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翟志刚亲属:我们的心也跟着落地了!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4-16 18:12:17 0 母亲 他的 神舟

来源:环球人物

母亲生前,最想念的就是她的“老疙瘩”,

但不让家人打扰他,想他的时候,

老太太就去看空中飞过的战机……

作者:杨学义

“只要他在天上,我们的心就也在天上!”去年年底的一个晚上,《环球人物》记者到黑龙江齐齐哈尔龙江县翟志刚二姐翟凤兰家中做客。翟志刚的三姐和三姐夫,二哥和二嫂子围坐在一起,为记者回忆着与翟志刚一同经历的很多往事,畅谈到11点多,记者才与他们依依挥别。

在那个寒冷的冬夜,我们每个人的心都飞到了九霄云外……

今天,随着神舟十三号平安归来,他们终于看到“小刚”从返回舱中出来,重新回到了祖国。落地第一时间,《环球人物》记者与翟凤兰通了电话,她终于如释重负地说:“翟志刚落地了,我们的心也终于落地了!”

·出舱后的翟志刚高兴地向迎接他的人群挥手。(视频截图)·出舱后的翟志刚高兴地向迎接他的人群挥手。(视频截图)

“我们都特别想他了,

希望他早日回家!”

为了迎接弟弟凯旋,今天翟凤兰不到5点就起床布置了。

在客厅里挂了半年的大横幅“热烈祝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如今终于可以换成“热烈祝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胜利返航!”

市委领导、军区领导代表来到他们家中,陪他们一同见证英雄凯旋。市委市政府还送来了大型剪纸艺术作品“英雄航天员之家”,翟凤兰将这个作品挂在了家中最醒目的位置。

·2022年4月16日,市委市政府和军区领导与翟志刚的三姐、大哥、二哥聚在家里,一同收看神舟十三号返航直播,并送来“英雄航天员之家”剪纸作品。(图片来源:黑龙江日报) ·2022年4月16日,市委市政府和军区领导与翟志刚的三姐、大哥、二哥聚在家里,一同收看神舟十三号返航直播,并送来“英雄航天员之家”剪纸作品。(图片来源:黑龙江日报)

“在返回舱降落伞打开的一刹那,我们所有人悬着的心就都放下了。”翟凤兰知道,这个环节完成了,航天员平安归来基本上就不成问题了。

等到返回舱着陆的一刻,全家人终于忍不住纵情欢呼,“返回舱还是立着的,稳稳当当的。”

看到弟弟从返回舱出来,微笑着向迎接他的人群招手,观看直播的一家人也开心地笑了。“看到他在上面时,脸有些浮肿,现在落地后状态很好,家里所有人都放心了。”

翟凤兰说,翟志刚已经很久没有回到家里了,上次回来还是在前年清明节,祭拜父母。“我们想对翟志刚说,第一要保重身体,这是最重要的;第二,我们都特别想他了,希望他早日回家!”

在翟志刚的母校龙江县第二中学,师生们也集中收看实况直播,当看到返回舱平安着陆时,所有的师生都激动地挥舞国旗。翟志刚的这些小师弟、小师妹们纷纷表示,自己要好好学习,将来要像翟志刚一样报效祖国和人民。

·2022年4月16日,翟志刚的母校龙江二中师生收看实况直播。(图片来源:黑龙江日报)·2022年4月16日,翟志刚的母校龙江二中师生收看实况直播。(图片来源:黑龙江日报)

为了做飞机模型,

磨了满手大泡

“感觉非常良好,向祖国和人民报告,我们圆满完成神十三任务,我们安全回到地面,01我现在感觉良好!感谢习主席对我们的关心和关爱,感谢全国人民对我们的支持和鼓励,感谢工程全线人员的日夜陪护和相伴,这是国家强大才为我们搭建的这么高的工作平台,我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落地的第一时间,翟志刚对着直播镜头这样说。

·2022年4月16日上午,翟志刚顺利出舱,状态良好。(视频截图)·2022年4月16日上午,翟志刚顺利出舱,状态良好。(视频截图)

返回地面的翟志刚,难掩激动心情,他再一次完成了人生的飞天梦想。而这个梦想,是他青少年时就有的。

与如今幽默风趣的性格不同,当时的翟志刚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和家人朋友谈及自己长大后的梦想。但他的高中同学温建军隐隐约约记得,当年翟志刚曾经和同学们说过,自己想要飞上祖国的蓝天,但大家都没当真,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

翟志刚一家就住在龙江县城的一个公房小区内。翟志刚的二哥翟志勇对《环球人物》记者说:“当时公房的水泥墙上,经常有人用红砖头子画的飞机,我觉得画得挺好挺像的。”后来街坊们告诉他,“这些全是你弟弟画的!”

