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草皮镇”再造“米粮仓”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4-20 18:05:09 0 草皮 飞天 早稻

新华社长沙4月20日电 题:“草皮镇”再造“米粮仓”

新华社记者明星、柳王敏

谷雨至,插秧忙,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飞天山下的田野充满生机。20日一大早,种粮大户曹发金已组织好30余人的队伍下田抛秧,“今天是早稻初插第一天,预计一周后,飞天山镇长冲村1200多亩地可全部种下去。”他说。

春天的气息弥漫在平整的水田上,然而几年前这样的春耕春插画面却很难见。飞天山镇曾是远近闻名的“草皮镇”,几乎村村户户都靠种植草皮、苗木创收。

飞天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周文杰说,相比种粮种菜,种植草皮经济效益更高,全镇种草合作社一度达到200多家,形成了种草、铲草、卖草产业“一条龙”,当地人把草皮产业当成了“金饭碗”。

但端“金饭碗”的代价却是破坏“子孙田”。飞天山镇白溪村村支书黄小明带记者实地看了一块草皮田,地面几乎只有板结的石子和沙子,而这块贫瘠的土地原本是肥沃的良田。

“长期种植草皮,耕作层土壤被‘铲’没了。”说起种草带来的变化,黄小明告诉记者,村里两年前请来专业机构测量土壤肥力,有机质含量几乎为零。

“一名种植大户2021年流转了我们村的农田种植高粱,为改善土壤肥力,用肥量是正常田的两倍,但是高粱亩产量只能达到正常田的一半。”黄小明说。

为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生产,2020年5月以来,苏仙区大力开展遏制耕地“非农化”行动,制定粮食生产方案,明确粮食种植户购买相关早稻品种可享受50%的购种补贴,种植早稻30亩以上的种植户可按每亩200元的标准享受奖补。

党员干部带头铲掉自家草皮。保护耕地相关工作启动后,白溪村党员何志斌首先带头退掉了两亩草皮,黄小明家的4亩草皮也被铲掉了。黄小明说,千百年的良田沃土,不能变成了“石头土”,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

为了退出来的农田有好收成,苏仙区农业农村局对草皮退出后的种植结构调整进行了技术指导,引导农户秸秆还田、深松整地、科学施肥用药,加强抛荒耕地治理。

“种过草皮的田,产量要低一些,土质比较差,石子比较多,需要施用生态绿肥慢慢改善,只有科学种田才能有好收成。”曹发金说,耕地不能抛荒,更不能“非农化”,要把地种好,多产粮。

记者了解到,苏仙区原有草皮种植面积3.48万亩,目前整治率已达99.5%,复种粮食面积近2.8万亩,区域内远近闻名的“草皮镇”有望再次成为“米粮仓”。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65963.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