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院资讯网

 

 

0

 

寻找4名失联地调人员搜救队:夜遇狗熊,“密林中超过5米就看不到彼此”

网络编辑 国内 2021-11-24 12:23:15 0 指挥部 人员 密林

失联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均为男性,从事这份工作已有三年时间,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都曾当过兵。

新京报记者 赵敏 李阳 王清以 编辑 李彬彬 校对 贾宁

搜救进行到第七天,4名在云南哀牢山失联的地质调查人员仍然没能被找到。

11月15日以来,已经有2000多人投入到这场搜救行动中。他们在密林中大声呼喊着失联人员的名字,用双脚细细梳理过一寸寸土地。

寻找4名失联地调人员搜救队:夜遇狗熊,“密林中超过5米就看不到彼此”

▲11月21日,搜救人员在哀牢山中行进。来源:镇沅县委宣传部

无人机盘旋在林顶的空中,山脚下的救援指挥部帐篷里,不断有人拨打失联者的电话,试图能得到一声回音。

茫茫哀牢山,寂静得不动声色。

时间是最珍贵的。为了节省进出山的时间,当地村民和直升机不断向补给点输送物资。重装组则在无后方保障的情况下,计划用5天的时间负重翻越哀牢山。

夜间,搜救队员就地在油布搭起的简易帐篷里休整,等天亮起时,他们又要在高山密林间穿梭,带着希望寻找失联的4名地质调查队员。

寻找4名失联地调人员搜救队:夜遇狗熊,“密林中超过5米就看不到彼此”

▲11月21日,直升机在哀牢山上空进行物资空投。来源:镇沅县委宣传部

失联

2021年11月1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4名队员在进入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樟盆村哀牢山后失联。

当地救援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这4名队员此次进入哀牢山,是执行森林蓄积量调查任务,原计划13日进山,并已跟司机约好14日下午4点下山。

该名工作人员称,森林资源调查每年都需要进行,全国有2万多个样地,每一个样地都需要地质调查人员实地测量、考察,“地质工作非常艰辛,我们要把森林资源调查清楚,样地在哪,我们就要到哪去。”

据悉,失联的4名地质调查人员均为男性,从事这份工作已有三年时间,最大的32岁,最小的25岁,都曾当过兵。

寻找4名失联地调人员搜救队:夜遇狗熊,“密林中超过5米就看不到彼此”

▲消防、武警、当地村民等组成搜救小组,在哀牢山中搜寻失联人员。来源:镇沅县融媒体中心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9月23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在云南省昆明市挂牌成立,由原武警黄金部队第十支队转隶组建。2021年,云南网曾刊文称,改革转制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作为盘点国家森林资源家底的生力军之一,以森林资源调查为引,常年与自然、山林为伴,用精准数据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添薪加火。

通常来说,调查人员会分配成不同工组,一般一个样地实地调查需要耗时一天。

但哀牢山的样地情况特殊。前述工作人员解释道:“主要是到达困难。光到(样地)就要5个小时,下来也要5个小时,来回路上就要10个小时。”4名队员预留出两天的任务时间,携带了一天半左右的干粮。

14日7时30分,哀牢山附近的基站最后一次收到队员的手机信号。

当地最先参与搜救的樟盆村村民罗先生回忆道,14日22时许,他从同村村民那里得知有4名地质调查队员失联的消息,15日一早,五六十名村民上山搜寻,但直到当天19时左右,依然没有找到失联者的踪迹,遂上报至镇里和县里。

15日19时28分,镇沅县人民政府接到人员失联报告。

接报后,镇沅县委、县政府成立“11.15”失联人员救援指挥部,组织省、市、县、镇、村投入搜救人员及相关物资、技术装备开展搜救。

寻找4名失联地调人员搜救队:夜遇狗熊,“密林中超过5米就看不到彼此”

▲11月15日,镇沅县委、县政府接报后成立“11·15”失联人员救援指挥部。来源:镇沅县融媒体中心

挺进

4名地质调查队员失联的地点位于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山形陡峭、树木茂密、沟壑纵横,平均海拔2500米以上,地理环境十分复杂,加之连日阴雨大雾,给搜救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16日早上,普洱市消防救援支队南屏特勤站副站长王灏一行7人组成小分队,作为搜救队伍中的一支,向哀牢山进发。

山势险峻,阻碍了搜救队的行进速度。王灏介绍道,陡峭处基本是垂直的,需要老乡或者身手比较敏捷的人先上去,再顺下绳子,让其他人借力攀爬上去。200-300米的直线距离,可能要花去2-3个小时。

