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堂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1-17 21:03:54 0 党史 思政 红色

来源:人民论坛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要用好学校思政课这个渠道,推动党的历史更好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好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新时代党史学习要始终坚持与思政课互动融合发展,以党史“营养剂”为引擎提升思政课质效,从而更好地培育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厚植课堂教学的党史元素。推动党史学习教育与思政课的有机结合,首先就要善用党史“教科书”,上好思政课。能够在思政课中创造性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内容,讲好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讲好伟大建党精神,在知识的传授中引导学生正确把脉历史发展的主流主线,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同时,也要优化课程设置,深入挖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各门课程中蕴含的红色资源,用丰富的历史事实和生动的历史细节,让学生在传统课堂中获得最大的党性教育与精神感染,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同向同行。

提高教师队伍的育人本领。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教师队伍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第一责任,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教师只有不断提升育人本领,才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上好思政课、树立正确的党史观。思政课教师要深刻认识到党史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加强自主学习,着力提升自身党史修养,练就会学党史、会讲党史、会用党史的真本领。学校可以通过定期安排思政教师到党校、干部学院研修,到基层挂职实践锻炼,参加典型经验交流以及现场教学观摩等方式,不断强化思政教师党史教育意识,拓宽学术视野,提升教师综合水平。

夯实“第二课堂”的资源优势。党史教育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有效开展,必须要加强“第二课堂”阵地开发,组织多样化的文体实践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时代变化,在历史资源中汲取磅礴力量。学生作为成长中的一代,对未知事物都有着浓厚兴趣。对此,高校可根据立足地方实际,充分挖掘地方承载着革命精神、党史魅力的红色资源:例如革命遗址、烈士陵园、革命村、博物馆、红色景区等等。在挖掘整合各方资源的基础上,用活用好红色资源,发挥其育人功效。立足本地资源优势,打造“红色理论课堂”“廉政教育基地”等思政实践教育基地,根据不同基地内容针对性设计实地教学课程,更好引导学生沉浸于实地场景之中,身临其境感受党的历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强化机制建设的保障能力。古语有训,“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要保障党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开展,学校要建立常态化课程建设机制,要发挥其教科研优势,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科学设定党史教育目标,并完善相关课程体系规划。同时,紧紧依托地方文化特色,结合学生兴趣喜好,对党史教育课程进行动态调整。除此之外,学校还需建立良好的外部合作机制和内部交互机制,共享党史教育优秀资源,在党史研究上协同互助、合作发力,为党史教育“入学生耳”“入学生心”营造浓厚氛围。(作者:孙婕)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39158.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