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沪上高校同心战“疫”:院长导师加入送餐队伍 “医疗小队”服务师生需求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4-18 06:08:42 0 师生 医疗 同济大学

教师志愿者:用心守护 用爱护航

本轮疫情以来,上海各高校实行封闭管理已经超过一个月。在封闭管理之下,学生们的生活、学习如何保障?


在学校封闭管理的基础上,同济大学从4月初起,实施了更为严格的楼宇封闭管理。为了让3万多名在校生吃上热乎的一日三餐,留校的教职工组成送餐志愿队。有人用小板车,有人开来私家车。

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教授 谢欢:我们学院同事自己正好有一辆送货的小三轮,我们就用它来送饭,大概一个小三轮一趟能拉400盒左右盒饭,比我们平常那个汽车要实用多了,所以我们现在开玩笑,两辆“宝马”也不换我们这个三轮车。

每天平均超过9万份的餐食,送餐志愿者们要往返很多趟,一天下来总能轻松超过2万步。他们中不乏院长、导师、知名教授。同学们笑称,这可能是“学历最高”的送餐员了。

平日吃饭、喝水的小事,疫情之下都是学生们的大事。在得知学生宿舍缺少储水设备,学生们喝水成问题后,老师们又纷纷捐出了自己各式各样的水壶,同学们表示很暖心。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研究生 沈翔翔:感谢汽车学院风洞中心李老师给我的水壶,也非常感谢帮助转运物资的各位老师们,解决了我在宿舍储水的燃眉之急。

办公室、食堂里各式各样的简易床,是留校教职工坚守月余的见证。有人甚至两排椅子一拼,铺张纸板,就是一张床。针对封楼管理后学生们可能面临的心理变化,同济大学还开通了心理咨询电话热线、“树洞君”网络咨询平台。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研究生 沈翔翔:在这段时光里,我见证了无数同济师生守望相助,奋斗在一线。我们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在上海各高校,师生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参与抗疫。东华大学的“教师志愿者群”里,每天需求近百人的志愿服务名额,总是秒没。教师们说,要拼手速才能抢到。

在上海大学,计算机学院成立了青年教师突击队,他们推出的校内科技抗疫平台3.0版,新增“健康E档案”“校园进出管理”“重点人员预警”等功能板块,实现师生一人一档,与上海市大数据中心实时对接。学生还可以通过平台,记录自己每日健康状况,预约核酸检测等。

上海大学青年教师突击队成员 夏上云:我们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定位风险人员和风险区域,大大加快了流调和风险管控的速度以及准确度,高效快捷地织密了防疫网,筑牢了防疫墙。

组建校园“医疗小队”等方式服务师生需求

启动封闭管理后,一些“平常事”变成了考验。上海多所高校以人为本,通过组建校园“医疗小队”、搭建线上平台等方式,服务师生需求。


华东师范大学:组建校园“医疗小队”

在华东师范大学校医院,由16名医学生组建的校园“医疗小队”,正在为师生提供医疗咨询服务。

全封闭管理后,为解决师生日常求医问药的难题,学校调动医疗力量和资源,搭建了线上线下多渠道医疗保障服务体系,分层分类为师生提供医疗诊治、咨询和配药等服务。听闻学校需要医疗志愿者,医学生们纷纷主动请战。

华东师范大学校园“医疗小队”成员 林彤远:我们医疗小分队涵盖了内科、外科、检验、药剂的临床一线的工作人员,主要是为学生线上问诊、电话的问诊,还有平时日常药物的分发,物资的发放,此外还参与每天的核酸采样工作。

服务期间,医疗小队主动延长门诊接诊时间,提供24小时电话医疗咨询,并开设了医疗咨询邮箱问诊,建立医疗咨询微信群。截至目前,问诊记录已达1700多条。大家还从中总结出了皮肤类疾病、呼吸道感染等十类疫情期间常见健康问题,并汇总整理出一份贴心又专业的“疫情防控期间常见疾病应对处理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生活服务平台让“师生需求马上办”

上海交通大学从3月9日启动闭环管理,学校的生活服务平台迅速开通疫情防控咨询热线、在线客服及24小时随手拍服务,让师生们的问题能一键直达受理单位。“眼镜碎了没处配”“快递到了没法取”“卡机坏了刷不了”等问题,平台都可以迅速寻找校内对口单位协助解决。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管理办公室主任 王震:为了打通了师生与学校信息互通的“最后一公里”,平台建立了“半日报”机制,通过校内各单位的通力协作和分级分类处理,让师生需求“交我办、马上办”。比如一些必要的物资需求,就医、快递、洗澡等方面的生活需求,都能通过服务热线及时获得解决,有效疏解了师生的焦虑情绪。3月份服务开通以来,累计受理各类反馈1804件,有效沟通率达95%,满意度超97%。

根据师生关切和学校疫情防控特点,平台将反馈分类为“餐饮服务”“宿舍管理”“核酸检测”“快递外卖”等类型。同时,通过师生的实时反馈,学校也在及时发现漏洞,补齐短板。生活服务平台和热线电话在闭环管理前三天,就收到各类有效意见建议350余件,包含环境消杀、物资配置、核酸检测、人员管理等方面,成为协助学校提升疫情防控能力及精准服务供给的重要数据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校园管理办公室主任 王震:全员参与的方式更容易让学校关注到特殊群体的个性化需求。比如一些同学对食物过敏、一些同学正在用药、一些同学需要心理疏导等等,学校采取了更有针对性的举措,让防疫工作也增添一份人文关怀。

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本科生 符瑶:看到一条又一条建议变成一个又一个的现实,看到我们的想法能够与学校一起助力防疫,这让我感觉到自己正在和所有教职工、医护人员一起,团结一致、共克时艰。我也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努力之下,我们的校园终将阴霾尽散,春暖花开。

(总台央视记者 潘虹旭 周培培 王新琦)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64146.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