不光画飞机,翟志刚还爱制作飞机模型。曾担任翟志刚小学美术老师的于天祥对《环球人物》记者说,他当时曾组织过一个以小制作为主题的课外兴趣班,很多男孩子都会用木头做成小手枪、小坦克。“翟志刚就喜欢做飞机,他有一件特别突出的作品,是把一整块接近机身和两翼形状的树杈子,用削铅笔的小刀雕刻成一架小飞机,这是为数不多用整块木头刻成的作品”。再到后来,翟志刚还用筷子做成了小飞机的形状,与弹弓结合在一起,“弹射出去的飞机,比纸飞机飞得远多了”。这些有关飞行的小制作,是于天祥对翟志刚的最初印象,“那时候工具简陋,他为了做好这些,磨得满手都是大泡”。

翟志刚梦想着成为一名军人。于天祥说,那个年代的孩子爱玩小兵和排长的游戏,翟志刚总是抢着当排长。到了中学,翟志刚喜欢看小人书,“最爱看的就是《空军英雄杜凤瑞》”。

·儿童图书《空军英雄杜凤瑞》。·儿童图书《空军英雄杜凤瑞》。

翟志刚并没有将这个梦想停留在幻想,而是真的付诸行动了。高中毕业前夕,翟志刚悄无声息地参加招飞考试,直到快录取了才和哥哥翟志勇说:“我可能要当飞行员了。”翟志勇听到吓了一跳,“你可拉倒吧!”他以为弟弟在唬人。没想到,弟弟不久后真的被飞行学院录取了。

从飞行学员到飞行员,再到航天员,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在人生中每一个残酷的优中选优过程中,翟志刚总是能凭着顽强的毅力坚持到最后。

无论多苦多累,翟志刚从来不主动对家里提起,即便说了,也是报喜不报忧。在与翟志刚的三姐和二哥对话时,《环球人物》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们也是看了媒体报道,才知道的”。

1995年5月,翟志刚在一次飞行训练的返航途中,遇到了一股强劲气流。这股气流卷起漫天黄沙,以10米/秒的风速向机场疯狂袭来。此时根本看不清地面,但翟志刚沉着冷静,完全凭借仪表平安着陆。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他,那一次荣立三等功。

“我们从来不知道这件事,还是有次看到他在采访中说了,我们才知道,想起来后怕。包括他平时训练有多苦,我们也不知道,也是看了采访才知道,想起来真心疼。”早些年翟志刚回家,家人们总是问他这些事,他先是笑呵呵开导:“没事,都过去了,现在不都挺好么?”如果有的家人还无法理解,翟志刚就开始给他们“上课”了:“我们有国家的各种保障,要相信国家。再说了,不吃苦能训练出来吗?你们说是这个理儿不?”

·翟志刚身着水下训练服,准备进行水下模拟失重训练。·翟志刚身着水下训练服,准备进行水下模拟失重训练。

“他是国家的人”

翟志刚的成长,受到了家庭,特别是母亲的深刻影响。

在街坊四邻眼中,他的母亲是个有名的热心肠。那时,公房小区里只有一口水井,老百姓要到这里挑水喝。但一到冬天,水井周围总是被水桶洒漏的水浇湿,冻成一圈坑坑洼洼,却又十分光滑的冰面。翟凤兰说:“当时我们兄弟姐妹六个谁去打水,妈都不放心,生怕谁挑着水摔个大跟头。”所以,母亲决定在自家院里打一口水井,“是那种拿管子压的,周围不会洒上水”。街坊四邻听说了,也都来他家打水,母亲也总是很热心的欢迎邻居们。

