就去完成的“急先锋”,明兴成了名副其实的劳动“明星”。

大嗓子、好交友、讲义气……韩明兴是一个典型的农村“爷们”,初到村里时,韩明兴不太愿意搭理记者,他会觉得跟一个小姑娘有啥好说的,不是一个“频道”上的人。后来,随着交往的不断深入,记者发现韩明兴虽然看上去一副刀枪不入的样子,实际上却心思细腻。

记者离村前的一段日子,每天都见他“看似无意”地过来溜达一圈,他不会做饭还特地去县里买些吃的来饯行。走的那天,他早上5点就过来看能帮些什么,最后目送我们的车离开……

“刺头”这个标签是他的过去时,从当年急了就“上访”到如今入了党,也是老百姓对村干部、对村里工作认同的体现。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一心为民的优秀基层干部,老百姓见证着村里这些“领路人”的一言一行,也由此转变自身思想。他们从认识党、向往党到加入党,朝着成为党的一分子,为光荣的事业而奋斗的目标不断前进。

“直起腰”的常大爷

脱贫户踏上“幸福路”

“能干、会干、为人低调老实。”这是永利村村民对常守清的评价。

深色上衣,军绿色裤子,一双胶皮鞋,这是常守清最常见的打扮。常守清70多岁,是黑龙江省林甸县永利村的一名脱贫户。

曾经的他,因残致贫,生活的重担压得他直不起腰,紧锁的眉头从未舒展开。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生活遇到困境的人往往心理也非常脆弱,可能一句话就会让他们丧失希望。常守清就经历过这样一段日子,做啥都没信心,干啥都没劲头,人生难道就这样过了吗?

这样下去可不行。村里的扶贫工作队“对症下药”,对他进行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了解了常守清的心结,也想办法让他干点啥能过得更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得让他能自己赚钱养活自己,摆脱贫困。

在工作队及村干部的帮助下,常守清搞起了庭院经济。

常守清用扣地膜的方式,提早扣栽香瓜、黄瓜、倭瓜和黏玉米等。将黏玉米煮熟了随着其他东西一起拉到县里卖,销路真不赖,他又在院里养了点鸡、鸭、鹅等家禽,加上村里产业扶贫的分红,日子好了有了盼头,也脱了贫。常守清眉头舒展了,布满皱纹的脸上展露出笑颜。

“真是卖出了好价钱。”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常守清家的一亩地小菜园里,首批收获的一万头大蒜已经销售一空。与往年不同的是,2021年的大蒜是经过人工扒皮加工后,以每头高于市场价7分钱左右的价格直销进城,整体收入增加了700多元。

常守清说,现在不愁吃不愁穿,就琢磨怎么过好日子呢!

“有活干,有钱赚,又喝上了纯净水,现在真是奔小康了。”常守清的腰杆直起来了! (记者侯鸣、王鹤)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3623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