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无声世界里的冰雪梦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3-03 11:06:24 0 孩子们 滑雪场 新华社记者

新华社成都3月1日电(记者张海磊、王曦、尹恒)孩子们依次从滑雪场顶端滑下,平稳经过障碍后转弯,降速,再回到起点……训练中,如果不是教练曹建一直在白板上写字、不停地做动作示范,几乎看不出他们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这是由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组成的滑雪队,也是四川省首支听障滑雪队。


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教练曹建(前)为队员们示范技术动作(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在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教练曹建(前)为队员们示范技术动作(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让“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从愿景走向现实。听障滑雪队的孩子们也在这场冰雪奇缘里变得更加乐观、自信和开朗。

“像飞起来了”

“风很大,在我脸上、耳朵上轻轻地拂过,滑下去的那一刻,像飞起来了。”

一提起滑雪,15岁的胡海涛非常兴奋地用手语描述着那种感觉。

队员们在训练(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队员们在训练(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几年前,在中国即将举办冬奥会、冬残奥会的背景下,依托位于新都区的尖峰旱雪四季滑雪场,新都区残联萌生了组建一支残疾人滑雪队的想法。

在南方地区,冰雪运动的群众基础相对薄弱,在克服了残疾运动员选拔难、活动项目少等问题后,新都区残联先后3次对全区近百名有意愿参加的残疾人进行摸排、筛选,最终确定与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合作。2018年11月份,四川省第一支听障滑雪队正式成立。

尖峰旱雪四季滑雪场的初级道长约80米,坡度约10度。

教练曹建说,第一次来时,孩子们都戴着助听器,穿好装备后,没一个敢往下滑。

站到滑雪道顶端时,胡海涛双腿开始发抖,由于没控制好重心,还没滑几米就摔倒了。“一开始动作不标准,脚两侧的皮都磨破了。”他指了指脚。

“学习的过程中,最难的是掌握重心,需要压着腿,向前倾。”现在的胡海涛已经能在滑雪道上自由驰骋。

 胡海涛在训练(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胡海涛在训练(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他很有天赋,反应快、爆发力强。胆子大,加速滑落时一点也不害怕。”这是曹建对胡海涛的印象。

11岁的杨昌榕是滑雪队里年龄最小的队员。2月14日的一次测试记录上,迷你滑雪项目她用了28.56秒,最快的同学用时16.62秒。

在滑雪场上,杨昌榕一次次爬起来,还不时通过手语向同伴询问动作。个子小小的她滑起来像一只小鸟,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无声世界里的训练

在无声的世界里,学滑雪难,教滑雪也很难。

“把身体放松些,入弯和出弯轻灵点……”曹建把要领写在随身携带的小白板上,依次递给孩子们看,直到他们都点头。这个小白板是他上课的“秘密武器”。

教练曹建(左一)在白板上画出滑降训练的路线(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教练曹建(左一)在白板上画出滑降训练的路线(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虽然此前教了将近20年滑雪,但第一次面对这群孩子时,曹建还是犯了难。

“最难的是沟通,没法用语言描述动作,很多滑雪专业词汇难以用手语表示出来,只能画出来、写出来,或者我自己一遍遍示范。”曹建说。

比如,仅一个基本站姿就学了大半天。曹建把要领写在白板上,然后自己在其中一个孩子面前做示范,并让其用手感受发力点在哪。“先把一个学生彻底教会,再让学会的学生通过手语和其他学生交流。”曹建逐渐找到上课的小窍门。

为了让孩子们有充足的训练,曹建按照专业化运动队的标准,把日常训练和集中训练结合。孩子们在上课和训练间转换,每周周一、周三、周五下午课后是日常训练时间,集中训练一般安排在节假日或寒暑假。

把动作分解后,曹建制定了训练计划,每个动作他都留出充足的时间,最难的动作需要五天才能熟练掌握。

“学生们一旦滑出去就听不到任何反馈,如果动作做错了,已经没机会纠正了,只能等他们回来后再从头讲解。”曹建说,这群孩子要比一般人花更多的时间学习。

为了融入孩子们的世界,他还特意下载两个手语App,已经熟练掌握了“你好”“上课”“下课”“喝水”“上厕所”等词汇。

在成都市新都区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教练曹建用白板告诉小队员苏翊鸣、谷爱凌等奥运冠军曾在这座滑雪场训练(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在成都市新都区尖锋旱雪四季滑雪场,教练曹建用白板告诉小队员苏翊鸣、谷爱凌等奥运冠军曾在这座滑雪场训练(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北京冬奥会期间,尖峰旱雪滑雪场因谷爱凌、苏翊鸣曾在这里训练而出名。曹建也会在白板上画出大跳台,并写下“奥运冠军训练的地方”,孩子们顺着他的手望向旁边,眼神里写满自豪和期盼。

眼里开始有了光

最初教听障孩子们滑雪时,曹建怎么都没想到,训练三个月后,这支听障滑雪队竟在全国残运会拿了奖牌。

2019年1月,滑雪队选出女生和男生各两名参加在哈尔滨举行的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七届特奥会。

在迷你滑雪比赛上,有三人进入决赛,胡海涛更是在100米项目中斩获一枚铜牌。

因为第一次参加全国性比赛,缺乏经验,在500米项目决赛时,胡海涛错把距离终点线20米的位置当成终点,他准备减速停下来时,突然发现教练、队友们还在招手加油,他又打起精神一鼓作气到终点,最终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

第一次参赛的遗憾很快得到弥补。2021年在西安举办的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胡海涛参加的迷你滑雪项目又拿了两块银牌。“有一项比赛,他只比第一名慢了0.9秒!”曹建非常满意。

赛场上,孩子们在努力争取好成绩;赛场外,改变也悄然发生。

“孩子们更自信了,眼里开始有了光。”成都市新都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赵晓玲说。

第一次获奖后,胡海涛带了一大包零食到学校,大方地跟老师、同学们分享。他开始主动网上搜索、学习关于滑雪的知识,以后还想尝试单板滑雪。

2021年,杨昌榕参加了成都市青少年滑雪锦标赛,在10岁组的比赛中取得第二名。“我喜欢滑雪,想像奥运冠军一样去比赛。”一次课堂上,她勇敢地走上讲台,分享自己的梦想。

队员们在训练中互动(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队员们在训练中互动(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曦 摄

滑雪队里还有一名叫向会芸的学生,胆子非常小,曾经见到老师绕着走。现在的她非常开朗,有次看到旁边学校的篮球架后,她给校长发微信:“我也想玩篮球,希望我们学校也有篮球场。”

如今,曹建面临更大考验。去年年底,新都区残联又选取了6名培智学生加入原来的9人听障滑雪队。“培智组的孩子们能听到,但是听不懂,理解不了,学动作对他们来说会更难。”曹建说。

除了这些孩子,越来越多的残疾人正在享受冰雪运动的乐趣,滑雪、旱地冰壶等项目在残疾人群体中备受追捧。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5566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