此外,山中地势复杂,即使是先头带队的老乡都有点迷路,16日,王灏的小分队未能深入。

17日8时,王灏收到指挥部发来的哀牢山内一处看护所坐标,需前去查看是否有失联人员痕迹。

当日19时许,林中黑了下来,王灏率领的小分队没有到达看护所坐标点,再返回补给点时间太长,进退两难,只能在山上找到一个相对平坦的地方临时露营。

山中露重,地和柴都比较湿,仅仅生火,他们就用了两个小时。

寻找4名失联地调人员搜救队:夜遇狗熊,“密林中超过5米就看不到彼此”

▲11月21日,救援组在哀牢山中搜寻失联人员。来源:镇沅县委宣传部

搜救队员还需要时时注意野兽的出没。王灏记得,晚上在露营处五十米开外,听到类似狗叫的声音,而且声音越来越近。当地向导告诉他,这是“狗熊的声音”。

他们准备用炮仗和明火驱赶狗熊。主意打定,王灏立即给山下指挥部发短信,告诉他们“听到炮仗的声音,不是找到人了,是在驱赶动物”。

夜晚休息时,王灏和队友还是听到了附近有竹子被踩踏的声音,大家没敢出声。

第二天清晨,搜救队继续向目标行进。走了20分钟左右,王灏发现了熊窝,但他们没有纠结太多,继续赶路。

18日11时,王灏一行到达指定坐标,搜寻过后没有发现失联人员。11时30分,他们开始折返,返回补给点已经是18时30分。

19日,王灏收到指挥部消息,需留在山上,带领增援的力量去搜索一段失联人员GPS痕迹显示的瀑布溪流位置。

此后每天,他和搜救队员们早上7点半开始收拾装备,简单进行食物补给,8点出发,下午3点就要开始返回,走4个小时左右才能回到补给点。

山上已经建好两处营地。当地的老乡通过政府组织,将油布、木头、竹子背上山,搭建简易帐篷。队员有时行进到离营地太远的地方,便就地露营。

根据王灏的亲身体验,山中林密,即使在白天,队员行进距离超过5米,就看不见彼此。

痕迹

在搜救过程中,发现任何人类留下的痕迹都是令人振奋的事情,这些痕迹也可辅助确定和排除一些区域。

17日,王灏和队友们发现了疑似失联人员留下的痕迹。那是一些速食食品包装物,被分散在不同的地点。

发现这些痕迹之后,他们先拍照,等到了有信号的地方,便将图片传回指挥部,以便司机和昆明自然资源综合调查中心的工作人员辨认。最终,它们都被确定为失联人员遗留的物品。

“发现这些的时候是非常激动的,代表他们可能有生命迹象。”王灏感慨道,“我们都打心眼里想尽快找到他们,遇到再困难的路程,我们也会尽可能克服。”

寻找4名失联地调人员搜救队:夜遇狗熊,“密林中超过5米就看不到彼此”

▲11月20日,当地救援队在出发前明确任务。来源:镇沅县委宣传部

当地村民罗先生也在参与搜救的过程中有了发现,16日,他们寻觅到一处烧火的痕迹,还发现了做了标记的红油漆、红袋子、砍刀、矿泉水瓶等等。

18日,有村民反映看到了火烟,搜救人员立即在报告点位周边进行寻找,与此同时,救援人员还进行了烟雾试验,在发现密林中烟出不去后,这一点位才被排除。

20日,搜救人员在作业时发现了失联人员的雨衣。此次发现雨衣的地方位于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的白水河,在失联人员简易宿营窝棚的下游,附近同时发现了失联人员的排泄物。

普洱市森林消防支队政治委员刘东君表示,在搜救过程中两次发现雨衣,“一次是在宿营地发现了粉红色的一次性雨衣,而此次是根据搜救队伍的反馈,在人类排泄物痕迹的下侧、两条小溪的交汇处继续前进一公里左右,又发现了一件,经过比对和与失联单位的驾驶员进行确认,这件雨衣就是失联人员携带的物资”。

寻找4名失联地调人员搜救队:夜遇狗熊,“密林中超过5米就看不到彼此”

▲11月21日,哀牢山等高线图,失联人员遗留痕迹发现点标注为绿色、紫色。来源:镇沅县委宣传部

20日晚,救援指挥部召开会议,对当天的工作,尤其是对新发现进行分析研判。

刘东君表示,针对这次发现的雨衣,判断有多种可能的情况。据他分析,首先雨衣是一次性的,一剐就烂,容易在行走过程中挂在树上;也有可能是这种雨衣在山上某个地方被剐掉,14日、15日、17日当地都有大雨、暴雨,有雨水冲刷的可能,“所以,不能说出现了雨衣就能找到他们,这个雨衣的来路,它怎么来的,还需要我们进行清扫(搜寻)。”

