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线运行 接连创两项世界纪录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5-09 12:03:07 0 列车 车组 高铁

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线运行 接连创两项世界纪录

时速400公里高铁来了

近日,在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上演“极速会车”,成功实现明线上单列时速435公里、相对交会时速达870公里,创造了高铁动车组列车明线交会速度的世界纪录。

而在创造这一世界纪录前几天,该列车还在郑渝高铁巴东至万州段成功实现隧道内单列时速403公里、相对交会时速达806公里,创造了高铁动车组列车隧道交会速度的世界纪录。

那么,870公里的相对交会时速到底有多快,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是什么,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有何不同,其上线运行又有何重要意义?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创造新的世界纪录

交会仅0.86秒!还没反应过来车就过去了

34岁的曹乾伟最近很忙,就连“五一”小长假都几乎没有休息。

作为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郑州机务段的一名高铁司机,他多次驾驶综合检测列车驰骋在高速铁路上,积累相关试验数据和驾驶经验。

十多天前,就是他驾驶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55368次列车,与同事赵洋驾驶的55319次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列车上演了“极速会车”,创造了明线两列动车组相对交会时速870公里的世界纪录,也创下了济郑高铁联调联试以来综合检测列车跑出的最高时速——435公里。

“交会时间仅有0.86秒,说实话,还没反应过来车就过去了,速度太快了。”回忆起当天的交会场景,曹乾伟仍然十分激动。

“5、4、3、2、1……”4月21日12时30分,随着试验指挥下达发车令,第一次交会试验启动。两列动车组同时从试验区间两端出发,驶向交会点。

200公里/小时、250公里/小时、300公里/小时、350公里/小时、400公里/小时、430公里/小时……列车逐级提速、平稳运行。

12时53分,两列动车组成功会车,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车厢里爆发出掌声和欢呼声。13时31分,停车换端后,两列动车组又以超过430公里的时速顺利完成第二次交会试验。

由于此前从没开过这么高的速度,加上当天有风,列车交会瞬间,曹乾伟和赵洋都感到了比平时驾驶的高铁列车交会时稍大的晃动幅度,但他们并不担心列车安全问题。因为在他们心中,无论是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还是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列车,“都是最先进的”,“有实力破纪录”。

众所周知,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不仅外形更加突出流线型设计,而且还与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系统相连,具备车站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运行时间依计划自动调整、到达车站自动精确停车、车门自动控制等功能,可实现时速350公里自动驾驶……被众多网友誉为“匠心设计、国货之光”。

而此次试验所使用的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就是基于京张高铁智能动车组所研制的。这就意味着,这一列车比智能动车组更“高级”。

据国铁集团科信部负责人介绍,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采用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涡流制动、碳陶制动盘、永磁牵引系统、主动控制受电弓等9项新技术,由4辆动车和4辆拖车组成,增强了动车组列车的安全性、可靠性、效能性、经济性,整体性能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填补了国内多项技术空白。

“为中国高铁自豪。作为铁路人,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科研人员设计、制造了最先进的复兴号动车组。只有车好,我们才能跑出世界速度。”曹乾伟说。

探索参数变化规律

为研发新一代更高速更智能动车组提供技术支撑

有关专家表示,通常情况下,做列车交会试验主要是为了研究动车组在高速交会时空气压力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列车的安全性、稳定性产生的影响,为下一步研发更高速度、更加安全、更加舒适的动车组列车提供重要理论依据。

据了解,目前我国已形成涵盖时速160公里至350公里速度等级的复兴号系列动车组,可适应零下40摄氏度高寒地区和海拔5100米高原地区不同环境,实现了复兴号对31个省区市的全覆盖。而350公里的运营时速,已是全球最高运营时速。接下来,这一速度是否还将有所突破?

