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新华全媒+丨牦牛“尕66”和它的“全职奶爸”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5-01 18:12:58 0 牦牛 种牛 大通

新华社西宁5月1日电题:牦牛“尕66”和它的“全职奶爸”

新华社记者李宁

暮春时节,在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大通种牛场,阳光遍洒草场,“尕66”俯下身子,“贪婪”地啃食着枯草,副场长殷满财在一旁为它轻轻梳理着毛发。

“尕66”是一头野生公牦牛,它的家乡在平均海拔4600米以上的可可西里。2006年,出生不到半月,体型瘦弱、身患疾病的“尕66”迷失荒野。幸好被巡山的索南达杰保护站工作人员发现。但由于缺乏救助野牦牛的经验,各种法子试了个遍,“尕66”发烧腹泻的症状迟迟没有缓解。

听到纯种野牦牛救助遇到困难,时任大通种牛场技术员的殷满财连夜奔赴上千公里外的可可西里将“尕66”带回种牛场。返程途中,殷满财一直把它搂在怀中保暖;回到种牛场,殷满财组织兽医会诊,制定治疗方案。用牦牛奶喂养,注射药物和疫苗、领着它在草场散步……在专业治疗下,“尕66”逐渐恢复健康,殷满财也成了“尕66”的“全职奶爸”。

“‘尕’在西北方言里是小的意思,它进场时不到20斤,引进排序是06066号,我们就叫它‘尕66’。”殷满财介绍,之后大通种牛场引进种牛编号系统,通过电脑重新排列,公牛是奇数、母牛是偶数,但“尕66 ” 的编号却一直保留到今天。

2009年,已成年的“尕66”身高近一米八、体重700多公斤。在殷满财的安排下,它得到一份“工作”——配种繁育后代。20世纪90年代,由于管理粗放、近亲繁殖,缺乏系统选育,家养牦牛品种退化严重,体型瘦小、抗病性差,死亡率高,出肉量下降。“牦牛作为牧民群众重要的生产生活资料,出现退化、死亡等情况,意味着牧民的生产、生活将出现风险。”殷满财说。

为改善牦牛基因,复壮牧区牦牛,殷满财和场里的科研人员绞尽脑汁寻求解决办法:通过引进、驯化野牦牛,以采集精液和大面积人工授精的方式,繁育具有二分之一野牦牛血统的牦牛种群。再通过横交固定、闭锁繁育等方式确定优势性状,培育出适应高寒生态环境、遗传性能稳定的牦牛新品种。

由于血统纯正、体型壮硕,“尕66”很快成为种牛场繁育配种的“中坚力量”。殷满财介绍,“在西北各地牧区里,‘尕66’人工授精繁育的后代超过9000头,采集储存的冻精4万余支,是场里功劳最大的牛‘劳模’。”

如今,16岁的“尕66”已经步入“暮年”。看着从小养大的牦牛“孩子”,殷满财笑着说:“今年就不给它安排‘值班’了,也让它享受下‘退休’生活。” 【编辑:姜雨薇】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73387.html

下一篇:新华全媒+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