根据20日的工作发现,搜救工作也有针对性的开展。刘东君表示,雨衣发现位置及所在周边区域都是重点搜索位置。

据悉,在发现雨衣位置附近有一个比较大的深沟,20日5时,森林消防组织的突击小队向雨衣所在位置的深沟行进、搜索。

突击

为早日找到4名失联的地质调查人员,20日,当地救援指挥部在原有救援力量的基础上,重点组建了3支重装穿越组,共24人翻越哀牢山向玉溪市新平县方向搜索前进。

据悉,3支重装穿越组携带5天的补给、露营装备,将进行纵深拉网式、地毯式精准搜索。镇沅县委相关工作人员表示:“重装穿越,就是从这边进去,另一边出来,途中要露营、路餐,无后勤保障。”

寻找4名失联地调人员搜救队:夜遇狗熊,“密林中超过5米就看不到彼此”

▲11月21日,救援进展平面示意图。新京报记者 李阳 摄

昆明市消防救援支队特勤大队政委朱峻荣介绍道,重装组于20日7时向2号营地进发,直接穿过1号营地不停留,并于同日16时到达目的地。

2号营地在哀牢山东北侧新平方向,是发现失联人员最后轨迹的地方。重装组将以2号营地为起点,沿哀牢山山脊,呈扇形搜索。

而重装组穿越的东坡,基本为无人区。云南省登山户外运动协会副会长胡文琨分析称:“现在失联人员在东坡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据胡文琨介绍,重装组队员每人负重30-40公斤,20日晚已翻越山脊一公里左右。他们将分为三个组、每组8个人,顺着河进行搜寻,其间,每2-3小时通过卫星电话与指挥部沟通。

布网

21日,镇沅县救援指挥部根据20日的搜救情况,继续实行地毯式精准排查。

保持原重装穿越3个组、10个地毯式搜索组不变,重点围绕失联人员13日晚生活过的窝棚周围的深沟、悬崖、深潭等重点区域进行搜救,并新增地毯式搜索组4个组,总计17个搜救小组、共300余人开展地毯式搜救。

21日7时,新京报记者跟随普洱森林消防救援支队27名消防队员进山。山中植被茂密,路陡且窄,一侧是密林山地,另一侧则是深谷溪流,遇到坡陡处,消防队员不得不借助泥地上的树根进行攀爬。

寻找4名失联地调人员搜救队:夜遇狗熊,“密林中超过5米就看不到彼此”

▲11月22日零时,搜救队员正在整理照明装备,准备出发。新京报记者 李阳 摄

普洱森林消防救援支队景谷中队队长胡虎在前面带路,他这次的任务,是带领1组,围绕20日新发现生活痕迹的地点,向东南方向地毯式搜索。

在出发之前,队里的领导多次叮嘱他们,“一定要在行进途中注意安全,沟谷处注意不要摔倒、滑落,队员不能掉队,路上要防野兽”。

每名队员都背着20公斤左右的背包,包里有进山3天住宿、保温、保暖所需的物资,包括羊绒被、大衣、绳索救援装备、砍刀、燃油、急救药品、食品给养等。

胡虎说,遇到陡峭的地方,难以开展地毯式搜索,无法进行彻底的搜寻时,他们会联系指挥部派无人机进行侦察。

目前,山中搜救队员的移动通讯信号已经增强。20日,空中通信基站“翼龙Ⅱ”无人机到位。救援指挥部中,也不断有人拨打4名失联者的电话,希望能有接通的时候。

后勤保障也在逐渐跟进。

当地村民雷进清这几日一直在给补给点运送物资。早上七点钟出发,背着装满油布的竹筐,走四个小时进山,花两个小时在山上搭帐篷,再用两个半小时走下山。雷进清表示,路不好走,滑溜溜的,还有差不多80度的陡坡,人要拽着草上去。他说:“出了这样的事,我们也来贡献一点力。”

寻找4名失联地调人员搜救队:夜遇狗熊,“密林中超过5米就看不到彼此”

▲11月21日,政府组织当地村民背物资进山到补给点。来源:镇沅县委宣传部

21日,直升机也进行了空投作业。据南方航空护林总站普洱站副站长陈国昌介绍,直升机物资投送任务计划空投两个营地,来回总共需要两个小时左右,预计投放3吨物资,包括水、食品等生活物资以及药品应急箱包、发电机等必要物资。

截至21日12时,搜救行动累计出动搜救人员2000余人次、车辆130余辆(专业车辆29辆)、卫星电话24部、无人机9架、直升机5架次、警犬3条、空中通信基站“翼龙Ⅱ”无人机、通讯保障车2辆等相关物资、技术装备若干进行搜救。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9027.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