答案不言而喻。

据国铁集团消息,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上线运行,标志着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CR450科技创新工程”全面展开,将为CR450动车组研制提供最重要技术支撑和引领。

何为CR450?记者了解到,根据中国高铁命名规则,CR是China Railway的缩写,即中国铁路,而后面的数字则表示速度等级。在我国现有复兴号动车组列车中,CR400指时速350公里,CR300指时速250公里,CR200指时速160公里。由此不难看出,CR450代表的是时速400公里。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国铁集团便组织实施了“CR450科技创新工程”,旨在研发新一代更高速度、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节能、更加智能的复兴号动车组新产品,让我国高铁实现更高商业运营速度,持续巩固我国高铁领跑优势。

这次创造世界纪录的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作为高速动车组新技术验证平台参与CR450动车组研制先期试验。

据了解,该列车于去年12月在中车长客股份公司下线出厂后,先后在北京环形铁道试验线、济郑高铁、郑渝高铁等,完成了诸多科学研究试验。

仅今年4月份以来,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就在济郑高铁、郑渝高铁开展了明线、隧道高速运行和高速交会等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学、空气动力学、阻力、噪声等60余项科学试验,相关指标表现良好,探索了列车速度提升相关安全性、舒适性参数变化规律。

这验证了新技术新设备的性能,探索了更高速度条件下动车组运行的边界条件,进一步丰富拓展了我国高速铁路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和工程实践经验,对于提升铁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巩固我国高铁世界领跑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当前在高铁路基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针对高铁提速作了充分考量。

记者了解到,作为中国首条预留提速400公里/时条件的高速铁路,成渝中线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于2021年8月获得批复。报告显示,成渝中线设计时速350公里,其中大足石刻至简州段可根据试验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曲线半径,引入枢纽地段采用与行车速度相适应的标准。国内首条跨海高铁福厦高铁的重点控制性工程——湄洲湾跨海大桥在建造施工时选用40米长的箱梁,以减少箱梁拼接缝的共振节点,也有对高铁列车提速的相关考量。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便能乘坐安全可靠、经济舒适、节能环保的新一代高铁——CR450,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

“高铁医生”全面体检

检测与评价基础设施状态,确保行车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在试验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不同工况下动车组列车运行的特征数据,还获取了高铁路基、隧道等基础设施的特征数据。

而这也正是高速综合检测列车的重要职能。

据了解,高速综合检测列车是一种综合检测动车组运行线路、接触网、信号等质量的动车组列车,是进行铁路基础设施综合检测的重要技术装备,为动车组运行线路的运营安全评估和动车组养护维修等提供技术支撑,被称为“高铁医生”“体检列车”。由于大多数高速综合检测列车车身都有一抹明亮的黄色,又被网友亲切地称为“黄医生”。

截至2021年6月底,我国高铁已累计安全运行92.8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23.2万圈,安全运送旅客141.2亿人次,是世界公认最安全的高铁。而这中间少不了“黄医生”的功劳。

同许许多多仁心仁术的妙手医生一样,“黄医生”具有非常专业的“知识储备”,列车专用网络、定位同步、环境视频信息采集处理、多媒体显示和数据综合处理等系统,可实现信息的集成、共享与综合分析。它们以非常敬业的工作态度,常年飞驰在祖国万里铁道线上。

据介绍,我国每一条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行之前,都会使用相关检测设备对其进行一段时间的联调联试,即逐项测试沿线轨道、接触网、通信、信号等设备,并依据测试结果对发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调整优化,直至高铁全线以及各个系统符合高速运行及动态验收的要求。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就是其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检测设备。

以我国最东端高铁——牡佳高铁为例。这一线路试运行前的联调联试,先后开行综合检测列车、动车组等各类试验列车共294列次,检测总里程达96789公里。

而此次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创造世界纪录的济郑高铁濮阳至郑州段,目前已正式进入试运行阶段,设计时速350公里。在今年2月,CRH380AM-0204型综合检测列车已根据联调联试大纲要求,跑出时速385公里的试验最高速,达到线路设计时速的110%。新型复兴号高速综合检测列车跑出的435公里时速,更是创下了济郑高铁综合检测列车跑出的最高时速,为时速350公里安全标准示范线建设提供了最重要支持和保障。与此同时,郑渝高铁也将迎来全线通车的重要时刻。

在我国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行后,每隔数天也要开行高速综合检测列车,运用高科技的装备与手段,对列车运行品质及基础设施状态进行检测与评价,即对线路等基础设施进行全面“体检”,确保列车运行安全。

本报记者 王珍 
【编辑:田博群】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76894.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