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Thank you Beijing”高频出现!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2-14 15:07:25 0 中国 社交 来源

让冬奥村里暖意融融

2月7日,在高山滑雪女子大回转项目比赛中,美国选手尼娜·奥布莱恩不慎摔倒在地。中国滑雪医生1分钟就赶到伤员身边救治,伤员随后被送至北医三院延庆医院进行手术,手术十分成功。

后来,奥布莱恩在社交媒体发文致谢中国医护。她说:“由于开放性腿骨骨折,我在昨晚接受了外科手术,接下来将回家康复。我想对所有照顾我的人说声谢谢,尤其是那些在终点冲向我的人,还有延庆的医生和护士们。”

美国选手尼娜·奥布莱恩在海外社交媒体发文感谢中国医护。(图片来源:Instagram)美国选手尼娜·奥布莱恩在海外社交媒体发文感谢中国医护。(图片来源:Instagram)

运动员们在非比赛日里会抓紧一切时间训练以保持最好状态。一位来自厄瓜多尔的参赛选手、高山滑雪运动员莎拉·埃斯科瓦尔2月9日在社交平台上分享一段视频,展示她在北京冬奥村的日常生活,镜头从缆车上到滑雪大回转赛场,还展示了运动员休息室。

她对自己的训练非常满意,特意在海外社交媒体用英语和西班牙语双语发文称:“这是我在冬奥村里日常训练的一天。谢谢你,北京!”

莎拉·埃斯科瓦尔在海外社交媒体发文记录训练日常并感谢北京。(图片来源:Instagram)莎拉·埃斯科瓦尔在海外社交媒体发文记录训练日常并感谢北京。(图片来源:Instagram)

与莎拉·埃斯科瓦尔有同样心情的,还有来自西班牙的滑雪运动员蒂博·马格宁和来自波黑的雪橇运动员米尔扎·尼古拉耶夫,他们也在海外社交媒体表达了对中国的感谢。米尔扎·尼古拉耶夫还特意录制了一段视频,并展示了自己身后的春联。

西班牙滑雪运动员蒂博·马格宁用双语感谢中国。(图片来源:Instagram)西班牙滑雪运动员蒂博·马格宁用双语感谢中国。(图片来源:Instagram) 波黑雪橇运动员米尔扎·尼古拉耶夫在海外社交媒体录制视频记录冬奥村生活并送上新年祝福。(图片来源:Instagram)波黑雪橇运动员米尔扎·尼古拉耶夫在海外社交媒体录制视频记录冬奥村生活并送上新年祝福。(图片来源:Instagram)

除了规模庞大的运动员队伍,北京冬奥会的媒体阵容也十分强大,而许多外国记者们对中国志愿者热情周到的服务体会更加深刻。

美国记者洛丽·尼克尔此前一直是NBA赛事的播报记者,得知观看NBA赛事的中国观众有很多,她在出发前特意准备了许多礼物,还附上了中英文的便签。让她备感惊喜的是,她在送出礼物后得到了很多回礼。

美国记者洛丽·尼克尔在海外社交媒体发文展示与志愿者们互换礼物。(图片来源:推特)美国记者洛丽·尼克尔在海外社交媒体发文展示与志愿者们互换礼物。(图片来源:推特)

格鲁吉亚高山滑雪运动员妮诺·齐克劳里说“中国志愿者非常热情,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所有运动员”;日本《Daily》记者称志愿者“全都是亲切的工作人员,厚重防护服下是一双双含笑的眼睛”;爱尔兰雪橇运动员埃尔莎·德斯蒙德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发文感谢志愿者们的热情帮助。

爱尔兰雪橇运动员埃尔莎·德斯蒙德在自己的社交账号发文感谢志愿者们的热情帮助。(图片来源:推特)爱尔兰雪橇运动员埃尔莎·德斯蒙德在自己的社交账号发文感谢志愿者们的热情帮助。(图片来源:推特)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也十分感谢志愿者们,他专程前往延庆赛区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与冬奥志愿者代表亲切交流,为志愿者们点赞,并赠送奥运五环徽章。他说:“这将是你们一生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

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延庆赛区与志愿者们合影。(图片来源:北京日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延庆赛区与志愿者们合影。(图片来源:北京日报)

此外,加拿大奥运团队还写了一封感谢信给中国冬奥工作团队,表达他们的感激之情。信中写道:“我们了解,你们在中国新年期间远离家人,来到这里帮助我们。我们也了解,为了我们,你们在今年的工作中付出了多大的努力。我们对此非常感激,也很高兴能和你们一起体验你们的节日和传统。你们让我们感觉像家人一样,我们很高兴和你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加拿大奥运团队写给中国冬奥工作团队的感谢信。(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加拿大奥运团队写给中国冬奥工作团队的感谢信。(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俄罗斯奥委会官方网页上发布了在北京冬奥会越野滑雪男子双追逐赛上获得金牌的俄罗斯奥委会代表团选手亚历山大·博利舒诺夫的获奖感言。他说:“有些难以置信,当我滑到最后一圈时我的眼泪瞬间涌出,我拿到了金牌。我想说,感谢中国,让我有机会在此成为奥运冠军。”

俄罗斯奥委会代表团选手亚历山大·博利舒诺夫的获奖感言。(图片来源:俄罗斯奥委会官网)俄罗斯奥委会代表团选手亚历山大·博利舒诺夫的获奖感言。(图片来源:俄罗斯奥委会官网)

荷兰速滑名将克罗尔则称:“回顾过去两年可以看到,中国采取的防疫措施是最好的,感染者的数字很低。就像我几个星期前曾经说过的,如果只有一个国家(地区)能(在现在这种情形下)举办冬奥会,那一定是中国,我们应该庆幸冬奥会在这里举行。”

此起彼伏的“Thank you Beijing”

背后是北京冬奥会的组织者们

和志愿者们

用自己的努力和汗水

为所有人带来的中国暖意

北京冬奥会

一起向未来!

策划:刘加文

监制:杨定都 徐倩

统筹:毕秋兰

作者:吴轶楠 李雪梅

一读:余申芳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47400.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