在老翟家的兄弟姊妹六个中,翟志刚最小,东北话俗称“老疙瘩”。母亲不识字,吃了不少亏,所以她有个底线,无论多难,孩子必须读书,“她经常对我们说:我就是个睁眼瞎,你们也想这样吗?所以在那个年代,我们六个全部念完了高中,非常罕见。”翟凤兰说,家里的钱不够孩子们交学费,母亲就起早贪黑,到大街上卖炒毛嗑(东北方言称葵花籽为毛嗑)。

·青葱岁月的翟志刚。·青葱岁月的翟志刚。

母亲当然是最疼“老疙瘩”的,翟志刚也没有辜负母亲。“当年,他帮妈妈炒得一手好毛嗑,不糊,还特别香。”回忆起往事,翟凤兰历历在目。上中学后,翟志刚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干家务,“把家里收拾干净后,他就开始做饭,然后在一口大锅里炒毛嗑,炒完了一大锅,够第二天卖的,就去吃饭,然后到剧院门口替妈妈,让她回来吃。当电影散场,又有一大拨人买瓜子,等人散了,他才收摊。”翟凤兰说,弟弟回到家里开始写作业,已是晚上9点多了。翟志勇对此印象很深,“他那时候有个小屋子,点上煤油灯继续学,门口总是贴着‘闲人免进’,没人知道他学到几点,但最起码要到11点才能睡吧。”

1985年6月,翟志刚启程参军时,母亲将两大包亲手炒的毛嗑塞进了他的行囊。参军后,翟志刚也始终惦记着妈妈。翟凤兰记得:“即便还是当飞行学员,收入很微薄的时候,他也总是给家里寄钱,有时候五块、有时候十块。”很多年的时间,翟志刚都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妈妈的心疼和惦念。

而母亲也是非常体谅儿子的。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发射前,执行任务的杨利伟和作为备份航天员的翟志刚、聂海胜,一同出现在出征仪式上。当时,母亲已经病了一段时间了,卧病在床,已经有些小脑萎缩,但还是在电视上认出了朝思夜想的“老疙瘩”。翟志勇看出了母亲的心思,对她说:我们给他打个电话吧。这位不识字的老太太说出了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别打扰他,他是国家的人!”

·神舟五号出征仪式上,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在一起。·神舟五号出征仪式上,杨利伟、翟志刚、聂海胜在一起。

一个多月后,母亲就去世了。

家里人不知怎样应对。最后还是办理死亡证明时瞒不住了,县里才告诉翟志刚。那时神舟五号发射任务已经完成,翟志刚试着请假,终于在几天后回到家里。翟凤兰回忆起当年,历历在目,“翟志刚从北京来,穿得很少,我们怕他冻坏,叫他进屋。但他一到家就跪在了母亲身边,谁叫他都不起来。”从上午回到家,到晚上接待前来致哀的亲朋好友,翟志刚一直在灵前长跪不起,仿佛没了魂儿,“我们叫了他很多次,但他就是坚持在母亲身边,一言不发。”后来,当母亲的棺椁被抬上灵车,翟志刚还是一直守在妈妈身旁,陪伴到入土前的最后一刻。哥哥姐姐们明白,那种生前不能尽孝的遗憾,是终生无法弥补的。

不过,翟凤兰给《环球人物》记者讲了另一个故事,或许能弥补一些遗憾。“以前,龙江县附近有一个机场,偶尔会有飞机从县区上空飞过,当时老太太身体已经很虚弱了,但每到这时,她都会领着孙子跑到院子里,目光随着飞机,一同飞翔。”也有人问她:“你在看什么?”“看飞机啊!我老儿子也是开飞机的!”答话时,她还是盯着天空,笑得开心极了。翟凤兰说:“她当时一定在想,看到了飞机,就是看到了她的儿子。”一旁的小孙子也很兴奋,对着天空大声喊:“老叔!老叔!”

半年前,翟志刚再次飞上那个让他魂牵梦绕的太空;半年间,人们仰望苍穹,关注着神舟十三号上“出差”的太空游子;半年后的今天,返回地球的翟志刚一定会发现,母亲的那句“他是国家的人”一点都没错,因为全国人民都在为他和他的战友欢呼,都在以他们为傲!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63412.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