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双减”后首个寒假来了,孩子们怎样度过?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1-16 19:05:04 0 寒假 作业 银川市

新华社银川1月16日电(记者艾福梅)“双减”政策落地后的首个寒假来临,“背着书包赶培训班”的景象已然不再,孩子们将怎样度过这个寒假?寒假作业有哪些新变化?家长们的心态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寒假作业“变脸”:“写写写”的少了,“玩玩玩”的多了

今年1月6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寒假期间“双减”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要指导学校严格控制寒假书面作业总量,鼓励布置探究性和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在寒假期间坚持规律作息、锻炼健康体魄、培养广泛兴趣、参加社会实践、分担家务劳动。

春联背诵大比武、有趣的十二生肖、我是家庭小管家、一起探秘年俗、线上一分钟速跳比赛……1月10日,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回民第三小学的学生收到了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单。

“今年我们在综合实践和体育锻炼上进行了创新,希望孩子们能深度参与到家庭各项春节活动中,比如一起采购年货、开展大扫除、准备年夜饭等,让他们在有趣的亲子活动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与习俗。”兴庆区回民第三小学校长冯学荣说。

同样,据银川市金凤区回民第四小学一年级七班班主任吕思琦介绍,寒假语文作业是背诵古诗和阅读两本以上课外书籍,实践活动则是帮父母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解春节习俗、手工制作“老虎”帽子等。“开学后,我们将举办交流会,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与大家分享帮父母做了哪些暖心事。”吕思琦说。

当然,寒假也是复习巩固知识并休息调整的重要阶段。李娅慧的女儿今年上四年级,一放假,母女俩商量着制定了一份寒假计划。“孩子很自觉,每天除了看书、写字,还要跑步、跳绳,我也会带她逛科技馆、博物馆和公园,总之就是既要学习,更要锻炼身体、放松身心。”李娅慧说。

记者梳理采访发现,这个寒假,在“双减”政策下,少了“写写写”的书面作业,多了“玩玩玩”的新颖实践,孩子们有了更多思考、创新探索的时间与空间。

学科类培训总体“冰封” 艺体项目受追捧

以前,寒暑假历来是学科类培训的“黄金期”,今年则是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果的关键期。

记者近期走访了银川市十余家学科类培训机构,发现“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的规定得到了较好落实。一部分培训机构已是大门紧闭,透过玻璃望进去空空如也;还有一部分培训机构正在进行停课放寒假的收尾工作,教室内没有学生和家长。

尽管在路上依然能看到背着包赶路的学生,但他们背的更多是舞蹈服、乒乓球拍、小提琴等。在银川市一栋培训机构集中的大楼里,记者看到,艺术培训学校里多名学生正在老师指导下练琴,而隔壁机器人培训班的孩子则在专心致志地操作。

据这家机器人培训班的老师李钊介绍,寒假班专门设置了“大主题闯关模式”,有200余名学员,年龄最小3岁,最大16岁,多是小学生。“信息素养需要一定时间的培养,生源比较稳定。”他说。

记者走访中还发现,随着学校和家长对书写的重视,软笔、硬笔等书法培训在寒假期间也很火爆。杨慧峰是一家文化艺术培训学校的书法老师。她告诉记者,寒假开设的集训班人气很旺,学生数量比平时增加了三分之一。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临近,滑雪场、滑冰场上满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银川市一家乒乓球俱乐部里一位家长说,“我们平时上班,把孩子放在家里还担心沉迷手机或电视,不如把孩子送来学乒乓球,不仅能学到一技之长,还能锻炼身体。”

越来越多的家长支持孩子综合发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孩子的综合素质培养,重视亲子陪伴。

“孩子现在受到的教育是多元化的,考核标准也突破了以往的试卷考试形式,更注重孩子的综合能力,孩子能在其中感受到更多的趣味性。”银川市一名小学一年级学生的家长吴倩说,现在这种教育模式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给予孩子更多高质量的陪伴,做孩子的朋友和榜样。

吴倩告诉记者,寒假她会和孩子一起完成实践类作业,比如针对传统文化和礼仪类作业,她会查阅资料,先自己消化,再讲给孩子听。

当然,一些习惯了在试卷和培训班中寻找“安全感”的家长仍难免焦虑。二年级学生家长杨娟就坦诚,孩子课业负担减少后,自己仍有些焦虑,想到孩子升学时还是要看分数就难以淡定。寒假期间,她还是会给孩子布置一些练习作业。

记者在一些家长群里也看到,家长们经常会交流哪些线上学科类课程还能上,哪里的试卷比较好,孩子放假后要怎么“补”等。

正是瞄准家长端的需求,一些变相违规培训还在试探监管底线。据了解,有向初中生提供教育培训服务的学科类培训机构仍在招聘假期兼职教师;还有个别培训机构停课后做起了“一对一”上门家教。

为此,各级教育部门都要求把日常巡查作为寒假“双减”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采取明察与暗访、白天与晚上相结合的方式,对校外培训进行网格化、拉网式巡查。 【编辑:任靖】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3845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