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网-山西大院资讯网

 

 

0

 

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开幕 传承弘扬中国运河文化

网络编辑 国内 2022-08-10 14:23:41 0 运河 大运河 文化
8日,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在北京通州大运河畔开幕,图为开幕式现场。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北京8月9日电 (徐婧 杜燕 陈杭)8月8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主办的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在北京通州大运河畔开幕。本次运河文化节围绕“千年运河”“缤纷运河”“活力运河”三大板块,传承弘扬中国运河文化,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推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成为展示中华文明的重要窗口。

学术大咖共议运河文化发展

世界运河承载着全球丰富的历史文化景观和独特的人类智慧,也展示着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中国大运河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世界上开凿时间较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运河之一,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奋斗与兴盛,彰显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2022年正值郭守敬开凿大运河北京段730周年,为推进运河文化国际间的交流互鉴,文化节期间,通州区将举办由中国文化产业协会、中国驻伦敦旅游办事处联合主办的国际运河文化高峰论坛,邀请国内外文化学者、专家在北运河畔进行运河文化学术交流;朝阳区将举办高碑店“新发展格局下运河文化创新发展的新动力”论坛,邀请市区及高校、知名专家学者共议运河文化发展新动能。

除此之外,活动还将在各区举办“千年运河畅想世界”系列历史文化展览,展现大运河北京段的研究成果、历史脉络和对北京发展的贡献等。

8日,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在北京通州大运河畔开幕,图为文化节启动仪式。 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亮相

今年,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再获佳绩,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又上新阶。在开幕式上,北京市文物局发布大运河文化带文博领域建设成果,展示近年大运河沿线考古发掘、古建筑修缮等方面的优秀案例。北京市发改委发布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通过一批重点项目,阐释北京如何持续推进文化之河、生态之河、发展之河、民生之河、融合之河的建设,大运河博物馆(首博东馆)、城市副中心图书馆、剧院三大文化设施主体结构基本完工成为今年一大亮点。

文化节期间,通州区推出了“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建设成果展”,结合大运河景区相关XR光影特效,集中展示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建设、文创作品的阶段性成果;在高碑店大运河文化系列活动中,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进行了大运河文化研究成果主题发布会,展现了在京智库的运河文化研究。

8日,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在北京通州大运河畔开幕,图为开幕式现场展出的运河文创。 中新社记者 田雨昊 摄

运河保护利用成果与民共享

为扩大民众参与积极性,享受大运河保护传承与利用成果,创新传承大运河文化,本次文化节联动“大戏看北京”“会馆有戏”等市级文化名片,在大运河(北京段)沿线各区举办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

朝阳区将主题论坛与展览有机融合,开展高碑店大运河文化系列活动;东城区将举办大戏东望·2022南锣鼓巷戏剧展演季,以“全城有戏”为主题,举办“戏剧在会馆、戏剧在胡同、戏剧在景区、戏剧在校园、戏剧在商圈”等活动;昌平区将开展“运河源白浮韵”昌平运河文化主题活动,以灯组造型和小型演出为主,辅以夜游赏景、非遗产品展销、网红打卡、民俗再现等内容,展现白浮泉悠久历史和北京段运河源头文化内涵。

8日,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在北京通州大运河畔开幕,图为嘉宾参观大运河文创展。 中新社 易海菲 摄

运河遗产赋能文化惠民消费

本次文化节推出各类线上、线下运河文化惠民消费主题活动,以运河文化助力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北京市文旅局围绕“美好生活”主题推出10条精品旅游线路,充分挖掘大运河沿线旅游资源;通州区举办大运河缤纷旅游季系列活动,联合社会力量定制大运河历史文化精品旅游线路,并联合北京环球度假区推出消费券,为大运河文化旅游推广提供便利条件。

此外,通州区还将举办运河赛艇大师赛,在传播运河文化的同时倡导,让大运河成为运动之河;举办“嗨!运河文化派对”集文化与消费于一体,打造综合性、一站式满足市民“吃购游乐娱”需求的文化活动,以达到文化促消费,文化促繁荣的效果。

数字科技展示运河城市风貌

本次活动注重运河文化与数字科技相融合,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为载体,通过VR互动体验展、XR全息光影启动、虚拟人互动全息文艺演出等形式,向世界讲述古老的中国大运河故事,以彰显新时代的中国文化自信,引领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风尚。

开幕式设置了“运河十二时辰”VR互动体验展,供嘉宾沉浸式体验不同时间段中北运河自然、人文景观光影变化及运河城市风貌。此外,还进行了虚拟人互动全息文艺演出,将运河古韵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搭配虚拟人物诗朗诵,共同诠释古今同辉的运河文化。

2022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由北京市委宣传部、中国新闻社主办,北京市文物局、通州区委区政府、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物报社、北京市委网信办、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文旅局、北京市体育局、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承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大运河文化带沿线各区委宣传部以及各区文化和旅游局协办。(完)

【编辑:苑菁菁】

已有8人死亡,直击韩国首都圈百年一遇暴雨

特朗普习惯撕碎文件冲进白宫马桶?美媒记者公布照片

【寻味中华】身世成谜“三不粘”:“网红御膳”打出来的天下

预售资金监管升级,勒住“烂尾楼”?

赵聪:当“古风”遇到现代,中国民乐如何“火”到海外?

解放军台岛周边军事演训至今 4个首次有何意义?

全民健身日,你对“网红运动”怎么看?

青藏科考:象雄都城/王都遗址究竟在哪里?

健身为何在中国持续升温?

李立:“与台湾关系法”是啥“碗糕”?

豪华列车“试水”高端游:万元票价值吗?

979天的等待,恢复主客场制的中超“回家”了

中国最长木拱廊桥万安桥烧毁 三问如何不让“廊桥”成“遗梦”?

开出一枚戒指,寄来一个“钉子”:别让网络盲盒成监管盲区

“捂”装迎战高温 你身上的防晒衣靠得住吗?

“一老一小”,楼市新晋关注对象?

今日立秋丨这个秋天,愿你收获一切美好

背课文记不住奥特曼名字门清 小卡片缘何如此大魅力

 

0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本文地址:http://www.shanxidayuan.com/zcjh/jishixinwen/97091.html

留言与评论(共有 条评论)

   
验证码:

关于山西大院新闻网

山西大院是公共的资讯平台,公开,绿色,守法,其主要目的服务于广大本地网民的综合门户网站,还拥有强大的本地公共服务导航一站式进入本地各大政府服务平台方便业务开展。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山西大院新闻网

copyright protection: All articles, text, video, pictures, music sources and network reproduced non-original works, only for learning and communication, the content of the article information does not mean

that the network agrees with its views or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re are any problems, please contact the webmaster for processing at the first time!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文章,文字,视频,图片,音乐来源与网络转载非原创作品,仅限于学习交流,对文章信息内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存在任何问题,请第一时间联系站长处理!