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智慧电站点亮“未来之城”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1-17 09:24:08 0 充电站 新区 智慧

原标题:智慧电站点亮“未来之城”

来源:河北省政府网站

□记者 彭文君 康紫祎

〉〉开栏的话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我国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

新春新气象,新年新作为。孕育着无限生机与活力的2022年新春即将到来。最能感受新春的气息,莫过于燕赵大地;最能触摸时代的脉动,莫过于基层一线。

从今天起,长城新媒体集团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派出多路记者深入基层采访,将先后推出“新征程上看河北”“非首都功能疏解重点项目纪行”“一线记者讲故事·新春纪事”“冬奥在河北”等系列专题报道,用饱含深情的笔墨,讲述生动鲜活的燕赵故事,展现河北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新成效,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新作为,喜迎党的二十大的新风貌,敬请关注。

“欢迎来到压力发电步道体验区,步道通过压电陶瓷收集您行走过程中产生的电力,并在前方互动大屏实时显示。”隆冬时节,记者来到雄安新区剧村城市智慧能源融合站,亲身体验了一次“靠自己发电”的压电步道:当人在上面行走、跑步、跳跃时,能实时看到步压产生的发电量和碳减排量、听到智能感应音箱内传来“自己发电”转换出的虫鸣鸟叫声,“清洁能源”的概念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两翼”带动、协同发展的现代化河北。创造“雄安质量”,打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创新发展示范区。

城市的需求在变,能源供给就要创新。雄安剧村城市智慧能源融合站作为雄安数字化主动电网示范项目,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一站多用,为雄安新区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之外,融合了多种功能,打造变电站与城市景观有机融入、开放式电力服务与市民生活和谐共享、城市生态文明与智慧能源系统深度融合的典范。

无人智慧营业厅、利用电力余热的恒温游泳池、正在为电动汽车充电的智能机器人……走进站内,满满的科技感和未来感扑面而来。

第一站:S2G智慧充电站

“这是国内首座兆瓦级站网互动(S2G)充电站,将为雄安新区绿色出行、助力近零碳示范区建设提供示范和引领作用。”在融合站地下二层的智慧充电区,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市场拓展中心曲锋一边给记者介绍,一边熟练地在屏幕上轻触几下进行信息录入。只见充电机器人缓缓移动,将充电枪接入电动汽车充电口,汽车即刻开始充电。

整个充电站占地面积1618平方米,站内布置了立体停车设施,最大可实现46辆车同时停放和充电。

此外,智慧充电站同时配置了插拔枪机器人和搬运机器人,是全国首个实现“自动泊车+自动充电”全过程无人化的充电站。数字人民币充电桩更是首次应用,在无网络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完成费用支付和结算。

“根据雄安新区‘90/80’出行目标,要求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90%。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电动汽车将在新区得到全面推广。智慧充电站可以解决新区电动汽车大规模普及后充电负荷对电网的冲击,2035年之前,这项插拔枪技术将得到大面积推广。”

第二站:绿能健身馆

沿着走廊向西行进,映入眼帘的是一池碧水,微波荡漾。这是融合站配套设施之一——对市民开放的“绿能健身馆”,包含游泳馆及健身两块区域,为周边居民提供健身服务。

“之所以叫绿能健身馆,是因为它没有使用电能。”曲锋告诉记者,整个场馆的制冷供热、恒温游泳池的池水加热都采用了高温型地源热泵系统+双蓄系统:一是收集融合站设备运行散发出的大量余热,二是通过开凿118口地热井来收集浅层地热,不会消耗额外的电能。

绿能健身馆的建设,不但丰富了周边居民的业余生活,宣传了绿色健身理念,同时提高了能源综合利用效率,真正实现了节能减排,也成为未来雄安100%使用清洁能源的一个示范样板。

第三站:雄安高铁站光伏CIEMS可视化系统

在融合站的创新功能展示区,记者看到,雄安高铁站光伏CIEMS可视化系统格外引人注目。电站发电量、发电时长、落灰量、组成组件工作状态等重要信息,都可以在此呈现。从设备运行到日常维护,全部实现了智能自动化。

“雄安高铁站的屋顶光伏发电组件每年可为雄安高铁站提供580万千瓦时的清洁电力,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吨,相当于植树12公顷。”曲锋介绍说。通过CIEMS系统,能够对光储微电网、储能充电桩微电网和综合能源站进行优化调度管理,形成优化调度指令,提升综合能源利用效率,同时有效优化综合服务中心的能效水平,助力新区数字城市建设。

无创新,不雄安。当前,雄安新区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剧村融合站只是雄安新区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的一个缩影。

未来,融合站将继续大力推进能源高效、安全、循环利用,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升绿色环保水平,为高质量建设“未来之城”贡献力量。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3867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